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 =《北京青年》周刊Y=尹建莉
为什么儿子一再坑爹?
BQ:知名“二代”李天一涉嫌轮奸案,很多网友说他不争气,太坑爹了,看到这个新闻,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
Y:我不会将他的状态与他父母的名望、地位联系在一起,“二代”是庸俗甚至简陋的归类方式,“平二代”也有不少出问题的,可见是否犯罪与家长的财富和名望本身并无关系。
BQ:有关系的地方在哪里?
Y:天下父母亲的心都一样,任何人都希望孩子品格良好,身心健康。父母教养的差异在于两点:首先是你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它会反映到教育价值观上,但这部分比较隐蔽;还有就是生活中的细节,即你和孩子如何相处,这是决定孩子以后面貌的最直接最关键的部分。
BQ:我们不了解李家具体的教育细节,但就你研究和咨询过的案例,这种事件背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哪些呢?
Y:依我的经验,好的家庭教育都是相似的,坏的家庭教育也是相似的。以李双江儿子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猜测他的家庭生活中可能有这样几方面问题:父母,尤其是母亲陪伴时间是否太少?包办和强制是否太多?价值观和行动是否经常发生背离?是否有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存在?家庭的阅读氛围,尤其是孩子的阅读是否太少?这些问题必须放到具体的情境下进行分析。
BQ:父母都是著名艺术家,也有权力,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天一事件,与其说是坑爹,不如说是爹坑,他享受过特权,感受到优势,才有那么大的胆子?
Y:我不认为他的问题和他父母的名气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很多名人的孩子也很优秀。如果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即使父母不是名人,孩子也会出问题。假设“爹坑”理论成立,当爹的有名或有权孩子就会堕落,那全社会的价值观都将改写,教育目标将出现悖论,上进和奋斗将成为负面行为,所以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名人之后的身份,只是让公众和媒体放大了李天一的问题,只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个事件中爹坑和坑爹都是有的。
BQ:我们看到他的履历其实很好,一路名校,学习了很多才艺,且受教于名师,好的家庭背景,让他有更广泛的学习机会。但另一层面,这种自由也存在不自由的地方,子承父业,彷佛是个咒语一般,道路在最开始就被预期,反而没有普通人选择广泛,从这一点看,好的家庭反而成了绊脚石,你有同感吗?
Y:俗话说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艺术尤其需要家传。从小耳濡目染,起点比一般人高,从这个角度看,是助力;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没有天赋或兴趣不要强求,否则就是绊脚石了,会走到目的的反面。
为什么要行不言之教?
BQ:李双江在某次采访中说过,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能所有的层面都要求,大的方面好就可以了,但是天一出事,是不是可以说,某些被忽略的小问题发挥了大作用?
Y:李双江先生的话说得没错,我们培养孩子,大的方面好就行,不能事无巨细地要求孩子。但好的愿望并不见得有好的结果,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教育目的和方法经常是分离的。我认为大目标恰要从小细节做起,在日常相处中,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处理得是否得当。固然名小学、名中学、名老师等等好的履历都有一定作用,但为什么同样的班级和老师,孩子们的学习和品德却有很大差异,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生活,即父母如何和孩子相处。比如有的人发现孩子有问题,通过打骂孩子一顿来教育他要做个好人;有的人通过自身一贯的行为及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来促进孩子正面成长。这两种教育,肯定会让孩子有不同的走向。就李天一来说,他还是未成年人,一切都还有待成熟,所以不要把他一棍子打死。他母亲恳求的“希望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宽容,将来他的人生有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我能理解也支持,当然我最希望他母亲自己首先反思,到底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否则仅仅恳求社会原谅是没有意义的。
BQ:没有天性不好的孩子?
Y: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天使,为何后来会变成魔鬼,是因为遭遇了魔鬼的诱惑和引导,这个魔鬼不是具体的人,是“错误对待”,即和孩子直接相关的成年人有意无意的错误行为,这会扭曲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原罪出生的,所以可以批评他的错误,但不要归因于他天性不好,不要指责,要反思的是家长自己在教育中犯了什么错误。家长要首先进行自我改善,歌声美妙的家长,不一定教育也做得美妙。名气再大权位再高的家长,也要在有了孩子后,谦虚地学习一下如何做父母。
BQ:具体的方法很微妙,甚至一句话没说好,就会使得目的与结果南辕北辙,总得来说,用什么作为指导呢?
Y: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教条就是大道理,每个家长都讲得差不多,但是否你的所言也是你自己的所行,这要求父母反思。比如有的父母因为孩子没问阿姨好,对孩子大发脾气,责怪孩子没礼貌,那在这个时候,你对孩子有礼貌吗?要行不言之教,细节构成教育。另外,教育特别讲究“实事求是”,它的对面不是虚假,而是虚荣,所以教育中特别要有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就没有攀比心,很多事情就会简单,富二代或贫二代就都不是问题。有时,那些能走得通的小道并没有亮丽的霓虹灯,却也是捷径。在攀比中耗费得少一些,孩子用来自身成长的能量就会多一些。家长不要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提要求,向孩子发号指令;而是要对自己提要求,要求自己首先成长。如果家长不成长,不论你处在社会哪个层面,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很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