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安泽会?林琳?王志学
摘 要:近年来,高级农林院校在构树立异创业教育系统时,重视优化学分与学制变革培育计划,构建全掩盖分层次的课程系统,树立多位一体实践渠道,培育立异创业稠密空气,进步立异创业教育才能等。关于立异创业教育系统存在的问题,应经过进一步树立“嵌入式”课程系统,打造“双创”教育师资“正规军”,树立科學的“双创”教育点评系统,以促进系统化、链条式“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关键词:高级农林院校;立异创业;教育系统
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级校园立异创业教育变革的施行定见》提出,未来5年内要树立讲堂教育、自主学习、结合实践、辅导帮扶、文明引领为一体的高校立异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系统[1]。在这一方针的辅导下,高级农林院校紧抓立异创业的新机遇,结合校情,开始构建了契合本身特征的立异创业教育办法,较为典型的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双创四驱”教育办法、吉林农业大学的“1+N”双园驱动办法、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教相融、产教相融、社教相融”教育办法等。本文经过对高级农林院校“立异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剖析,掌握各高校“双创”教育变革的详细措施,剖析其展开趋势,讨论存在的问题,希冀为系统的构建与完善供给
参阅。
一、立异创业教育系统构建的趋势剖析
1.优化培育计划,聚集“双创”教育顶层规划
高级农林院校在修订培育计划时,将立异创业思想与相关要求融入其间,然后凸显“双创”教育在人才培育愿景中的方位,进而在人才培育中发挥全盘统筹和方向引领作用。
(1)变革学分准则,强化立异创业学分办理。为从源头上推动“双创”教育变革,各高校变革学分准则,不断强化立异创业学分办理。首要行动为:一是在人才培育计划中添加立异创业学时/学分,一般设置为2~4学分。二是树立学分堆集与转换机制。答应学生将立异创业学习及实践方面获得的成效(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科技创造等)折算或冲抵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以调集学生参加立异创业的活跃性,进步学生团队协作及人际沟通才能,完结所学、所用、所创的完美结合。
(2)施行弹性学制,满意创业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多所校园施行创业学生弹性学制,因校制宜放宽学生修业年限,一般施行4~6年弹性学制,“答应”学生保存学籍休学创业。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在方针中均用的“答应休学创业”的表述,“答应”一词表现在:不盲目鼓舞,也非消沉制止。仅仅为有激烈志愿、极具创业潜质与才能的学生供给满意其个性化的展开需求,为学生供给相对自在的创业环境,尊重学生的多元教育挑选。
2.完善课程系统,夯实“双创”教育系统基座
我国部分农林高校现已构建了全掩盖、分层次、模块化的立异创业教育课程系统,且采纳“选修+必修”“线上+线下”的课程办法展开课程。
(1)课程理念的改造与改变。各高校在优化课程系统建造中课程理念出现“五个改变”的特征与趋势:由面向少量学生向树立“全掩盖、四年不断线”的课程系统改变;由着重常识教授向偏重立异创业认识培育及才能进步改变;由单纯着重立异创业课程向重视立异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交融改变;由重视理论教育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由重视榜首讲堂向促进榜首、二讲堂的交融改变。
(2)“分层次、模块化”课程系统建造。课程系统建造是一项具有层次性、结构性的系统工程,应在课程理念及方针导向的根底上分类、分级推动。现在部分农业院校经过整合资源,构建了分层次的“双创”教育课程系统。较为典型的包含南京农业大学的“通识+专业+拓宽”立异创业课程系统;四川农业大学的“通识+专业+实践”立异创业课程系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通识+专业+本质教育+实践”立异创业课程系统等。
(3)“必修+选修”“线上+线下”的课程办法。本科教育课程分四年完结,必修课会集在前两年,选修课则会集于后两年。通识类与专业类课程首要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办法展开,拓宽课/实践课首要以选修课的办法展开。一起,建造“双创”教育课程“慕课”渠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渠道+模块”的课程办法,树立在线敞开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确定准则。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校园树立了“吉农在线”慕课渠道,增设网络创业课程资源,丰厚了立异创业教育课程授课办法,扩展了立异创业教育的辐射规模。
