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中国时装周期间大家都会拿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时装周做比较。到今年,这样的比较也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位落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已有17年了,上海时装周虽然年轻但也有10年历史了。天朝帝都自然是气派的,曾经充斥着各类土豪式表演和官僚式奖项,而上海魔都则自然以洋取胜,曾经的vivienne westwood,今朝的Vera Wang,都为这个摩登都市挣足了面子。然而随着中国民族品牌一些自我文化意识的觉醒,从今年的时装周来看,一些两地的特征则更加鲜明。北京虽然难以完全甩掉土豪和官僚气,但其探索式的哲理表达和理念传达却非常明显,不论在手法上有着怎么样的进步空间,但这样的方向却是值得尊敬和期许的。而上海则把和国际接轨切切实实地反映在了调味的协同上,服装基本语言的娴熟体现得非常明显。然而中国服装行业在世界上的立足只有理念缺乏技巧或者只有技巧缺乏理念显然都是行不通的,两地时装周,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的状况不知还要进展到何时。毕竟,并蒂莲才是长相好,卿卿我我,相互参照学习,怕才是最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