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过去两年来基本药物目录(EDL)及基本药物招标安徽模式在医药与医疗设备行业中引起广泛关注并且造成价格压力,有一个问题一直遭到了忽略,那就是中国的医疗改革如何才能显著改变各大公司目前在中国各地分销产品时所采取的方法。过去几年来,为医药与医疗设备寻找合适的分销合作伙伴已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式正在使掌握配药及药物采购权的人发生变化。让医药与医疗设备更容易走向市场的途径是有利于该行业还是危害该行业呢?这仍有待观察。
中国各大医院的营收模式急需实行改革,而如果目前的改革措施最终获得成功的话,那将会改变医药与医疗设备行业在中国销售和分销产品的方式。医生及医院管理人员将继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财政部正在逐步增加向公立医院提供的资金,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整合对采购的控制权,着眼于如何充分利用他们的采购权,首先是实现市级层面上的整合,然后实现省级层面上的整合,最终实现全国层面上的整合。如果财政部及卫生部能够自主行事的话,那么中国曾经高度分散的医疗市场将会凝聚在一起,并给予中国一个独特的优势:集中化的全国市场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生命科学公司进行谈判,来为中国医疗市场消费者带来利益,即便这些措施会加大医药与医疗设备行业所面临的压力。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的医疗体系未来怎样才能向其更发达的贸易伙伴国看齐,那么中国能够在国家层面开展医疗用品采购就有一种可能性。
地方基层改革措施(比如在安徽涌现出来的安徽模式)的批评者指出,简单固定价格最终会导致许多质量问题,从而对消费者造成伤害。这些批评者说得没错。但是,他们忽略了安徽模式只是省级领导旨在控制医疗成本的一个初期尝试,这种尝试也迫使医院反思自己如何及从何处创造营收,同时中央政府也在推进同样的改革试点。这些批评者没有看到诸如上海正在进行的更为先进的尝试,还有卫生部正在制定的、旨在将衡量医疗效果的指标与价格控制结合在一起的卫生技术评估(HTA)实验计划。安徽模式是一种粗放的价格控制尝试,下一轮影响医药与医疗设备行业的政策将会更为成熟完善。
在中国经营的一家医药或医疗设备公司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拥有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就是知道如何在全国各地构建分销商和销售点关系网。毫无疑问,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医疗改革一个令人意外的作用可能在于,为了让新型医疗产品能够被卖给医院,中国将努力创建一套全国性处方集并制定清晰的流程,而这实际上可能会使在中国分销医药和医疗产品变得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容易。随着采购权首先集中到市级层面、然后省级层面、最终全国层面,分销渠道也应该予以整合。中间商的消除将会进一步提高医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效率,而且还应该会节省中国政府及消费者的开支。
(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