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意念高尔夫之原理篇(六):高尔夫球路的迷思

[2024年02月28日 22:14] 来源: 新高尔夫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高尔夫的球路指的是球离开杆面后的飞行路径,包括弹道和方向。影响球路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球本身的性质和钉波(dimple)的样式、杆头与杆身特性、出球速度、角度和旋转以及击球力道等。原则上,挥杆与跳水板和撑竿跳运用竿子的原理类似。而客观因素则是风向和球通过空气时的速度和所受的阻力(如空气密度、包括温度与湿度

  高尔夫的球路指的是球离开杆面后的飞行路径,包括弹道和方向。影响球路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球本身的性质和钉波(dimple)的样式、杆头与杆身特性、出球速度、角度和旋转以及击球力道等。原则上,挥杆与跳水板和撑竿跳运用竿子的原理类似。而客观因素则是风向和球通过空气时的速度和所受的阻力(如空气密度、包括温度与湿度等)。
  一、球径法则
  球的旋转和方向主要是由杆面面向与杆头路径与杆头触球时的关系所决定。
  1 球弹离杆面瞬间的杆面面向主导(至少80%)初始出球(launching)角度或方向。
  2 触球期间杆面面向与杆头路径的夹角所偏离于直角的程度和撞击力道决定球的旋转量,主导飞行期间的转弯程度。
  一般大家都认为杆头路径主导出球方向。若果真如此,则为何当杆头下行先吃球再挖土时,球并非先向土下窜去再行爬升?
  原则上,在触球期间,当杆面方向与杆头路径的夹角呈非90度(或“偏离重心撞击”)时,球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旋转(当撞击力道相同时,偏离90度的程度愈多,旋转量就愈多),因为球的受力点(或是与杆面的接触点)偏离了杆头重心至球心的力道。例如,仰角的杆面与球之接触点是位于球赤道线的正下方(或是杆面垂直方向与杆头路径的夹角大于90度)时,球便会产生纯后旋,并于空气中飞行时逐渐向上爬升(类似于机翼爬升与风帆逆风行进的“白努力效应(Venturieffect)”,也就是当流经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时,受到球表面的小凹点或钉波的作用,上方的气压较低并形成负压而将球向上方吸引。因此,触球期间,当杆面有效仰角愈大,则出球时上扬的角度便愈大且后旋量和爬升飘浮的滞空时间也愈多。
  依此类推,当仰角杆面横向(或水平)打开或是朝右时,触球点则偏向杆头重心至球心力道的左(或内)侧,因而使球产生由左向右的侧旋,或者更接近实际状况的说法乃是触球点位于球体之下侧偏左(或内),因而使球产生由左下向右上的侧后斜旋,并于空气中飞行时逐渐偏向右上方(因为流经球右上侧的空气流速大于左下侧,所以右上侧的气压较低)。相反的,当杆面关闭或是朝左时,触球点则偏向杆杆面头重心至球心力道的右(或外)下侧,因此球会产生由右下向左上的侧后斜旋,并逐渐偏向左上方飞行(因为流经球左上侧的空气流速大于右下侧,所以左上侧的气压较低)。
  二、杆面控制
  由以上可知,杆面面向与杆头路径在球路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挥杆或杆头移动过程中,杆面可受身体部位(主要是手臂与手腕)的运动或转动以及杆头本身的惯性而改变其于三度空间面向(水平与垂直)的状态,一般可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固定不动:挥杆期间始终维持与杆头路径之关系。如适用于推杆与短切等精准度要求极高但不要求力道时,杆面始终与杆头路径垂直或保持固定关系,手臂与手腕于挥杆过程中必需主动地保持僵固状态。
  2 上开下关:上杆时,杆面随杆头惯性带动手臂与手腕的旋转与弯曲等,由水平方向逐渐打开位于或平行于挥杆平面或杆头路径上下杆时则顺势逐渐“回关”,并于触球期间回到正对目标或与杆头路径垂直,触球后继续回关至关闭,再度位于或平行于挥杆平面或杆头路径上。挥杆过程中手臂与双手除主动配合转肩拉动球杆外,手腕则应尽量保持被动以避免干扰杆头惯性与运动。
  3 上开下正:上下杆时如上开下关之所述,即自然打开,下杆时则逐渐“回关”,并于触球期间回到“正对目标”或与杆头路径垂直,触球后保持与杆头路径垂直而不继续回关。此多用于短杆的劈起杆或处理果岭旁之沙坑球,满足对方向的控制与满足弹道的需求,也适用于一般产生小右曲的球路。
  4 半开半关:即上杆时杆面顺势略为打开一些,并于下杆时再顺势回关触球。此主要用于“推打”的方式。因杆面之运动范围有限,故此方式较有利于方向与力道之控制。
  5 上盖下翻:即上杆时主动将杆面朝地上倾盖以减低杆面仰角,下杆时反过来主动将杆面朝天上或目标翻起以增加杆面仰角。由于移动过程中杆面始终面对目标,故方向性极佳。再者,因触球期间杆面的有效仰角增加,有利于弹道之提升,因此适用于果岭周边短距离劈起杆或高吊球之处理。
  6 上翻下盖:即上盖下翻之相反操作与功效,用于刻意大量减低杆面触球时的有效仰角而尽量不影响方向的控制,以产生超低弹道之球路。
  7 上开下盖:即类似上翻下盖的方式,此方式在上杆时是在水平方向上打开杆面。主要用于低弹道之抗风穿透型球路,而类似“下压式”打法。
  各种类型的主动操控无非都是为了产生特定的触球模式与球路,操控愈多或显著,控制难度也愈高,不妨实际尝试操控杆面的变化以获得个人心得。
查看更多: 球路 高尔夫 球速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