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龄的采访是在北京初夏的午后进行的。故宫的红墙,筒子河畔的柳荫,伴以一杯浓缩咖啡营造的几分闲适之情,对于忙碌的方龄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谈到自己的忙碌,方龄说既有诸如节目录制的传统工作,也有尝试制片人工作的全新挑战,而最让她感到兴奋的计划则是自己撰写中的新书。
对于新书的内容,方龄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通过自己的文字分享奋斗的经历或是成功的经验。在她看来,自己的积累还并没有那般厚重,而这一次她会从轻熟女的角度出发,“吐槽”男性种种情感表现。谈到选择客串“情感专家”的原由,方龄说平时和闺密们的情感私房话带给自己很多的灵感,而对于形形色色问题的处理,方龄也是颇为自信。“这两年我突然开始喜欢回忆,去梳理自己和姐妹们的情感经历。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情感都有着不同的想法,许多以前想不明白的问题,在如今看来都会豁然开朗。其实,这并不是一本女性控诉男性如何不好的书,毕竟女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我只是希望通过对自己和周遭朋友情感经历的梳理,让当事者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想明白一些道理,和她们产生共鸣”。
尽管落笔已有两月有余,但谈及新书的进展,方龄却是颇为惭愧。尽管,主持的工作让自己口齿伶俐,但是这对于写作却是帮助甚微。方龄坦言写作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文字更具趣味性,因为当读者看新书的的第一篇文章时,如果其趣味性十足,则会产生继续阅读的冲动。其次,文字简练也是一大挑战。方龄说自己是个多少有些“啰嗦”的人,而简练准确的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则是作家优劣的考量之一。为了让自己处女作更为优秀,她时常字字斟酌,而这也让自己新书完成的时间顺延。为此,方龄还偷师友人李响,而对方给出的建议则是闭关在家,全情投入写作。对于这样的意见,立志在年底完成写作计划的方龄想必要适当考虑一下了。
尽管很想静心写作,但对于平日工作满满的方龄而言却实属奢望。纵然平日忙碌,方龄也不忘抽空犒劳下自己的味蕾。谈到自己的美食哲学,方龄说其实自己是个在吃上挺没有品位的人,因为你时常能在路边摊看到她的身影。不过,方龄对于吃也会有一些小“癖好”,那就是打探菜品背后的故事与背景。无论是食材名称,亦或是名菜诞生的故事,方龄总会打探二三,而难倒服务员的情况也时常发生。除了主持美食节目的所造成的职业习惯外,方龄觉得一道美食,食客从中得到的应该不只是味道,而隐藏其中的文化才应该是最终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