lv

一部电影和北京的前世今生

[2025年11月26日 14:31]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两个北京演员  李滨单车男孩长大了  小男孩飞快地蹬着自行车,放开车把,非常快乐。这是《十七岁的单车》里最脍炙人口的画面,印在了海报上,也印在了中国文艺片的青春里。  “小男孩”名叫李滨,是个玩车的高手。王小帅想找一个北京孩子来演戏,要会玩儿自行车的,他先看中的那个人确实会玩,玩到宁愿去参加比赛


  两个北京演员
  李滨 单车男孩长大了
  小男孩飞快地蹬着自行车,放开车把,非常快乐。这是《十七岁的单车》里最脍炙人口的画面,印在了海报上,也印在了中国文艺片的青春里。
  “小男孩”名叫李滨,是个玩车的高手。王小帅想找一个北京孩子来演戏,要会玩儿自行车的,他先看中的那个人确实会玩,玩到宁愿去参加比赛也不愿意拍戏,剧组急得抓瞎,后来又翻翻找找面试的视频,无意发现一个瘦小的男孩,好像每次面试都会看到他,看了几次,就觉得顺眼了。就这样,李滨进入了《十七岁的单车》剧组。
  当时李滨也是十七岁,看什么都新鲜,也好哄。有一场戏,从外地来的“快递员”以为北京孩子偷了他的自行车,上门讨车去,父亲当场给了北京孩子一个耳光。“王小帅他们都坏,不停说我演得好,就差一点点了。我北京人,争强好胜啊,就说那再来一遍吧。后来就被扇了四巴掌。”这部电影里李滨挺惨的,后面还被群殴,因为大伙儿都是非专业演员,不会演打戏,到最后几乎就是真打。“晚上回去都是全身青紫的。”
  这些苦是值得的。凭着《十七岁的单车》在柏林电影节,李滨的处女演出获得了“天才演员奖”。获奖消息传来的时候,他在柏林,他也没去过欧洲,有人忽悠他说在欧洲别打开手机,只要手机开着,无论打不打电话都是要收费的。他就一直忍着。后来他得知自己获奖,再后来他知道还有奖金,第一时间就把手机打开,“当时的感受就是,咱有钱开机了。”他哈哈大笑。
  凭文艺片出道,而且还那么辉煌,李滨说他还是有文艺片情结的。拍完《十七岁的单车》后,他确实有不少片约,一年能拍六七部文艺片。不过很快的,文艺片最好的时光过去了,许多演员都去拍电视剧。2005年王小帅去贵阳拍《青红》,找上了李滨。李滨当时已经签下了一部电视剧。他左思右想,决定不顾一切去拍王小帅的片子。为了拍《青红》他跟电视剧解约,自己掏了几万元赔偿;拍《青红》拿的片酬,还不够赔进去的。
  2006年他终于拍了第一部电视剧《魔幻手机》,是男一号。他就发现原来拍电影是这么舒服的事情,电视剧拍了三个月,他就进了六七趟医院。拍《十七岁的单车》时他从不觉得辛苦,还觉得盒饭挺好吃的,拍电视剧他才知道演员可以被消耗到什么程度。
  不过,习惯就好了。用他的话说,拍电视剧是“为了吃饭”。现在他除了拍电视剧,一年能接一部电影,都当作是休假。有些独立制片也会找他,他通常只挑“正常、向上的角色”。他认为现在一些独立片子剧本不那么贴近生活,他不能接受。
  李滨去年刚结得婚,过着美满的小日子。他车子也不玩了,没事的时候就做做家务,觉得日子还挺有意思。
  高圆圆 校花已成号召力
  “身边没有一班好兄弟的,千万别跟校花谈恋爱”,网友一针见血地诊断了《十七岁的单车》的悲剧。高圆圆饰演的正是“校花”的角色。王小帅挑中了她是因为“她不太像北京人”,她青涩圆润,很符合男性心目中纯情女神的印象。高圆圆因为清嘴片广告走红,电影市场逐渐壮大之时,一个个美女明星也冒出了头。高圆圆拍广告、进秀场、上杂志封面,很快成为“不太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走红女星。后来 2011年她在杜琪峰的《单身男女》里演女主角,票房大卖;2012年陈凯歌的《搜索》评价也不错,高圆圆逐渐成为有号召力的女演员。
  一片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以每年 600条的速度在消失着”,当然,这个数据已经过时,因为北京已经没有那么多胡同可以消失了。王小帅回忆说,拍摄《十七岁的单车》时,他们还有后海、东四等地可以选择,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这次重回后海,那些拍摄地点大都还在,轮廓依稀,但胡同的墙皮经过修整,已经不是当年斑驳的样子。而在同样的壳儿底下,很多胡同变身餐厅和酒吧。王小帅说,有一次他们在拍摄,一处人家突然出来个人,很认真跟他们说,这是首长的家,你们快快拍完,不要影响人休息。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杨尚昆家人的住所。
  两种万元户
  《十七岁的单车》里,苦兮兮的快递员为了找回自行车可以不要命,没想到今天快递员身价百倍。王小帅说,上世纪 80年代第一批万元户是出租车司机,现在出租车司机天天在怨声载道,而媒体报道快递员的收入却已经上万。北京城的拥挤由此可见:人已经走不动了,只好让东西流通。
  一个交通工具
  《十七岁的单车》诞生的十七年前,邓小平南巡至深圳,肯定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发展方向,直至 2001年申奥成功,北京城开始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 80年代自行车是家庭的几大件之一,到了 2000年左右,北京人不再稀罕自行车,更希望能拥有汽车。王小帅说,当时十个人里最多一人有汽车,还是奥拓这种小车。
  到了今天,自行车却又再度矜贵起来。骑车代表了有时间和有特立独行的闲暇,可说是现代生活里的奢侈。再延伸一下,文艺电影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奢侈?
查看更多: 单车 车把 海报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