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陈锡联 身先士卒的“小钢炮”

[2025年11月25日 05:36] 来源: 人物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陈锡联(1915-1999)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尤善打硬仗、恶仗、苦仗,被誉为“小钢炮”。戎马生涯中,多次负伤,四次重伤:一为左手,大拇指被炸伤;二为下颌处,一弹穿进,由后脖耳根处飞出,从此右耳残疾;三为胸部,子弹由前胸进,后背出,贯通伤;四为腰部,一弹横穿腰部,左进右出,亦为贯通伤。1955年被授予上


  陈锡联(1915-1999)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尤善打硬仗、恶仗、苦仗,被誉为“小钢炮”。戎马生涯中,多次负伤,四次重伤:一为左手,大拇指被炸伤;二为下颌处,一弹穿进,由后脖耳根处飞出,从此右耳残疾;三为胸部,子弹由前胸进,后背出,贯通伤;四为腰部,一弹横穿腰部,左进右出,亦为贯通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带兵神勇:战功卓著
  大革命时期,陈锡联是家乡“首任”儿童团长。后参加了游击队,他是游击队员中年龄最小的。改编为红军后,他第一个被提拔当了班长,又第一批加入了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锡联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下颌被子弹贯穿昏迷苏醒后,仍坚持指挥,直至战斗胜利。1938年4月起任第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率部粉碎了日军晋中地区“六路围攻”,进行了邯长、白晋、武沙等战役。在百团大战中,陈锡联率部扼守狮垴山,冒着敌机轰炸和毒气袭击,与敌血战数日,截断了正太铁路日军交通,后率部参加邢沙永战役和平汉路破袭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他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积极对敌作战,扩大人民武装,坚持太行根据地的斗争。1942年5月,5万余名日伪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他在内外线灵活指挥作战,毙伤敌千余名,给进犯之敌以沉重打击。1943年3月陈锡联任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指挥了蟠武战役。在抗日战争期间,陈锡联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任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3兵团司令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院院长,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冲锋在前:被誉为“小钢炮”
  被李先念赞誉为“打仗数第一”的陈锡联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陈锡联14岁偷偷离家参加到徐海东、詹才芳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5岁成为鄂豫皖红军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战士,在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徐向前领导下驰骋鄂豫皖,一步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
  在红一师时,陈锡联带着三个通讯队去攻打敌人一个前哨连。这个前哨连驻守在山上,下面是班、排,最上面才是连部。按常规的打法,应当是从下往上攻,这样打下来算胜利,打不下来就撤回来。但陈锡联不这样干。他带着人深更半夜悄悄地攀上山顶,先干掉敌人的连部,然后从山上往下打,也就是从敌人的屁股后面打,很快就消灭了无头的敌人的班、排。战斗结束天还没亮。陈锡联所部没有伤亡一人,却活捉了一百多个敌人。不久,陈锡联担任了师政委、师长,成为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师级指挥员。
  随后,红一师西越平汉路,袭占湖北省云梦县城,诱敌深入到黄安县(今红安县)四姑墩(今属大悟县)一带,对跟踪追击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共歼敌2个团大部又1个营,缴获迫击炮3门、机枪3挺、长短枪400余支,是为著名的“四姑墩战斗”。
  这几仗下来,陈锡联在红一师中出了名,被战友们称之为“小钢炮”。对此,他本人回忆说:“在这几次战斗中,我因冲锋在前、打仗勇敢而受到连、营首长的表彰。有一次,营长高汉楚在战后讲评时说:‘陈锡联人小志气大,打仗很勇敢,就像一个小钢炮!’‘小钢炮’是当年红军认为最厉害的武器。从此,‘小钢炮’这个绰号就在部队中传开了。”
  智勇双全:60分钟干掉日机24架
  在陈锡联的军事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抗战史上著名的阳明堡大捷。
  1937年10月上旬,抗战进入到最艰难的岁月,侵华日军为一举拿下华北重镇太原围绕着中国军队防守的忻口一县,展开了全面进攻,为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时任八路军129师769团长的陈锡联,奉师长刘伯承的命令率部进入敌后展开游击战。
  10月中旬,陈锡联率第769团进至滹沱河南岸苏龙口、刘家庄地区。苏龙口南距忻口百余里,位于忻口至大同公路的东侧,是侧击日军的理想地点,陈锡联通过侦察发现附近的代县、阳明堡等地日军的汽车整天在这一带公路上运输兵员、辎重。飞机从阳明堡方向轮番起飞,轰炸忻口友军防御阵地。他判断飞机场就在阳明堡周围,于是带着第2营营长孔庆德、第3营营长赵崇德,爬到滹沱河南岸的一个山头上观察,清楚地看到:机场位置在阳明堡镇以南,机场里准备起飞的飞机正在加油、装弹,刚刚降落的飞机则由汽车牵引到停机坪的一角检修,机场里活动的人员并不多,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有简单防御工事。随后,他们又设法找到阳明堡附近的群众进行了解,证实机场守卫兵力不强,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只有200人左右,但阳明堡镇驻有不少敌人。据此,陈锡联决定夜袭机场,以第3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第1营袭扰崞县,牵制驻在该县的敌人;第2营为预备队。并以第8连破坏王董堡的桥梁,保障第3营侧后安全;团属迫击炮连位于滹沱河南岸,支援第3营作战。
  阳明堡机场旧址10月19日夜发起战斗。第3营直袭机场。在当地群众协助下偷渡滹沱河之后,以第9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的日军,以第10、第11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第12连作预备队。突击队从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当进到距飞机约30米时,被日军哨兵发觉。突击队当即发起攻击,一部歼击日军警卫分队,另一部则迅速扑向机群,用机关枪、手榴弹向飞机猛烈袭击,顿时燃起熊熊火焰。敌机在一捆捆手榴弹的打击下,顿时爆炸一片火海。769团一举击毁敌机24驾,摧毁了忻口日军重要的空中支援力量,取得了八路军129师出征抗日的首站胜利。陈锡联的名字跟他指挥的769团一时间蜚声中外。
  勤奋好学:视人才如珍宝
查看更多: 小钢炮 恶仗 下颌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