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禺+石菲+刘帆
摘要:结合美国研讨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事例,作者剖析了美国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的多样化特征及其构成进程,剖析了多样化学位质量确保的微观机制及学位类型多样化的含义,并对未来我国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调整与展开进行了考虑。
關键词: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哥伦比亚大学
跟着我国研讨生教育规划不断扩展并进入世界前列,研讨生教育的学位类型也逐步走向多元化,从学术型一元结构走向学术型和专业型偏重的二元结构。到现在,我国现已树立了39个专业硕士学位和5个专业博士学位,而且数据显现,跟着研讨生教育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专业硕士报考继续升温。据教育部新闻工作室官方微博音讯,2014年专业学位硕士报名人数为68万人,比2013年添加9万人;2015年报名人数又比2014年添加5万人,占当年报名总人数的44%;2016年,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再立异高,到达85万人,占悉数报考人数(177万人)的48%,约占总报考人数的一半。
但是,转型进程不可防止地伴跟着问题和困惑。例如,专业学位一度被视为“二等”学位,在某些学科中其培育办法与学术型学位缺少区分度;在学术型学位人才培育进程中,工作去向多元化,读硕、读博动机非学术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大学建造“双一流”进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位与研讨生教育怎样才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构成一个既满意社会不同需求又调和有序的人才培育系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本文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的事例,查询美国研讨型大学学位与研讨生教育系统的学位类型特征及其构成进程、办理办法,以便为我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和人才培育供给学习。
首要应当弄清的是,美国所谓的研讨生教育(Graduate Education)与我国的研讨生教育不尽相同。在美国,这一概念一般仅指学术型人才的培育,而研讨生教育和工作教育(Graduate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即本科后的教育,才相当于我国总称的研讨生教育,故本文所用的“研讨生教育”指的是国内总称含义上的“研讨生教育”。
一、依托学科专业的多样化学位类型
在2010年大规划增设专业硕士学位之前,我国的研讨生学位除了单个学科,如医学和办理范畴有几个专业学位之外,其他一切学科专业可谓千人一面,只要学术型学位,而且只要博硕的层次之分,并无多少类型可言。而只要对任何一所美国的研讨型大学稍加注重,就会发现美国的研讨生教育有着杂乱多样的学位类型,而且这种多样性与学科专业的一起性严密相关。下面,笔者将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详细论述这种多样性。
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后文简称哥大)共有13个展开研讨生教育的学院,以及隶属的教师学院、犹太教神学院、纽约联合神学院。经过对各院系所供给的学位项目进行整理,咱们发现哥大所供给的学位能够分为四大类:
(1)由文理研讨生院颁发的学术学位:哲学博士(PhD)是正统的也是最早的学术性博士学位,首要由各学术性系科培育。各专业学院内也会培育少量PhD,但由文理研讨生院一致办理学籍并颁发学位。哥大的文理研讨生院颁发的学术型硕士学位仅有文科硕士(Master ofArt)一种。
(2)由专业学院颁发的学术性学位:工程科学博士(DES)、护理科学博士(DNS)、公共卫生博士(DPH)、教育博士(EdD)、法令科学博士(JSD)、法学硕士学位(LLM)等。
(3)由专业学院颁发的专业硕士学位:这其间又包含两类,一类是用Master of加特定范畴来表明的,如MBA、MPA、MIA、MPH等;一类是用MA或MS加特定范畴来表明的,如Master of Science in Social Work。
(4)由专业学院颁发的榜首级专业学位:哥大的榜首级专业学位包含法令博士(JD)、医学博士(MD)、牙医科学博士(DDS)、修建硕士(MAR)、护理实践博士(DNP)、物理医治博士(DPT)等。其间,修建硕士在官方介绍中称其为榜首级专业学位,而且需求求学3年,不同于一般专业硕士学位求学2年的常规。
