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新青年易中天

[2025年04月04日 11:32]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生活不是诗,历史是诗,历史不是具体的生活,它已经过去了。  我写的是史诗。骨子里是做研究,表现形态是在传播。但凡你知道的说法和比较在我这里都不适用,它就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东西,所有的标签都贴不成,我要做的事就是让你贴不成标签。我也许就是精神病,梵高就是精神病,他把耳朵都割下来了,我还没割下来


  生活不是诗,历史是诗,历史不是具体的生活,它已经过去了。
  我写的是史诗。骨子里是做研究,表现形态是在传播。但凡你知道的说法和比较在我这里都不适用,它就是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东西,所有的标签都贴不成,我要做的事就是让你贴不成标签。我也许就是精神病,梵高就是精神病,他把耳朵都割下来了,我还没割下来呢。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打的”去吧,我就是要超越自己。 ——易中天
  “我写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史诗”
  2013年,文化界的大事记上一定会记录这件事:《易中天中华史》陆续出版发行,这还只是开始,易中天准备用六到八年的时间完成这部系列巨著,“这是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华史诗,我没写过,别人也没有写过”。
  史后还加了诗,一定有人瞪圆眼睛说,“这老头子的牛 B吹大了吧”。
  大不大,留待时间作证,至少,这牛 B不是谁想吹就能吹的了的。
  缘起,还在 2010年,李玉希望请韩寒为她的新片《观音山》的主题曲作词,于是带着主演范冰冰一行,来到上海,与路金波、韩寒等人见面,席间,却谈到了历史剧的问题,“历史剧很火,可是大家戏说有余,真相却不知道在哪儿”。我们缺一套不那么晦涩,且老少咸宜的历史百科全书,可是谁来写呢?一众人都想到了易中天。
  出版社辗转联系到了易中天,他痛快答应。易中天对记者说:“我是工作狂,不做事活不下去。读福尔摩斯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案子破他是活不下去的,案子容易,他也没兴趣。这一点看,我就是福尔摩斯,我和他惟一的区别就是他没有女人,我有女人。我已经功成名就,除了智力上的挑战,什么都不缺。你看了书就知道写这本书真是非我莫属,同时也在刷新自己。”
  “我老吗?”面对不少人对他 66岁“高龄”写如此大部头的担心,他会不服气地反问。
  其实,这份不断刷新自己的劲头,让他更像一名新青年。
  “你真的知道文化与文明吗?”
  他的书中有两个重要的名词——文化与文明,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怎么理解?他说“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教科书式的定义之后,他给记者讲了这样的段子:“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找四组实验对象,每组都是两个年轻男人和一个年轻女人,把他们分别放到一个孤岛上,放三天,看发生什么事儿。第一个孤岛放的是英国人,他们上岸的时候坐哪儿,三天后还坐在哪儿。科学家就问这三天你们都没发生什么?英国人抱怨说,你临走的时候忘了给我们做介绍。英国人的规矩是不经第三者介绍陌生人不说话。第二个孤岛上放的是西班牙人,三天后科学家发现女人在跳舞,两个男人不见了,科学家问发生了什么事儿,原来两个男人为了争夺女人而决斗,然后死掉了。第三个岛放的是法国人,看到一个男人拿着一把剪刀在做园艺,并吹着口哨,科学家问发生什么事,法国人说你们一走,我们就约定轮流做她的情人,今天轮到那个小伙子,他们在树林里做爱呢。第四个孤岛放的是俄国人,看到两个男人在喝酒打牌,女的不见了,科学家问他们怎么回事,男人大着舌头说女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啊。”
  英国人需要介绍才能说话,西班牙人动不动就拔刀子,法国人轮流做情人,俄国人则是男人不干活女人干活,这就叫文化。也可以看作生活样式,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化,比方说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文化,比方说中华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
  而文明的背后是有核心价值的,易中天讲:“就像西方的独立、自由、平等,伊斯兰的至仁、至慈,中国的家国一体、忠孝仁义,这就是文明和文化的不同。是人就有文化,原始民族也有文化,但没有文明,文明一定要到国家阶段,如果它有一个恒定的核心价值观,找到核心价值的实现方式,这个文明就是可延续的,如果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方式非常好,就是世界性的文明圈。”
  现在有三个世界文明圈,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西方现代文明是世界性最强的,而且正当时,还没有衰落,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严格来说是曾经的世界性文明。说到同化的问题,易中天又讲道:“不存在谁吃掉谁,而是各种文明一起建设一个第四代文明,也就是文明求同,文化存异,你的生活方式还是你的,但是核心价值观趋同。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责任担当,但是要一起找到人类的共同价值。”
  没错,厘清线索,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是易中天的题中之义。
  “找不自在,就自在了”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个词”,易中天说,自己就是要区别于所有其他的史书,“传统的史是不设问的,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尽量如实的记录下来,没有问题意识,它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易中天中华史》最大的特点就是问题意识特别强。并且有总的逻辑关系和总问题,就是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是人类好奇心的三大问题,一卷卷的问下去,问到第三十六卷”。
  “何苦为难自己,有意思吗?网上甚至有人说你精神病了?”面对记者的问题,易中天说:“我就是犯贱呗,人都在找不自在,找不自在,就自在了。”
  这套书的出品人李蕾对记者讲,“开会常有,吵架常有,拍桌子常有,翻脸常有。因为难在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事情,最开始,连文字,类型的气质也要讨论,易老师没有躺在原来的功劳簿上选择容易的写法,而是以符合书的气质的合适的方法在写”。
  易中天则说:“光是序言就写了 7种版本,每一种版本至少 5稿,7种版本,至少写了 35稿。”还有书中的各种标题,每一次都开会讨论,争吵,以求精益求精。
  他有自己的顾问团队,还有万册以上的藏书,另一位出品人路金波说:“有一次去给易老师送饭,他在书库,我叫他,他叫我,得转半天,才能从巨大私人图书馆找出来。他主要都在读书和研究。”
  “你的书有那么多,还需要外援吗?”记者问道。易中天说,“自己的肯定不够,上海图书馆会支援我,为了保证质量,一般每天只写 1000字,如果感觉不对,或者顾问团在审稿时有意见,也会推倒重来”。
查看更多: 历史 史诗 骨子里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