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李天一具有人格障碍倾向

[2024年08月18日 04:52] 来源: 新健康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为何李天一“驾车打人”的事刚过,又来了个“涉嫌轮奸”?原因是,“父教失职”、“社会纵容”,让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心理发展有连续性,如果现在再不给他的“侵犯他人”的行为亮红灯,他以后肯定还会犯更大的事!  美国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为——在15岁以后,普遍存在对他人权

  为何李天一“驾车打人”的事刚过,又来了个“涉嫌轮奸”?原因是,“父教失职”、“社会纵容”,让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倾向”的人!心理发展有连续性,如果现在再不给他的“侵犯他人”的行为亮红灯,他以后肯定还会犯更大的事!
  美国对“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标准为——在15岁以后,普遍存在对他人权利的忽视以及侵犯,至少有以下3 项的表现: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快乐而欺骗他人;冲动,事先无计划;易怒、具有侵犯性;做事不计后果;一贯地不负责任;缺乏愧疚感。
  李天一具备了:
  1)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2013年2月20日,酒后涉嫌发生轮奸案。2011年9月6日,无驾照马车,暴打夫妇。
  2)行为大多受偶然动机、情绪冲动,或本能愿望所驱使,缺乏计划性或预谋。2011年暴打那对夫妇,只因他们“开车减速”。
  3)做事不计后果,无视自己或他人安全。2011年的暴打中,将被打夫妇中丈夫的头打破,被送医院。
  4)易怒,表现为反复出现斗殴或者富于攻击性。李天一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将一名同学推下楼;抢同学的游戏机。李天一在美国读书时,曾因小问题和同学大打出手等。
  5)缺乏愧疚感。表现为伤害、虐待或者是偷盗他人之后,觉得心安理得,或无所谓。据报道:李天一因涉嫌轮奸案被刑拘后,他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行为已伤害到父亲也没有对受害者产生痛悔。
  那他的“人格障碍倾向”,是怎样形成的?
  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逻辑思维尚没建立,那如何建立规则?服从权威!而父亲,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中,是有绝对权威的。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 那李双江的“父教”,合不合格呢?李双江说: “舍不得,还没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心理学说:不会对孩子说“不”,孩子将毫无规则。
  2011年李天一“驾车打人”被拘后,其母梦鸽给李天一所在学校的班主任等老师打电话,请他们站出来替李天一说话,贴金。而这次李天一因“涉嫌轮奸”被拘后,其母梦鸽又希望此事能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宽容。如此,若处理轻了,李天一可能会认为“有老爸担着,没事”;如果处理重了,他会认为“是社会不宽容”。“社会规则”,哪里还能植进他的大脑?
  李天一曾就读于美国圣玛丽中学,因屡次违纪,被学校开除。但是,其父李双江说:“不会过高要求孩子,只愿他快乐、自由,带点叛逆也是天性。”
  而社会呢?李天一自小便经常犯错,却很少受到处罚。如,李天一在小学三年级时,曾将一位同学推下楼却被“秘密解决,不了了之”;一位同学回忆,李天一抢过他的游戏机,而当时的班主任竟以李天一家中没有游戏机,而批评了该同学。李天一和朋友于2011年8月举办歌友会,有许多大腕助阵。主持人对李天一的海归背景和艺术天赋大加赞叹,甚至称他仍在国外留学!
  10岁-20岁,青春期,在心理上,开始出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叛逆心理。孩子的大脑结构及机能已趋于成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坚持自己独立的观点了。但因社会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全面客观,把家长、教师的教诲,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与约束,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不加约束,难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眼睛向外探索世界,开始崇拜社会上的英雄或明星。而现在的明星大都漠视社会规则而闹事,不断见于报端,而且闹事的过程,竟是扬名的过程!李天一无疑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疏离原生家庭,更多地受同辈群体的影响。而李天一所结交的朋友多是什么“二代”。如,李天一“打人事件”事发后,其同伴为减轻罪责,张口说出一个外省公安局长的名字。如此“同辈群体”互相认同、互相感染,能不让李天一认为,“通过拼爹,就可在社会上无法无天”。
  如何管理青春期的孩子?
  家长应切合叛逆期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伙伴关系”,,再对其教育引导时,其逆反心理就会轻得多。再则,引导孩子“择良友而交”!如果已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了,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可实施“认知领悟疗法”:让其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使其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努力减少反社会行为!
  (李云)
查看更多: 人格 倾向 障碍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