在哥大的统计资料中,一般将艺术学院、文理研讨生院、世界与公共业务学院归为文理类学院,而其他则归为专业学院。从表1统计数据能够看出,文理研讨生院、教师学院、工程学院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在读学术型博士人数较多,而其间除了文理研讨生院培育学术型博士为主之外,其他学院学术型博士份额只占很小一部分,这极少量的学术型博士培育根本上也是为了满意专业学院相应的常识发明和培育教职人员的需求。2014-2015学年,不计教师学院,哥大共有564名学术博士结业生、723名专业博士结业生、7521名硕士学位结业生。文理研讨生院颁发的学术型博士学位最多,有386位,工程学院105位,公共卫生学院29位,其他学院均缺乏10位,医学院、牙医学院、法学院本年度无学术型博士结业。而本年度专业博士学位首要颁发的专业和规划别离是:法学院415位,医学院213位,牙医学院82位,护理学院13位。若从全体规划上来看,专业型学位人才培育明显占有了主导位置。
二、多样化学位类型的构成进程
当今美国研讨型大学的一般形式是:以一个小型本科生院(College)为中心,围绕着它是各个学系组成的文理研讨生院以及各专业学院。这种大学形状的刻画首要发作在内战今后,特别是1890年之后的三四十年间。
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成为研讨型大学的“原型和传布者”。随后,克拉克大学(1889)、斯坦福大学(1891年)、芝加哥大学(1892)相继兴办,哈佛、哥伦比亚等老牌学院也纷繁进行学术重组,到1900年,颁发博士学位的大学到达14所,并以此14所大学为根底构成了美国大学协会(AAU),其开端目的首要就是为了规范哲学博士的培育。科学研讨和以此为根底的研讨生练习自此逐步成为美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endprint
也正是这一时期,跟着科学在工业中的使用,在自然科学范畴,科学常识的数量不断添加,探究常识和运用常识的科学办法和试验办法也不断累积;在社会范畴,随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作的社会问题也益发引人注重。在这种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驱动下,常识的发作与教授在大学和学院中也呈现出日益分解和专门化的趋势。首要是在科学范畴,随后蔓及工程学和社会科学,最终渗透进人文学科和前史学中,直至整个大学开端以互相别离的专门范畴安排教育和研讨。1890-1910年间各种学会如漫山遍野般出现出来。各种学系相继成为大学的组成部分,这种具有了系和研讨生院的两层矩阵结构的现代含义上的大学,也被克拉克称为“研讨院型大学”,而文理研讨生院也被帕森斯当作认知理性表现最充沛的部分,而称其为美国大学的中心。因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学变革进程中,出产原创性常识的学术抱负进入美国大学,并以文理研讨生院为宿主得以昌盛展开。
另一方面,则是专业学院并入大学。18世纪末美国才开端有了榜首批专业学院,在此之前想从事某种专业的美国人一般会在这一行傍边做学徒或帮手,大部分专业并无准入规范可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有48%的律师、牙医、药剂师、医师都在此类独立的专业学院承受教育。而且,学生一般也不需求具有本科学历。其时的法学教育一般是高中结业后承受两年训练,医学则是三年。1910年,卡内基基金会约请弗莱克斯纳(Flexner Abraham)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展开查询,他总共查询了155所医学院,最终主张只保存其间31所,而且要求它们尽或许隶归于大学。这次查询对美国的专业教育构成了巨大冲击,随后鼓起的“新专业主义”(NewProfessionalism)运动迫使专业教育进步入学要求,请求者需经过四年本科教育方可进入法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神学院或社会工作学院,而且催生了一大批专业教育协会,也掀起了专业学院并入大学的热潮。经过这一兼并风潮,到1934年,美国就只要58所独立专业学院了,占安排数的6.8%,学生数的1.9%。
可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代大学构成之时,现已具有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别离由文理研讨生院和专业学院承当的格式,而且二者有着不同的根由。西方前史上一贯有“理论”与“实践”的分野,古希腊时期现已奠定了这种认知图式,而且理论性常识有一种高于实践性常识的优越感。但跟着西方的世俗化进程,神学院式微,医学院和法学院等老牌学院和商学院等新贵学院的结业生取得了更高的商场价值。
20世纪美国新树立的许多学院,多是以医学院和法学院为蓝本,致力于成为“专业学院”。哲学院在中世纪一向处于弱势位置,只相当于其他高档学院的人才预科班。跟着德国大学变革提升了哲学院的位置,美国文理研讨生院进一步扩展了学术性教育的规划,文理研讨生院的科学研讨和学术人才培育功用得到更多的注重,哲学博士学位也被视为最具学术价值的学位。16世纪哲学博士学位还面对法学博士、神学博士的冲击而被视为不合法地窃取了博士的名号,但现在研讨者们则在质疑法学博士、医学博士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博士学位了,足见哲学博士学位(PhD)现已成为博士学位的新标杆。
