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肉风声鹤唳,许多英国消费者听上去已然恶心欲吐。但是,邻居欧洲国家的人素来心平气和地吃马肉。在巴黎,现在又有一些新潮名厨将马肉重新请回菜单,掀起“马肉疯”。
你会自觉自愿地给孩子吃马肉汉堡吗?
即使是在最近发生的“牛头马肉”风波之前,在绝大多数英语世界,人们的答案肯定会是一个斩钉截铁的“No”。想必,马儿也会感激涕零。
在法国,人们的回答可能更小心。过去几十年来,法国马肉的销量连年下降,现在只占肉类总销量的0.4%。
但是,法国仍然有750家仍然营业的马肉肉铺,17%的法国人承认吃过马肉,大约1.1万法国农民继续养马卖肉。
专业人士认为,最严重的萧条期已经结束了。过去两年,马肉销量一直保持稳定。
巴黎范儿?
法国国家肉类与畜牧业跨行业组织(INTERBEV)主席伊夫·博格(Yves Berger)说:“过去,我们要忍受很多攻击。每年,反对者都会发动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告诫人们不要吃马肉。”
“但是我们注意到,宣传攻势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更多情况下,人们对吃马肉保持开放态度。这才是正常的。”
市场稳定的同时,巴黎美食家中也出现一个新潮流。
一些厨师把马肉请回菜单。比如,在15区前巴黎马匹屠宰场对面的Les Tontons餐馆,你就可以品尝到鲜美爽口的“马肉鞑靼”(tartare,生马肉加蛋黄酱、调味品)。
餐馆的老板杜福尔(Jean-Guillaume Dufour)说:“当然了,用马肉作鞑靼再合适不过了,因为,牛排鞑靼的鼻祖正是马肉鞑靼。蒙古人吃马肉,他们把肉放在鞍子下面,坐上一天,肉就嫩了。”
当然了,没有历史证据表明蒙古人曾经这样嫩肉,但是,谁不愿意听段好故事呢?
杜福尔兴奋地说:“我的使命就是要告诉世界,你可以骑马、也可以吃马。”他接着说,“我知道,马很英武、友善等等等等。但是,要是我们创造条件的话,牛不也可以一样吗?”
其他一些时尚餐馆(Le Taxi Jaune, Le Verre Vole 以及 Septime)也出售生马肉片、马肉汉堡配鹌鹑蛋或者马排。
最近一次美食展上,一位名叫波特兰德(Bertrand Grebaut)的厨师引起了一场风波,他当着一大群厨师、美食写手的面、现场直播切片和烹调马心!
马肉爱好者、美食博客捏托(Dorian Nieto)说:“确实能感受到,好像有一阵骚动?一批经营餐馆的人告诉我,他们正在打探哪儿能买到上好马肉。这也代表着回归传统价值观念,怀旧感。很潮、很巴黎范儿……”
说起吃马肉,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法国。其实,法国人吃马肉的历史并不长。
拿破仑战争时期(1803-1815),据说,为了生存、而不是解馋,法国士兵会吃马肉。
但是,直到1866年,法律才开始允许吃马肉。营养学家、社会改革学家、更可笑的是,动物福利人士联合起来,一同推动吃马肉。
1870~1871年间,普鲁士人入侵占领巴黎成为一个转折点。大批牲畜被屠杀,许多人第一次尝试马肉。结果,人们还很喜欢马肉的味道。
随后几十年,吃马肉越来越普及,1911年达到峰值。那时候,法国市场无法自给自足,开始从国外进口。
放心肉
吃马肉的基本上多是城市工人和中产阶级。乡下人和上层富人和马的关系太亲密,更容易觉得不安。
马肉的主要消费区有两个:法国北部和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马肉销量开始走下坡,上世纪80年代急剧下降。现在,马肉肉铺绝大多数顾客年龄都在60岁以上,说明年轻人可能觉得马肉更加难以下咽。
但是,巴黎一家马肉肉铺的老板费比安(Fabien Ouazan)相信,马肉的质量必将保证马肉的复兴。
他说:“吃马肉,你可以放心。其他动物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马只吃燕麦、大麦和干草。从肉的质量就能看出来。许多担心健康、担心肉制品质量的人开始转吃马肉了。”
Le Taxi Jaune餐馆的厨师奥蒂斯(Otis Lebert)提出了吃马肉的另外一点原因。
“很多马种逐渐消失,比如,现在人们不再需要驮马了,也不需要从前下矿井的矮脚小马了。我们面对的选择,一是让这些马种绝迹,一是保存下来当肉吃。”
Interbev的博格说,法国乡村大片地区都是靠小型农场主养驮马卖肉维持着。他说:“没有了这些马,田野很快就会变成森林。”
法国马肉的产销量基本持平,大约每年1.8万吨。但是,法国出的马肉法国人自己不吃,而是出口到意大利。意大利马肉消费量几乎相当于法国的两倍。意大利人更爱吃小马肉,法国人则更喜欢更老、更红的马肉。所以,法国吃的马肉多半是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来的。
在费比安的肉档前,顾客的热情很有感染力。很明显,没有人因为吃马肉觉得不舒服。
一位女士说:“我从小就吃马肉。马肉很嫩,没有脂肪,富含矿物质。”
“马为什么不能吃?我们吃鸡、吃温柔的小兔子、吃小羊羔,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