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著名的连锁唱片零售巨头HMV,接连传出申请破产、关闭门店及裁员的消息,听到这种消息,不能不觉出一丝怅然。
第一次去HMV,是2001年,去那里,为的是找到伦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的CD。那之前,在一出没头没尾的电影里,看到一个久久难忘的故事,听到一首久久难忘的歌,后来,在北大新青年网站,知道了那部电影是伊格杨的《感官俱乐部》(Ecotica),那首歌是伦纳德·科恩的《Everybody Knows》。正遍觅不得时,去香港出差,几天之后,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去HMV。
那家HMV,在香港最繁华的地段,占据了两层楼,店堂十分宽敞,店员穿着溜冰鞋在碟架中间穿梭,稍微招呼一声就飞驰而至,我用普通话和蹩脚的英文告诉一个店员,要找哪些CD,年轻的店员似乎听不大懂,静静想了一会,终于恍然大悟,引我到摆放着伦纳德·科恩专辑的架子前。我带着终于寻得宝山的激动,选出七张CD,顺带着又选了几张类似歌手的专辑,起身往出走,经过试听间,许多青年人戴着耳机,窝在那里听音乐,神情十分专注。
后来, 每去香港,必然要去HMV,有些专辑,已经在内地买到了盗版,因为太喜欢,一定要买一张正版,似乎那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喜欢。
所以,当HMV宣布破产决定时,我久久愕然,但随即也想到,自己的聆听史早已停止,不但早已不买正版CD,连电子版都已经很少下载,因为可以听到的音乐实在太多了,听音乐的方式也已经太多了,多到你知道自己随时随地可以找到任何一个歌手的作品,反而不急着去询问、去寻找了,对音乐的热爱,于是慢慢走向停滞。
2月22日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窦文涛、梁文道和李艾,就以HMV的衰落为由头,谈论起传统唱片业的没落,窦文涛用电影《1900》(《海上钢琴师》)的故事来说明他的感受,电影里的钢琴师,不愿适应新时代,选择和他的船一起毁灭,停在过去,而音乐人却必须走进新时代。不过,最令人难堪的是,传统唱片业,已经快要成为古董、成为遗迹,但数字音乐作为产业,却不能胜任接班人之职,从数字音乐领域获得的收入,根本不足以让音乐人生存。
获得音乐的方式,却并没有因此停止更新。苹果的iTunes成了唱片业的终结者代表,但没过多久,音乐服务提供商Spotify和流媒体音乐提供商Pandora,又有可能成为iTunes的终结者。但新的传播方式,趋向于更廉价和免费,专业的音乐人,或许将越来越少。
未来属于速度,在速度中,一切都快速更替,朝生暮死,无可避免地走向速朽,所有我们热爱过、朝思暮想过的事物,都正在陷入对自己存在合法性的自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