与整个美国情况相似,哥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南北战争今后。校长Seth Low于1890年掌握哥伦比亚学院后,哥大发作了彻底的改变,不再是曾经那个英式古典学院,到1900年时现已具有了一所现代大学的形制。Low于1890年2月3日被任命为哥大校长后,在他的招集和带领下,哥大阅历了一系列结构上的调整。1891年哥大的教师被分到四个学院(Faculty):哲学院(包含在本科生学院教育的教师),政治科学学院,法学院,矿业学院。随后,哥大经过兼并新增了医学院。两年后,原矿业学院中的物理学和数学教师别离出来树立纯科学学院,而矿业学院则于1896年更名为使用科学学院。这也表现出德国的纯科学理念对美国大学的影响。七个学院中的政治科学学院、哲学学院、纯科学学院后来展开成为文理研讨生院,并被视为哥大“皇冠上的明珠”。至今停止,文理研讨生院都是哥大颁发学术型学位的干流学院。
哥大的大部分专业学院都起源于18世紀末至20世纪初,如医学院(1767)、法学院(1858)、工程学院(1864)、修建学院(1881)、教师学院(1886)、护理学院(1892)、社会工作学院(1898)、新闻学院(1912)、商学院(1916)、牙医学院(1916),最迟的是二战后跟着美国参加世界业务需求应运而生的世界业务学院(1946),后更名为世界与公共业务学院。哥大研讨生院的前身则是1880年约翰·伯格斯树立的政治科学学院(The Faculty of PoliticalScience),官方点评这是“哥伦比亚学院转化为大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1896年跟着学院对研讨生和专业教育的注重,经过董事会投票,校园才更名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
三、多样化学位与独立专业文明的有用兼容
在一个研讨型大学中,颁发的研讨生学位类型如此之多(哥大有21种正式学位),怎么确保其教育结构的调和有序,特别是每种教育能够各得其所,保护自己独立的学术文明或专业文明呢?
从对美国学位类型构成的前史回溯中咱们己获悉,美国现代大学构成之初,便已具有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才偏重的人才培育传统,而且别离依托文理研讨生院和专业学院来执行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学术型人才培育是面向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的学术安排,而专业型人才培育往往是面向社会详细的工作需求,这就决议了专业型人才培育进程应该更注重工作教育。
工作教育与学术教育往往有很大的差异。首要,学术型专业按照常识结构进行区分,而工作区分的根据则在于现实日子的方针结构之中;其次,学术型学科常识规划是比较固定的,而工作型学科的常识规划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改变性,后者要求人们按照社会的实践需求对现存常识进行大规划的挑选和大规划的重组。再次,工作教育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去关怀人类日子的一般情况,而处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一般不会直接感遭到这种压力。endprint
从公共特点上讲,两种教育也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讨在性质上归于公共事业,而专业学院首要遵从商场逻辑。博士生经过助教、助研等活动也为院校做出奉献,他们是未来的学者,是学术活动的活跃参加者和奉献者,是导师的协作者,完结博士论文本身现已是对常识立异做出奉献,因而需求对他们的劳作给予补偿和支撑。而专业学位研讨生首要是经过结构化的课程取得既定的技术和文凭资历,并走入劳作力商场寻求个人工作展开,教育收益首要是个人取得,受教育进程中也并不特别侧重比方常识出产和教育效劳等公共产品特点的效果产出。在美国,一般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等是个人进步经济和社会位置的途径,而读PhD则是一个有危险的挑选,因为时刻和精力的支付很大,求学年限更长,但工作远景却充溢不断定性,大学教师的工作报答相对于医师、律师、经理人等也较低。
因而,美国研讨生教育针对以上差异坚持了“两层性”,以确保学术人才的培育遵从学术逻辑,工作人才的培育遵从商场逻辑,二者双管齐下。这种准则上的两层性,既确保了研讨生教育活络习惯社会各种工作的人才需求,一起又给朴实常识的立异和根底研讨划出了一起的准则和文明空间,尤其在一个商业化的年代,给予了学术型人才更精心的呵护。
哥大对学生的赞助和效劳方针,充沛表现了大学对学术型人才培育供给的资源和方针歪斜。从各个学院的院校学生赞助占膏火的份额来看,文理研讨生院份额最高,2014-2015学年为58%;其次是培育学术型研讨生较多的工程学院,为30%。相比之下,非学术型研讨生首要依托自费和助学借款的办法完结学业,奖学金份额较低。校园在办理和效劳方面,对哲学博士集体也有特殊照顾,如哥大规则:现已修完课程、经过资历考试并取得哲学硕士学位,仅剩博士论文需求完结的研讨生,能够请求图书馆独立的学习间作为整个学期的学习场所;有条件的院系一般都会给博士生装备工作场所,并供给博士生进行学术沟通的空间和效劳。