3.强化实践历练,打造“双创”教育实践渠道
经过不断探究,各高校根本树立了以“项目竞赛、实践练习、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立异创业实践渠道。
(1)项目竞赛渠道。鼓舞学生活跃参加各类竞赛,在竞赛实战中增加才华、进步立异团队水平,在竞赛实战中孕育立异创业。一是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如程序规划大赛等。二是树立“国家—省—校”三级竞赛活动结构。现在,各高校参加的各类竞赛首要触及五类,即“新构思——大学生构思大赛”“新业态——大学生创业大赛”“新科技——大学生科技立异大赛”“新创客——创业实体路演大赛”“新农民——特征类立异创业大赛”。其间“新农民”赛事首要是农业院校根据校园、学院及专业特征,秉承“一个学院/专业一个品牌赛事”的准则参加的各类农科类特征竞赛。
(2)实践练习渠道。一是加强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工作创业基地等各类基地建造,使立异创业实践与校园各专业的实践教育活动进行交融,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才能及对企业实践运营的实在体会,完结对学生立异创业才能“启蒙”及“根本功”练习;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董事会资源,拓宽实践练习空间。吉林农业大学依托32家董事会办学单位,将立异创业实践与企业运营进行联接,学生可直接参加董事会单位的出产经营活动;三是创树立异创业实践班。
(3)立异创业孵化渠道。一是各农林院校不断发掘办学空间,结合校园空间特征,创立或扩展立异创业孵化渠道,将孵化渠道划分为不必区域,触及创业路演大厅、展现区、孵化区等,为学生的立异创业实践供给空间渠道,其间要点支撑在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等范畴的创业孵化。二是先后出台办理办法,为孵化渠道建造与办理供给方针根底,为入驻项目供给系列配套效劳。三是与政府、企业协作,有要点、分层次建造校园、当地、企业共建的立异创业加快基地。四是不断探究孵化渠道运作的新办法,包含以基金项目、模仿企业以及实体企业的办法运作,不断进步基地创业孵化才能,进步学生工作创业率。
4.建造文明系统,培育“双创”教育稠密空气
(1)社团建造。鼓舞展开创业类学生社团,招募有创业志愿的学生参加组织,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学生“当家做主”“自我效劳”的办法丰厚校园立异创业文明建造。
(2)主题活动。为鼓舞学生参加立异创业实践,营建稠密的立异创业空气,各校展开的創新创业主题活动品种繁复。首要包含以下六类:一是工作生涯规划季活动;二是根据构思、立异、创业的文明艺术节活动;三是约请企业家、特别是农业范畴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到校展开主题讲座、论坛与沙龙等;四是展开各类立异创业练习营活动;五是展开创业训练、“互联网+农业”训练班等专项训练增强学生创业实务专项才能;六是举行立异创业经历宣扬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经历的演示带动作用。
二、现存问题与未来展望
1.课程建造从“两条线”向“嵌入式”
改变
专业教育的根本理论与常识是学生立异创业才能生成的深层根基[2]。但由于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系统构建仍处于探究阶段,一些高校开设的课程出现“碎片化”,结合农业院校专业特征的立异创业类课程较少。立异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两条线”,两者出现“各行其是”的状况,交融度不行,这明显与“面向整体、不断线、重实践、融入专业教育”的“广谱式”与“专业式”并重的立异创业教育新趋势相违反。
为处理立异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交融度”不行这一难题,主张经过树立“专业嵌入式”课程系统来完结,发掘根据专业课程的“双创”教育资源。详细运转办法首要包含:一是独立设课。将“双创”教育课程归入专业培育计划,课程内容设置上防止生搬硬套,应该结合专业特征进行个性化开发。二是课程浸透。本科低年级阶段主张将立异创业类常识内容浸透到通识课程学习中,唤醒学生立异创业认识;在本科后期阶段能够将创业教育浸透到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以训练学生创业思想,进步学生创业本质,加强学生立异创业历练,进步工作创业成功率。三是创设联合专业。鼓舞学科穿插,树立计算机与创业学、工程学与创业学等许多联合专业,学生经过学习可获得联合学位,首要包含校内与校际联合培育两种办法[3]。
2.师资队伍从“散兵”向“正规军”改变
