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进明对刚刚走入校门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寄语:“要把物质追求放在精神追求之后,不骄不躁、踏实肯干才能有大作为。要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体现。”
施进明,现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三号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星地通公司总经理,曾任风云二号地面系统资料处理中心主任设计师、风云一号、风云二号02、风云三号计算机网络系统主任设计师。施进明负责国家级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架构设计,负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存储系统设计,并主持软件工程实施工作,在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1997年被评定并受聘为正研究员级工程师,2012年受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二级研究员技术岗位。
从书香门第走出的科研人
施进明,重庆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身为教师的母亲对女儿没有太多的期待,只是从小就传授她要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施进明与习主席是同时期的知青,18岁就积极入党,成了同学们中的积极分子,并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施进明乐于为人民群众服务,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有一次农户家中突然发生火灾,她不顾个人安危在房顶马上被火烧掉的情景下,奋身扑入火海救助群众,保护他们的财产,为农户减少了损失,因此,施进明被多次选为先进。在当知青时期,积极参加劳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抱着积极学习知识为国家多做大贡献的想法进入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施进明从对新兴行业的好奇慢慢开始转为狂热。1978年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想过走科研这条路的她被分配到航天部17所,刚到所里就紧锣密鼓地做起了导弹等软件研发工作。这一干就是七年。
直到1985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需要人才,经过同学的推荐,她顺利进入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工作至今。
施进明在卫星气象中心20多年来,作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IT元老级人物,她长期致力于工程建设,负责保证完成各项工程合同每阶段的任务,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取得显著业绩。
在这期间,施进明历任我国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各型号相关技术系统的主任设计师,目前除了气象中心的工作以外还担任气象科学院硕士生导师。她多年来完成了大量技术系统设计文件的编写,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并编写和发表了《气象卫星资料处理业务中的并行计算技术》、《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再工程的战略规划和实施》等多篇学术文章。
施进明长期坚持技术更新,坚持不断学习。她积极跟踪学习“企业级云计算架构”、“P2P体系架构”、“高性能计算方法”、“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发展,争取跟上日新月异IT技术高速变革,做到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由于十分重视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地面系统顶层设计、高层管理和研制流程控制,使得所负责设计的地面应用系统在国内屡获殊荣,2008年5月,在《计算机世界》主办的“2008中国信息安全年会”上,施进明同志荣获“2008年度中国信息安全保障突出贡献奖”。2008年12月,经过《网络世界报社、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建设分会、中国电子学会节能推进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评比,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三号数据处理系统被评为国内“优秀新一代数据中心2008”。
战胜困难 勇于创新
初到气象中心时,由于施进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她就夜以继日地学习工作。当时施进明做风云一号卫星的研发时没有网络,用的是286的老式微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时的信息经过多方传输才能到达传输站。当时由于条件所限,需要求助IBM总部的一些专家,施进明负责接入数据的攻关工作。
她不断学习跟踪最新IT技术发展并应用到各项技术工作中。在气象卫星的设计中,施进明首次提出在地面系统中采用分布式处理方法,独立研制分布式负载调度核心软件2万多行,经业务运行多机负载均衡度达80%以上,成功实现了卫星资料大型机集中处理到服务器集群分布式处理的重大转型,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充性,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应用效益。
她积极拓展卫星遥感资料科技服务领域,在核心技术拓展和产品市场拓展取得较大成果。2001年担任科技部国家MODIS共享技术组成员和研制方总负责人,主持开发《覆盖全国的MODIS数据获取、汇集与共享系统》。国内率先采用DVB-S技术建成FENGYUNCast平台,安装国内用户200多家,国外用户18家,实现了风云卫星资料大量共享。施进明主持的项目获得“遥感卫星数据广播客户端应用系统”等20多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中国气象局以该平台为原型整合为CMACast系统,为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共享服务发挥着更大作用。结合新一代遥感卫星计划,组织立项开发新产品和应用软件,使得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科技服务站网建设在国内领先,为推动卫星遥感科技服务稳步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最能反映施进明同志工作水平的是长期在工程建设与业务一线主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1998年,施进明担任“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小组组长,受命自主解决国家卫星气象中心Y2K技术问题,独创“窗口移动法”,攻克了地面系统中的“千年虫”问题;2008年,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星成功发射,发射初期星地链路出现异常,施进明受命担任“解决FY-3A发射初期星地数据频发异常问题”小组组长,提出“多站资料重叠区逐Bit比对法”,排查出卫星受单粒子翻转影响和星上DPT前置放大器预热时间过短等星地接口问题,并配合卫星总体成功地避免和解决了上述问题;2010年牵头解决“FY-3双星业务加载后前置机异常问题”,在各方查找原因均无果的情况下,提出“多机联动断点跟踪法”,带领3个系统主任设计师,5个研制单位,攻克了单星接收状态下隐藏2年多的深层软件问题,使得FY-3双星系统迅速形成了预期的业务能力,系统稳定可靠性也得到很大提高。该任务的优质完成,受到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充分表现出施进明敢于打硬仗和承担复杂大型系统的集成和攻克关键技术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