除了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培育偏重传统得到了充沛的确保之外,哥大各个学院的相对独立和自治传统也使得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研讨生教育文明调和共存。在哥大,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立的大楼,其内部自成系统,一般会包含餐饮中心、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学术活动场所、学生沟通场所、工作室等多种多样的空间,这与我国大学全校的住宿、饮食、上课、讲座等各种活动空间的分类会集、互相阻隔很不同。这种空间安排使得每个教育单位能够在物理空间上坚持和营建自己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意味着每个学院有自己的一起文明、有自己的圈子,但绝不意味着互相之间互相分裂,老死不相往来。不同学院之间有双学位项目、学生跨学院选课、双聘教师、协作科研等各种必要的沟通。哥大更是于2011年新落成了一座跨学科大楼,为不同院系的师生供给了思维磕碰、激起创意的实体沟通场所。
与我国大学研讨生院一致掌握着全校研讨生的招生、培育以及结业等全程性办理和质量确保权的景象相异,美国大学研讨生教育办理和质量确保的权利重心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不同类型的学位与研讨生教育能够依托学科和专业发挥各自所长,坚持自己的特征。事实上,西方所了解的“研讨生院”和我国现在的“研讨生院”并不相同,美国大学的研讨生院是一种办理系统,并不具有研讨生培育各环节的“实权”,从方针拟定、议程到决议财务支撑以及质量确保机制建造等,首要发挥外围的支撑和效劳功用,详细办理业务触及学生展开、学位颁发、结业论文搜集、学位项目批阅等。哥大的研讨生院即上文提及的文理研讨生院,它既承当着办理功用,也是哲学博士学位颁发规划最大的实体学院。
无论是文理研讨生院仍是其他各个专业学院,研讨生培育首要依托于各个学位项目(program),学位项目各自担任招生规划和提名人的断定、奖学金分配、课程设置、资历考试、论文辅导、辩论等培育进程中的重要事宜。尽管如此,专业学院研讨生培育在方针和程序等方面仍受文理研讨生院一致统辖。
此外,博士培育质量的凹凸也首要由学位项目内部担任。但这并没有构成美国不同高校间博士生教育规范的巨大差异。以课程教育纲要(svllabus)这个细节为例,美国任何一门研讨生课程都必须有一份翔实的教育纲要,多则数十页,少则六七页,详细列出教育方针、查核办法、课程纪律、每节课的首要内容和参阅文獻,甚至包含每节课要评论的问题等。东海岸某大学经济学专业和西海岸某大学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纲要在质量规范上或许是高度同质的,但这并不是来自上级主管部分的一致规则,而是大学教师集体互相学习的成果。这种工作规则一旦构成,将构成一种束缚规范。假如一名教授的课程纲要只要短短两页,则很简单被学生和搭档以为很不担任任,进而导致其诺言受损。这种长久以来在专业一起体内部沉淀而成的专业“行规”以及互相协作、学习,好像一个硬币的双面,一方面各式各样的协会安排的广泛存在,使得优异的同行实践得以敏捷传达,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部分经历也会经过协会的力气设定为辅导性规范,束缚着不同的专业及安排,这样一来也恰恰构成了一股强有力的“自治力气”,使得教育质量得以确保。这种人才培育和质量确保的低重心,使得“自我办理、自我规范、自我进步”成为美国研讨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质。
四、多样化学位类型的含义
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结构性的分解,除了能够更好地满意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还会带来一个有利的成果,即给本科结业生未来挑选专业和工作一个愈加详细明晰的信号,然后完成人力资源的优化装备。因为此刻的研讨生教育不只是意味着一种向上活动,更意味着一种工作分流。根据传统的工作挑选理论,人们根据自己的才干、爱好、价值观来挑选工作。假如研讨生教育只是侧重向上活动的价值,而疏忽了工作分流的价值,则简单构成为了寻求世俗化的“功名”而读研、读博,这一方面会构成所学非所用的人力资源糟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不同专业各自的研讨生教育文明的构成。
跟着人类所堆集的理论常识和实践常识的添加,社会分工的细化将是不可防止的工作。分工的细化既有横切面上的多元意味,也有在个人生命纵深维度上的持恒意味。一个人在一个范畴内长时刻的堆集,并能罗致相关范畴的常识,一起在一个工作集体内将个人常识与经历堆集传递下去,如此才干带来社会全体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的最优化。endprint
