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突然要来重演古希腊的悲剧呢?
导演斯蒂芬·基密西:因为里面有巨大戏剧冲突的家庭悲剧,蕴含了很多我们当代人也会面对和思索的非常重要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统治欲,大家对权力的反应和思索,以及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态度。
在这部戏当中,主要表现几个人物形象,都会引发人的思考。比如说俄狄浦斯代表的这种人,他在思考时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他很固执的想要知道一些真相,那么他所有的思维都围绕这一中心,内心深处不断的会有一些问题和争执,于是就不允许外界有其他想法,最后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尾,这个悲剧是每个人物都没有办法阻止的。俄狄浦斯其实很像现在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有些政治家,在犯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之后,这个错误连他自己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解释来向公众辩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可能会由于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Q:为什么要把舞台设置成斜坡?
主演乌尔里希·马特斯:我们想要通过这样的舞台设计,传达出这样的理念:剧中的人物其实是在反抗上天给他们预先设定好的命运,他们不断的在抗争。这个舞台前面一块是比较缓的,演员还可以跑步,然后冲上去。但是后面的那部分是绝壁一样非常陡的,是不可能再爬到那个上面去的,那个也就代表了与命运抗争达到顶点的那种状态,就是你没有办法反抗上天给你的命运,注定是要失败的。
Q:剧中的服装都是非常简洁的裙子,惟一的不同就是颜色和材质。而皇冠是纸质的,没有繁复的古典戏剧特征,这又是为什么?
导演斯蒂芬·基密西:我们主要是希望不要通过很繁复的服装分散掉大家的注意力,想表现出这些人物本质上面非常可怜的处境。而且这种服装可以露出很多皮肤,可以表现人很容易就受到伤害,让大家能够感受到这种脆弱感。每个人穿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也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类型。那个皇冠是用硬纸壳做的,代表了这个皇冠很容易会被别人抢去、被毁灭、失去价值。
Q:你们这部戏的形式很简单,如果不是你们的解读,观众是需要时间去仔细琢磨的,难道不担心这种形式过于前卫而与观众拉开距离吗?
导演斯蒂芬·基密西:这出戏的呈现方式其实是回归到了话剧最开始创立时候的状态,就是通过非常简单的服装以及舞台设计来表现主题。这部戏最早写于 2500年前,最早演出时也是非常朴素的形式,演员站在一面墙前演出。对于观众来说,有时候他们渴望通过一种非常简洁的舞台装置和服装来让他们更关注于演员的表演本身。舞台和服装设计非常的简单也好或者非常的繁复也好,都是由话剧的内容来决定的,《俄狄浦斯城》的内容用这样一种方式我觉得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