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2006”军事演习,是解放军历史上首次由四总部机关依托院校、科研机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和部队的力量,运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联合对步兵师进行整建制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考核。这次演习的副总导演、演习考核组副组长,就是时任总参原军训和兵种部合同战术训练局局长的石忠武。
“确山—2006”军事演习,之所以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以至于很多军事专家在回顾解放军军事演习、评述中国军队军事训练改革时,总会拿这次军演说事儿,除了“确山—2006”军事演习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前所未有外,更加令人关注和震撼的是,此次军演首次通过媒体大量“暴露”了中国军队演习中的问题。
“暴露”军事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媒体公之于众以“自揭伤疤”“自我亮丑”,这在中国军演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也就是从那时起,石忠武这个名字连同他的“问题”,不断闯入公众视线,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难忘的“确山—2006”演习
当年接受石忠武考核的济南军区54集团军军长戎贵卿(时任某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回忆说:“当时马上就要进行火力打击了,石忠武突然告诉我机动路线上的桥梁被炸毁,部队需要另择路线开进,急得我直骂娘!”
像这样的临时情况,石忠武设置了很多次。他甚至随身携带一把剪刀,看到没有伪装好的通信线路,立刻就剪;参演部队刚刚搭建好的指挥所,石忠武一个被“敌”发现的“情况”,就让部队连夜灯火管制转移,一夜无眠。一个团指挥所,一晚上被石忠武赶了三次。
那次演习,只要一提起石忠武,参演部队官兵简直“寝食难安、风声鹤唳”。因为频繁“添乱子”“找茬子”“使绊子”,官兵们送给他一个外号:“石黑手”。有的官兵甚至不无“诗意”地说:“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用来发现问题”。
“‘确山—2006’确立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发现暴露问题。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哪有完全按计划来的?通过这些临时情况,我们要揭露自己的短板,这样才能让部队有解决问题的决心,知耻而后勇,把弱点变成自己的强点。”石忠武回忆说。
“确山—2006”演习总导演在30分钟的总结讲评中,仅用了不到两分钟讲成绩,用余下28分钟提出了指挥决策准确性不够、实战化演练程度不高、通信联络不够顺畅等八大类问题。在总导演列举的8大类问题中,每一类都有详细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师指挥员先后3次推迟发起进攻,致使一梯队攻击部队在敌前沿停留时间长达50分钟;师申请上级火力支援,但却没有提供打击的具体时间和区域;某新型导弹打击5个目标只命中2个;个别分队在演习中没有架设电台,而是用对讲机和军用手机进行通信……
军演暴露8大类问题的消息经新华社对外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媒体转载评论,石忠武和戎贵卿在演习结束后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专访,对主持人提出的有关话题的回答颇为耐人寻味。
“我们把问题暴露出来,既可以对全军部队起到警示和示范引导作用,也说明我们有能力、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敢于正视问题的军队,必定成为不可战胜的军队,一个敢于暴露问题并善于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军队,必定是勇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军队。”石忠武如是说。荣贵卿认为:“今天不去发现问题,明天战场上的问题会更多、更严峻。一支军队不能正视、研究、解决今天的问题,就不可能理性、自信地面对明天的战争。一次演习暴露8类问题,值了!”。
时刻擦亮发现问题的慧眼
2009年,石忠武被任命为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院长。面对一群懵懂的学生兵,石忠武寻找问题的态度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1年6月,还是在确山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工程兵指挥学院组织毕业学员综合演练,在这场代号为“先锋—2011”的工程兵混编跨区联训演习中,石忠武的眼睛再次紧紧盯住演习演练中的问题,学员们一切不规范、不符合战场要求的举止行为,都难逃石忠武“法眼”。
运载演习装备和参演学员的专列抵达确山火车站后,演习总指挥石忠武从车尾走到车头,表情凝重地对负责卸载指挥的演习副总导演指出问题:“下车后混乱无序,谁也找不到谁,不知道装卸载的任务、车辆配置、去哪个方向等等,指挥头绪也不清晰:究竟是交给导演部、指挥所还是机关组织。混乱造成了效率极低。”提出要求后,石忠武没有按事先安排去看徒步行军的分队,而是直接前往团指挥所。
他每每要先告诉守卫入口的哨兵,不要像在学校站岗那样背着步枪,“要手持在前面,一旦有情况就能用。”他做了一个双手持枪的动作,“现在是在战场,不是在学校。”
走进宿营地,石忠武先叫停了扫树叶的学员——这样会破坏地貌。然后他说,立刻把密集、整齐排列的帐篷疏散开,这不是一般的野外驻训,实战中,一颗手榴弹就能干掉一片密集排列的帐篷。
正忙着写标语、条幅的学员也不得不停了下来,连宣传板都搬进帐篷。石忠武讲起,他有一次参加部队演习,刚进宿营地,战士们就列队喊口号表示欢迎,“我说别喊别喊,会暴露目标。”
搭帐篷时,枪支都架在20多米外的空地上,由一名脚上负伤的学员看守。他说,不能用病号看守枪支。
离开的时候,他回头又环顾营地,叹了口气:“让固定哨离得远点儿,现在还不到5米,至少要200米,不然敌人发现他的时候就发现营地了。”
石忠武说,战争就是一个谜团,没法看得清楚,需要分析、判断,还有运气。要想让演习像打仗,就不能怕暴露问题。你平时安全了,到打仗的时候,你最不安全。只有平时达到极限,战时才可以应对这个极限。
等到学员驻扎完毕,“石黑手”再次“出招儿”:让蓝军冒充媒体记者,学员把蓝军“请”进了部队;随机导调的一个假命令,就让学员们4个连队被成功调动。
演习结束,学员返回学校,首先收到的就是长达5万字的“问题书”——《联训演习问题汇集》。这本5万余字的“问题书”,涵盖该院在此次演习中查找出的9大类128个问题。随手翻阅,在“远程机动铁路输送”条目下,列出“演习一团地爆连卸载时未派出警戒力量,装备遭敌破坏损失过半”等问题,“问题书”中还提出了改进措施。“军校学员,尤其是初级指挥学员,就像一块璞玉,需要不断打磨。通过一次演练,把各种各样的短板和问题找出来,有助于学员素质的提高,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石忠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