工作分流机制是一种社会人物与个人展开统筹的人力资源装备战略。美国研讨生教育的杂乱系统培育医师、律师、护理、科学家、工程师、教授、中小学教师和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工作经理人、修建师、艺术家、心思咨询师等各种工作人才。每一种工作都尽力树立自己的工作规范、工作名誉、工作常识系统等,以满意其所对应的社会人物的常识、技术、工作道德的要求,他们直接面对商场,培育的人才承受商场查验。一起,每种工作也都有自己的工作文明,而各种工作文明之间或许是十分不同的,如商学院侧重竞赛、决议计划、领导力等,教育学院则或许更侧重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等,文理研讨生院则侧重常识出产、理论立异等。
每种工作还会根据商场和社会需求,对本身的规划和质量加以查询和反思,防止因为短期利益带来的盲目扩张构成质量下降失掉社会诺言,然后影响工作从业者的长远利益,如上文说到的弗莱克斯纳1910年对美国和加拿大医学教育的查询及变革主张。因而,美国研讨生教育的这种工作分流机制,与公民社会的生机相关。美国各种有一起特征、一起利益的人群都会安排起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或推动一起关怀的公益事业。在专门工作范畴,各种协会安排更是多如繁星。研讨生教育中任何一个专业学位都对应一种社会集体,而这些专业集体在常识发明、常识同享、规范设定、自我安排、自我办理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功用。
而从个别视点看,每个本科结业生都按照自己的偏好(如人生观、财富观、家庭布景、个人爱好、优势专长等)以及社会需求的信号,挑选合适自己的那条通道。比方,哲学博士仅是很多博士学位类型中的一种,挑选PhD一般并不意味着一种向上升官,更多的是一种工作路途挑选,即挑选学术工作。因而,学生在做出挑选之前就需求充沛考虑学术工作的性质、各方面要求以及个人爱好才干等方面的适切性,而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这些专业学院事实上是为并不计划从事学术工作的结业生供给了其他的工作路途挑选。
事实上,美国研讨生教育经过学位类型的分解,完成了人才培育类型的分解与多元。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的结构性分解将带给广阔求学者愈加明晰的信号,使他们在本科期间甚至更早就考虑自己合适走什么样的路途,这可称为预期社会化的进程,将使后期的工作分流机制愈加有用,个人成长更有目的性、主动性。
五、余论与启示
总的来看,美国研讨生教育遭到不同前史时期不同思潮的影响,学位类型杂乱多元,但正是这种不断拼贴的一个网络式结构,使之既保存了传统,又具有了应对改变的兼容性,坚持了最大程度的活络性。美国研讨生教育作为一个杂乱多元的系统,各种学位类型、学科专业文明之所以能够既保有各自特征,又能很好地共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学术型与专业型偏重的人才培育传统、方针及资源支撑层面的准则确保,以及以专业自治为底色的学位项目办理办法,进而使得整个研讨生教育既能够对商场和社会需求活络反响,作出习惯性调整,一起为了专业一起体的长远利益而又严厉自我束缚,不断进步各个学位项目的常识含量、教育水准和社会名誉。
但美国研讨生教育系统也并非白璧无瑕,招生自主权彻底交给学院、学系、学位项目,在大学内部局部利益的驱动与盲目扩张下,与商场和社会需求改变之间的抵触与对立不断发作。例如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很多法学院的法学博士欠下巨额膏火借款,而结业后工作无着,但因为添加招生的边沿本钱极低,因而各大学法学院仍然讲堂拥堵;又如,文科硕士和理科硕士的传统学位遭受应战,近年来开端了工作化进程;再比方,美国研讨型大学终身职岗位有限,跟着博士生教育规划扩张,博士生在非学术安排工作的份额越来越高,带来了关于学术型博士培育理念的从头讨论等。
从我国当时研讨生教育展开现状来看,学位类型的“学术型”与“专业或使用型”二元分解现已根本完成,学术型与专业型研讨生的招生规划根本到达了1:1,但从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的结构性分解,到进一步执行两种学位类型内部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化、特征化,以及学科专业之间的有用兼容、调和展开,进而真实完成人才培育的“分解与多元”,我国研讨生教育还面对许多问题,需求进一步深入研讨和实践探究。
针对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和质量的建造,除了本身探究之外,经过对美国研讨生教育学位类型的特征及其构成的剖析,咱们也能够得出一些方向性的启示。例如,我国高校在未来的研讨生教育建造层面,需求侧重探究并处理好以下幾个问题:怎么增进硕士阶段使用型人才培育的商场活络度和习惯性,怎么进步博士阶段学术型人才培育的赞助力度和学术空气,以及怎么更好地为本科生供给信息和效劳,使其较早地对自我、工作和不同类型学位有明晰的知道,以便在研讨生教育阶段完成有用的工作和人力资源分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