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你所不知道的“猫”的那些事儿

[2024年02月11日 19:22] 来源: 北京青年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当一群猫们气势汹汹地穿过观众席,毫无忌惮地在你面前舔毛、卖萌,甚至迅速入乡随俗,过上北京人的生活,操起了京片子,吃起烤鸭、涮羊肉,张嘴就是“回见了您呐”,你会作何感想?  2012年12月21日开始,享誉世界的音乐剧《猫》中文版终于登上了北京的舞台,在世纪剧院连演51场。这些着实让人想要一探究竟:如此逼真


  当一群猫们气势汹汹地穿过观众席,毫无忌惮地在你面前舔毛、卖萌,甚至迅速入乡随俗,过上北京人的生活,操起了京片子,吃起烤鸭、涮羊肉,张嘴就是“回见了您呐”,你会作何感想?
  2012年12月21日开始,享誉世界的音乐剧《猫》中文版终于登上了北京的舞台,在世纪剧院连演51场。这些着实让人想要一探究竟:如此逼真的猫服和头套怎样打理?演员们又是如何化妆的?“垃圾场”舞台隐藏着什么秘密?就让我们走到舞台背后,去看看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关于音乐剧《猫》中文版的事儿。不过你可要小心点儿,这里可是“喵星人”们的地盘,你才是名副其实的入侵者。
  
  京味儿十足的“垃圾场”
  1981年,当杰里科猫们首场演出的帷幕拉开的时候,华丽的“猫窝”首先吸引住了观众们的眼球。这个“猫窝”由1500多件“垃圾”堆成,废弃的老爷车、大大的旧轮胎、当地的玻璃酒瓶……这些来自英国人生活里各个角落的东西就这样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不仅如此,在这个“垃圾堆”的后面,观众们还能看到伦敦标志性的罗素饭店的轮廓。于是,音乐剧《猫》的故事,就不再是发生在一个神秘的猫国度的故事,而是一个在当地观众们极为熟悉的环境里发生的“街坊”的故事。另一方面,在这个华丽“猫窝”的里面,其实藏着各种各样的秘道。这些秘道就是剧中的“喵星人”们往返于后台、舞台和观众席的通道。通过这些秘道,在演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上一秒“喵星人”们还在观众席边徘徊,下一秒就又在垃圾堆的高处出现。这也正符合了“喵星人”身手敏捷,神出鬼没的特点。
  多年来,《猫》的“垃圾场”舞台上,不少“垃圾”是走遍世界各地的老道具,其中最老的破网球拍已经用了20年。而每到一地巡演,都会有当地的新“垃圾”补充进来,这也成了《猫》剧特有的传统。当音乐剧《猫》中文版开始制作以后,原版公司为了追求经典性和本土化,开始着手将原版舞台上的“洋垃圾”让位于中国的本土“垃圾”。为了能够尽量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垃圾”搬上舞台,舞美设计师们也颇费了番心思,翻到有关猫的词条那一页的《新华字典》、兔爷儿、舞狮的狮头……都巧妙地融入到了中国的舞台。北京站的舞台更是一个充满京味儿的“垃圾堆”,废弃的北京本地汽车牌照、京味儿十足的超大号“鸟笼子”和“冰糖葫芦”格外抢眼,让北京观众备感亲切。
  “中国猫”则是北京演出的最新亮点。据中文版制作方介绍,英方第一次把“接地气”的程度放大,首次允许演出所在国当地“猫”形象出现,这只“中国猫”将是一只能够上下翻飞的“功夫猫”,空翻、鲤鱼打挺等中国功夫是它的拿手绝活,它的发型和服装也都有别于其他猫。眼尖的你不妨仔细找一找,哪一只是它?
   56道工序手工打造“猫装备”
  《猫》的造型一直都是整个音乐剧的最大亮点。截止2012年,《猫》已经在全世界26个国家,超过300多座城市上演,有着7300万观众,28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在之前的14个语言版本中,《猫》的造型风格迥异、各领风骚。这一次来到中国,制作方特意邀请到国内顶级服装、造型团队加盟,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猫装”和“猫妆”。
  《猫》中每一只猫的形象都能和现实中的猫一一对应,脸上写实的彩绘图案和浓重上挑的黑眼线是专门根据中国人的脸型特点设计的,音乐剧《猫》对于服装制作工艺的要求更是非常高,目前《猫》的英国原版公司在全世界授权制作服装和假发的地区屈指可数,中国是其中之一。
  中文版《猫》在造型方面自然精心打造, 56道工序完全手工打造,才能实现从人变猫的神奇大变身。整件紧身衣都是用一块弹性布料绘画、剪裁、缝制完成的。需要5遍染色和特殊工艺蒸制,30遍漂洗检验着色效果无误后,才最终晾干剪裁成衣。中间任何一点失误都要废弃布料,重头来过,一件成衣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件因为一丁点瑕疵而被废弃的作品。紧身猫服上面猫毛全是纯手工缝制,而为了追求渐变的完美效果,仿真的皮毛花纹全部由艺术家们手工绘制而成。这样下来,平均一件紧身衣的造价要1万元以上。摇滚猫、保姆猫、神秘猫等主角们的“战衣”由版权方亲自制作,造价更贵,至少要好几万元一件。
  假发也是这部音乐剧造型的重中之重。音乐剧《猫》的假发是属于高级定制产品,完全是按照每个演员的头型单独制作。制作团队特别用长短各异的毛发,以及高度协调的配色,来塑造猫丰富的性格和姿态。一共用到了30多种颜色,单个头套上最多染了10来种颜色,最少的也要3种颜色。每顶假发完全依靠人工将一缕一缕毛发用针一根一根地在网底上钩织出来,由于动物比人的毛发密度要大很多,整个工作量也比制作普通假发翻了一番。而因为演员们每场演出时间长达2至3个小时,又唱又跳,出很多汗,所以假发每次演出过后就需要清洗、定型。工作人员透露,普通头套每个定型大概需要半瓶发胶,“强盗猫”等主角的头套则要用掉一整瓶发胶,平均一场就要用掉两箱半、约26瓶发胶。
  
