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动机的认知理论 “对分讲堂”:根据动机与认知理论的探求

[2018年12月16日 22:13]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赵梦媛摘要:“对分讲堂”是将传统讲堂转化为教育与评论对分的新教育方法,注重先教后学再评论,目的完结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交互的教育机制。文章从学习动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动身,针对“对分讲堂”的理念特征及其实践作用,指出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够更合理地办理学生的认知负荷,比传统讲堂更

赵梦媛

摘 要:“对分讲堂”是将传统讲堂转化为教育与评论对分的新教育方法,注重先教后学再评论,目的完结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交互的教育机制。文章从学习动机以及认知负荷理论动身,针对“对分讲堂”的理念特征及其实践作用,指出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够更合理地办理学生的认知负荷,比传统讲堂更适合在高校遍及。

要害词:“对分讲堂”;学习动机;认知负荷;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1-0055-03

一、“对分讲堂”提出的布景

“对分讲堂”开端由复旦大学心思系的张学新教授提出,其间心思维是完结讲堂教育的二分法,即讲堂时间被对半分配为教师教育和学生评论两部分。“对分讲堂”最首要的立异点在于错开教师教育和学生评论的时间,在每次常识教育之后留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自主学习,按个人状况完结对讲堂常识的内化吸收。“对分讲堂”的点评体系侧重于进程性点评,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满意学生依据个人方针投入课程学习的需求。依照张学新的观念,“对分讲堂”完结三个进程在时间上的别离,即教育(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以及评论(discussion),因而他又称“对分讲堂”为PAD讲堂[1]。

自2014年“对分讲堂”开端施行起,该教育方法遭到广泛注重。依据陈瑞丰的计算,“对分讲堂”现在已作为上海市新教师训练课程、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训练方案项目以及全国高校教师网络训练中心课程[2]。在笔者参加的2015年度上海市新教师训练中,“对分讲堂”被组织在举动学习训练模块:组织方约请张学新教授为新进教师教育“对分讲堂”中心内容,并供给相关资料。

虽然“对分讲堂”自提出开端就引发火热评论,但很少有学者从教育学专门的理论视角发掘“对分讲堂”的特质。在“我国知网”渠道输入“对分讲堂”的主题并设置宣布年度为2014—2016年(查找日期为2017年2月25日),回来171条记载,其间有用记载为143条。这143条记载意味着包含2014年张学新教授宣布的《对分讲堂:大学讲堂教育改革的新探求》,共有143篇与“对分讲堂”教育方法相关的研讨以论文方法揭露宣布在各类期刊上。经过对这143篇文章内容的进一步探求发现,其间有124篇触及“对分讲堂”在各类详细课程中的实践使用,占总数的87%,其他有7篇检验将“对分讲堂”与其他教育方法或理念(如翻转讲堂和慕课等)进行整合,还有11篇评论了“对分讲堂”的相关理念、价值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还有1篇进行了“对分讲堂”与小组项目研讨式讲堂比照研讨。经过以上文献整理,可见现在阶段从教育心思学理论视角研讨“对分讲堂”教育方法的作业还非常短缺。本文将依据“对分讲堂”的中心界说,从学习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的视角剖析“对分讲堂”教育方法的根本原理。传统讲堂首要侧重于完结教授常识的单一方针,而不能有用地培育学生的学习技术,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也不能满意学生个性化开展的需求。“对分讲堂”意在教师课上教授常识和学生课后吸收偏重,一起加强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特别為我国大学讲堂教育的现状考虑,旨在补偿传统讲堂的缺乏。本文引进自我决议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以“对分讲堂”教育方法的中心思念为根本依据,剖析在“对分讲堂”方法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认知办理水平。本文指出,“对分讲堂”具有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以及有用办理学生认知负荷的潜力,它与传统讲堂比较更适合在高校遍及。