有学者提出,现在的“双创”教师队伍依然归于非专业化的“散兵”状况,实然与应然之间仍存在较大落差。一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数需进一步进步;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大部分来自工作辅导部分及经济办理学院等,农学、生命、食物等学院的专业教师来历少之又少,聘任的一些外来兼职导师名望大,对外宣扬方面的确能够发挥作用,但由于经费及时刻的限制,很难深化学生傍边,立异创业教育组织非常受限;三是一些专职教师常识结构单一、短缺创业经历、实践操作才能差,专业化程
度低。
面临以上难题,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正规军”建造。榜首,持续经过专业训练给专职教师以及“学院派”教师“补课”,进步教师立异创业教育担任力,使其成为立异创业文明的引领者、思想的启发者、常识与技术的传播者。第二,多管齐下,补齐教师实践才能“短板”,使其成为立异创业实践的践行者。详细包含:鼓舞教师到企业观摩、挂职训练或顶岗实践;鼓舞教师与企业共建研讨中心;经过树立校办企业,树立作用转化中介渠道以及鼓舞教师以入股、转让等办法推动科研作用的转化与使用;鼓舞教师本身或带领学生兴办企业等。多措并重,处理教师存在的立异创业视界狭隘,缺少实践经历这一难题。第三,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造。活跃推动学生与兼职立异创业导师的教育活动对接,对校外导师辅导的准则与程序进行完善。
3.点评取向从“单一”向“多元”改变
现在,农林院校正“双创”教育作用点评首要采纳两种规范:一是创业率指向,将成功孵化项目数、自主创业学生数视为点评的首要目标;二是竞赛指向,将参加各类竞赛、项目、活动的数量及获得的奖项数量作为点评学生立异创业本质的重要规范。部分高校乃至仅环绕竞赛展开“双创”教育工作,将“以赛促学”误解为“以赛代学”。关于极具复杂性的“双创”教育而言,这种点评规范略显片面。
怎么科学、客观衡量“双创”教育以及大学生的立异创业才能至今还没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系统,但单纯根据“创业率/竞赛指向”的单一点评系统值得商讨。特别是随同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的展开,无论是点评目标仍是点评办法均应出现多元交融趋势。一是点评目标的多元交融。需要对创业意向、创业担任力、立异创业环境、课程、师资、学生等多项目标赋予权重。如刘海边等学者构建了由4个一级目标、10个二级目标、48个三级目标构成的“双创教育”点评目标系统。二是点评办法的多元交融。学者已将层次剖析法(AHP)、量表、CIPP模型等办法引进“双创”教育点评范畴。怎么树立科学、客观、高效的具有广泛推行价值的点评目标系统、办法、机制等,还需要学者的进一步研讨与探究。
现在各高校在“双创”教育课程系统建造、文明熏陶、创业实践、师资队伍建造等方面多有建树,但整体而言,农林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遍及偏低,没有构成“面上开花”的局势。《2016年毕业生工作质量陈述》中列出创业率的10所校园中,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均低于1%,其间份额偏高的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创业率也仅为0.94%、0.8%、0.74%,而全国2016 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93%,农林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与高校本身定位、学科布局、创业扶持力度、所属区域方位等亲近相
关;另一方面也受课程系统不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点评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限制。鉴于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进一步树立“嵌入
式”课程系统,打造“双创”教育师资“正规军”,树立科学的“双创”教育点评系统,树立好系统化、链条式的“双创”教育生态系统。(通讯作者:林琳)
参阅文献:
[1] 关于深化高级校园立异创业教育变革的施行定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3/content_9740.htm.
[2] 李志义.立异创业教育之我见[J].我国大学教育,2014(4):5-7.
[3] 卢淑静.立异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准则与机制[J].求索,2015(2):184-187.
[本文系我国高级教育学会高级教育科学研讨“十三五”规划课题“根据学生终身展开的当地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研讨”(编号:16YB026)和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根据中心素质的当地农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系统研讨”(编号:GH170277)的研讨作用]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