  《猫》的趣闻一
  1981年,距离《猫》剧首映日期越来越近了,导演努恩却仍对剧中的歌不满意。他觉得整部剧的高潮部分不够强烈,应该有更富有感情,更能让观众投入的乐曲。《猫》剧作曲韦伯回家重新尝试编曲,但他告诉导演努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那一晚韦伯回家后,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写出了一首曲子。第二天早上,韦伯在排练室的钢琴上给努恩弹奏了他整晚的杰作。努恩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我请你们记住现在的日子和时间。因为你们现在听到的,就是下一个能称为传奇的乐曲。”这首曲子,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Memory》。但当时,《Memory》还只是个旋律,并没有歌词。和其他的《猫》歌不同,《Memory》并不是根据已有的词编写的,也没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词。努恩起初找了三位词作家,却都没有得到满意的歌词。直到离首映还有几天时,努恩回到他在乡下的别墅,决定自己来写《Memory》的歌词。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新阅读艾略特的诗集,不但写出了动人心旋的《Memory》,更明确了整部《猫》的主题。
  《猫》的趣闻二
  1981年5月11日,《猫》首演于新伦敦剧院。如同其他著名剧目一样,《猫》的诞生并不轻松。人们认为上演一部取材于儿童诗作的音乐剧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事实上,直到演出的当天晚上才筹集到《猫》剧的资金,剧院的老板已经丧失信心,还想要违约退出。格瑞泽贝拉的最初扮演者是著名英国女演员朱迪·登切,后来在排练期间她患上了严重的跟腱炎,所以才不得不在首演前五天替换忆莲·佩姬来担任这个角色。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候补的女演员从此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查看更多: 涮羊肉 观众席 烤鸭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