二、学习动机点评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自愿参加并把握学习内容。虽然学生的学习状况遭到学生个人才能以及智力水平的影响,可是他们会对某一项学习活动支付多少尽力以及集中力却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对分讲堂”的成功性在于,每周教师在叙述常识内容之后,会留给学生一周时间自主学习,这为学生独立完结学习使命供给了动力。虽然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也要肄业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但学生实践支付的时间却比教师等待的少得多。因为“对分讲堂”教育在讲堂上组织学生评论,学生需将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作为完结评论使命的根底,这种来自讲堂的“压力”被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自我决议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是研讨人类动机的心思学理论。依照SDT,动机的发生触及三类根本认知需求:才能(competence)需求、自主性(autonomy)需求以及相关性(relatedness)需求[3]。在大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上,才能需求是指学生期望能够把握未来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常识、技术以及行为;自主性需求是学生期望在学习进程中能够独立掌控局势;相关性需求则是学生等待自己能够从属于某个学习团队,并与团队成员紧密联系。SDT区别两种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个别因为爱好或许感到愉悦而情愿参加某项活动;外部动机则指个别为了到达某种成果(例如取得奖赏)而参加活动。依据SDT,加强内部动机是经过进步个别的才能需求协作自主性需求完结的。此外,个别在环境中富有安全感、相关感也有助于加强其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的榜首流别是让学生知道到某种活动的价值,而且自愿将这些价值整合到学习活动自身中,因而进步学生的自主性需求有助于加强外部动机。

“对分讲堂”能否作为恰当、有用的教育法应该取决于它能否进步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的教育法以教师教育为主,导致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不能领会自身才能、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削弱学生的才能需求和自主性需求。“对分讲堂”使用讲堂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评论,让学生从被迫接受者变为活跃的参加者,然后满意学生的才能需求和自主性需求。“对分讲堂”的一些实践研讨标明,大部分学生为了在评论环节构成自己的观念,在课下阅览很多参阅书本,他们感觉在讲堂上真实完结了自动学习与考虑[4]。此外,评论环节又能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评论团队,学生在评论进程中添加了与团队内其他人的互动,也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然后满意学生的相关性需求。可见,“对分讲堂”为学生供给的学习空气能够满意学生的才能需求、自主性需求和相关性需求,因而它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内涵学习动机。与此一起,“对分讲堂”能够满意学生的自主性需求,促进课程的外在价值融入到课程自身的价值之中。学生在课下学习和课上评论部分发挥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发掘到学习某一门课程能够取得的价值,例如培育独立收集资料、批判性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的才能,以便在今后的社会作业中表现得愈加超卓。“对分讲堂”将学生自身作为学习进程的要害,内化吸收和评论环节有助于学生活跃参加到学习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满意他们的才能需求。学生对课程价值的知道不再受限于教师单独面的奖惩办法,而是更简单发掘出课程自身的价值。评论环节的设置经过加强学生的团队认识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满意学生的相关性需求,协助学生将这些学习经历也融入课程自身的价值之中。这种价值的整合能够有用进步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外在动机水平,从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去讲堂到信任课程自身具有价值,都表现“对分讲堂”能够经过满意学生的自主性需求、才能需求以及相关性需求来加强其学习的外在动机。可见,“对分讲堂”的规划既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内涵动机,也有助于增强外部动机,促进学生自觉地完结更多的课内以及课外学习使命。

三、认知负荷点评

人们在学习或许解决问题时,负责处理和掌控信息的认知体系容量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咱们的“作业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简称CLT)是研讨作业记忆的认知心思学理论。依照CLT,作业记忆受制于不同类型的“负荷”,其间与学习进程相关的包含:内涵负荷(intrinsic load)、外在负荷(extraneous load)和相关负荷(germane load)[5]。内涵负荷是指一个问题或许概念的稳定内核,例如圆形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间隔等于定长的点的调集)作为学习圆的内涵负荷;外在负荷是指因为添加难度而阻止学习的附加负荷,例如仅用文字描绘圆的概念关于了解圆的二维几许形状来说是一种外在负荷;相关负荷是经过方法的建构以协助学习的附加负荷,例如教师向学生展示巨细不同的圆能够作为学习圆概念的相关负荷。相关试验成果又指出,学生对常识的熟练程度是个别区别的一个重要规范,应作为教育规划的考虑要点。相同的教育战略关于初学者来说是有协助的,却或许阻止那些有必定根底的学生。

