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2013年去宁夏旅游

[2025年08月02日 01:13] 来源: 餐饮世界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宁夏地小物博,山河壮美,回汉和睦,风情迥异。受黄河水灌溉的宁夏平原,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与江南水乡不同的是,这里雄浑的大漠风光,更是让海内外游客为之神往。  宁夏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旅游从确立“塞上江南·神奇宁

  宁夏地小物博,山河壮美,回汉和睦,风情迥异。受黄河水灌溉的宁夏平原,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与江南水乡不同的是,这里雄浑的大漠风光,更是让海内外游客为之神往。
  宁夏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旅游从确立“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形象,到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从“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继农业、能源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到适时出台《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旅游产业地位被宁夏党委政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近年来,宁夏旅游业发展迅速,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35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连续9年保持了年均百万人次增速,旅游收入实现了两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目标。
  受黄河水恩泽,宁夏平原素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美誉。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打造黄河金岸旅游带,先后建成中华黄河坛、黄河楼、黄河水车博览园等一批黄河标志性景点:依托丰富的沙漠旅游资源,“宁夏归来不看沙”已成为国内最吸引游客的口号之一:借助省级回族自治区独有优势,开发出回族家访、清真美食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并成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将宁夏推向国家向西开放桥头堡地位;围绕丰富的民俗和美食产品,推出一系列冬季特色旅游精品,有效缓解了宁夏旅游半年闲困境。随着宁夏向西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产品将逐渐兴起,这些将共同构成复合型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种旅游需求。
  宁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46个“必去”的全球最佳旅游地
  [宁夏旅游向世界掀起盖头]
  “在沙漠里种植酿酒葡萄并不是传统酿酒的好方法,但是宁夏当地政府开垦种植了赤霞珠和梅洛,将这个地带变为中国的波尔多。”2013年1月11日,《纽约时报》上的一则消息点亮了宁夏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在全球2013年“必去”的46个最佳旅游地,宁夏和巴黎、里约热内卢等世界著名旅游景地一起名列其中,排名第20位。在称赞宁夏独特的美景之余,《纽约时报》特别强调,在宁夏可以酿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这一刻,全世界的眼睛亮了,宁夏再一次以独特的资源优势,登上了世界舞台。
  宁夏-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并提出了将宁夏打造成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而旅游行业做为连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一条纽带,“先导”作用不可替代。旅游业在对外开放中的形象宣传塑造、民间友好交流等方面依然能够发挥巨大的先行优势。旅游行业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宁夏国际经贸合作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整合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与世界57个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15亿人口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相近的生活习俗、相似的民族文化,一个“回”味十足的宁夏,打开了中国向西开放的大门。
  当前,宁夏打造“世界知名的国际穆斯林旅游目的地”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基础。由宁夏、甘肃、青海、陕西、云南5省区共同制定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于2013年3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清真食品认证空白的同时,从“入口”处拉近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距离。宁夏境内近4000座清真寺,以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清真美食,为穆斯林游客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丰富的穆斯林文化以及穆斯林用品,无不在世界穆斯林心中打上宁夏“回”味无穷的“中国印象”,使得阿拉伯国家向中国看齐时,涌现出一股文脉相通的浓浓气息。已经升格的中阿博览会,在全面加强与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必将为宁夏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穆斯林入境游市场空间。因此,由国家旅游局支持的首届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也将在中阿博览会期间如期举行。
查看更多: 香鱼 瓜果 绿树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