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保定,地处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的“通衢之地”,向来为“京师门户”。在聂瑞平眼中,保定是一座极具内涵的城市,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现代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的百姓勤劳、善良、充满智慧,数不胜数的辉煌凝聚成保定独具魅力的城市性格。当谈论起这座城市的未来,他激情洋溢地向记者讲述起了建设保定,实现保定强市复兴的梦想。
勇于面对“三大任务”
记 者:作为河北省人口最多,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城市,不可否认,保定市当前的综合实力较为靠后,保定市的发展需求尤为迫切。请问当前整体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哪里?
聂瑞平:当前,保定面临三大任务:一是发展的任务很重,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人均水平偏低,与人口大市的体量和毗邻京津的区位极不相称;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创新能力弱,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县域经济“短板”突出,半数县处于全省综合排位百名之外。二是稳定的任务很重,保定因“保卫大都、安定天下”而得名。
因为地处京畿重地,同样的任务放在保定,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同样的问题出在保定,造成的影响会成倍放大;同样是解决问题,在保定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三是民生的任务重,保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保障民生和扶贫攻坚的任务艰巨,尤其是全市还有9个贫困县、138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分别占全省的1/7和1/5,一些群众还过着让人揪心的穷日子,一些山区的孩子还在每天往返十几里山路上学等等。这“三重”,表面看是三个问题,但归根结底都是发展的问题。发展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
当然,压力也是动力,后发也是优势。目前,我们正在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查找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以及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原因、找不足,力争尽快得到解决、见到实效。
为民办实事,狠抓扶贫攻坚
记 者:民生是发展的核心,请问市委、市政府在改善百姓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聂瑞平:我们提出了“善美保定”的理念,所谓“善美”的基础就是政府多为百姓做实事,同时更加注重大力弘扬保定市民中的善举典型,用更多感人的“保定好人”引领社会风尚,持续激发百姓对于善美保定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民生工作,今年实施了十二方面的52件惠民实事,涉及供暖、医疗、道路、教育设施等多个方面,并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我们的原则是,切实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记 者:保定革命老区多,许多老区人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这牵动了党中央的心、牵动了总书记的心。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是保定各级干部的政治责任。对此,您和保定有什么样的考虑?
聂瑞平: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到保定慰问考察时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周本顺到保定调研时的讲话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按照“1(阜平)+3(涞水、涞源、易县)+5(唐县、顺平、曲阳、望都、博野)”的总体布局,举全市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今年全市投入扶贫资金10亿元以上,确保150个村、10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扶贫攻坚,第一位的是农民增收,增收第一位的任务是选准富民产业。我们将用改革开放的思维和办法,认真研究贫困地区的土地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用活用好红色资源、人脉资源、地矿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引智,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发展一批种养、加工、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注重引进立县的支柱项目和产业,也注重选准富民的项目和途径,确保每一村、每一户都能增收致富。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引进培育一批与特色种养相配套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这方面,我们已经谋划了一批市场引领和产业带动型的重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我们将统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党和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创造环境、创造条件上,重点抓好水、电、路、学校、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基础功能、基础服务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撬动市场的力量,靠市场机制去吸引资源、配置资源,推动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进入贫困地区,确保实现整体脱贫、稳定脱贫、永久脱贫。
全力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
记 者: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是华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保定如何做好对接北京,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这篇大文章?
聂瑞平:的确如此,环京津是保定必须打好的最大“王牌”。通过深入学习省委全会精神,我们提出了一个“齿轮理论”:保定处在京津这两个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连绵区,只要把保定这个小齿轮啮合进京津的大齿轮,就能实现啮合发展、联动提升,大齿轮转一圈,就能带动保定转多圈。
我们还提出要强化三种理念:一是“大京津”的理念。不仅直接邻近京津的县(市)要率先突破,全市域的所有县(市、区)都属“大京津”范畴,都要对接京津,借势京津,打京津牌,唱京津戏。二是大统揽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把对接京津作为统领全市各项工作的重要方略,不仅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要对接京津,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文明程度、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要和京津对接、看齐。三是大合作的理念。不仅要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服务京津发展,更要积极加强合作,疏解京津功能,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以空间换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保定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对接京津作为方向性选择,加快推进与首都经济圈的融合发展。
记 者:打造环京津地区新的增长极,保定怎样进行规划布局?
聂瑞平:根据省委提出的“四个一批”要求,我们对保定发展布局进行了认真谋划。
一是在“点”上,着力打造三大板块。以市区为点,包括徐水、清苑、满城、安新的保定中心城市经济板块。以北京为点,包括涿州、高碑店、白沟新城等的环首都一线经济板块。以白洋淀为点,包括安新、雄县等的环白洋淀经济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