“对分讲堂”相关于传统讲堂的潜在优势应该取决于,它能否为有用办理认知负荷供给或许性。国内高校开设的大多数课程依然注重根本常识的教育,例如“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课程首先要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学生要了解“物质”、“认识”以及“运动”等根本概念的意义。虽然传统讲堂能够很好地教授这类根本常识,可是“对分讲堂”将常识的内化吸收部分挪出讲堂,而且在讲堂内部参加充任常识反应的评论部分,这种规划更有利于对学生认知负荷的办理。在内化吸收阶段,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包含学习教材、阅览参阅书目以及观看教育视频等方法。有研讨提出,学生课下还能够结合互联网渠道东西,完结线上线下课程学习,将网络渠道作为发布信息、提出疑问以及寻求解决办法的途径[6]。在此进程中,学生能够自己把握学习的步骤,结合书本和视频资料消化讲堂解说的中心常识点。他们能够重复研读自己觉得不简单了解的部分,而且越过在讲堂上现已彻底了解的部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办理其认知负荷。此外,“对分讲堂”能够更有用地点评学生对常识的熟练程度,对他们进行区别,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内化吸收阶段得到充分发挥,而在评论环节中,教师能够经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常识把握的程度,进而满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关于常识的熟练程度能够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方法:与初学者比较,熟练把握某一项常识的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方法内容愈加丰厚,也愈加杂乱。“对分讲堂”经过将一部分学习内容从讲堂转移到课外,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供给多样性的资料。例如,关于“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高中时期要点学习过政治课的学生现已把握了根本的概念,教师能够引荐这些学生在内化吸收阶段阅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类原著,将这些学生组成团队,鼓舞他们在评论阶段评论依据原著的比较深化的问题,而主张根底薄弱的学生在内化吸收和评论阶段均圍绕教材打开。可见,“对分讲堂”教育法有助于教师协作学生个人的学习节奏,有针对性地辅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因而能够更好地完结认知负荷办理。

四、展望

依照动机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对分讲堂”的一个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理论模型不是在描绘既定的现实,而是展示“对分讲堂”相关于传统讲堂给咱们带来的或许性。怎么进一步发掘“对分讲堂”的潜能,理论模型至少为咱们供给以下几点启示。

榜首,树立教育方针。这儿不是某门课程内容的详细方针,而是针对学生才能而言的。“对分讲堂”具有满意学生才能需求的潜力,要更好地发挥它就需求教师在开课前认真考虑他想经过课程要点培育学生的哪种才能。今世的大学讲堂不只是是学生学习常识的殿堂,更应该是培育学生才能的渠道。教师能够结合课程性质考虑教育方针,例如,“商场营销”课程能够经过安置团队作业要点培育学生团队协作才能,又如,“逻辑学导论”课程能够经过安置哲学考虑标题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能。

第二,完善教育规划。这儿也不是着重详细教育进程的规划,而是针对评论的分组规划。“对分讲堂”的评论部分具有满意学生相关性需求和区别学生熟练程度的潜力,因而教师应当注重对评论部分的细节规划,以最大极限地发挥“对分讲堂”增强学习动机以及办理认知负荷方面的潜能。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要害点:一是评论团队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削弱学生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区别团队要以学生对常识把握的熟练程度为首要准则,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团队提出的评论论题。

第三,树立点评机制。这儿所谓点评机制并非学生的课程点评,而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以及区别学生层次的评价。“对分讲堂”比较传统讲堂,更或许满意学生对自主性的需求。但现在我国高校的一部分学生自身自主学习的认识比较弱,因而选用“对分讲堂”教育法的教师应该在课程发展进程中时间注重这部分学生。教师能够选用随堂查核或查询问卷的方法,及时检测学生是否认真对待自主完结的那部分学习使命,并依据查询成果随时调整战略。此外,为了最大极限地发挥“对分讲堂”办理学生认知负荷的潜力,教师应该在课程初始阶段把握学生对常识的熟练程度,区别初学者和有根底的学生。教师除了依托长时间堆集的教育经历之外,也能够经过课前检验或查询问卷等方法取得信息。

参阅文献:

[1]张学新.对分讲堂:大学讲堂教育改革的新探求[J].复

旦教育论坛,2014,(5).

[2]陈瑞丰.对分讲堂:生成性讲堂教育方法探求[J].上海

教育科研,2016,(3).

[3]Richard M.Ryan and Edward L.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4]李艳花,姚宏.“对分讲堂”在《旅行商场学》教育中的应

用与反思[J].教育教育论坛,2016,(4).

[5]Clark R.C.Nguyen F.and Harris S.Efficiency in learning: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to manage cognitive load[M].San

Francisco,CA:Pfeiffer,2005:9.

[6]苏鏐鏐.依据对分讲堂的泛在学习方法在大学生思维政

治教育中的使用[J].思维教育研讨,2016,(1).

查看更多: 课堂 学生 负荷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