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重口味是什么?

[2025年08月04日 18:57] 来源: 北京青年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在新片《毒战》的首映上,主持人问杜琪峰:“电影里的公安怎么也这样重口味?”杜琪峰愣了,他问旁边的搭档韦家辉:“重口味是什么?”难怪杜琪峰不懂。对于香港导演来说,重口味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归类。试问这个深谙观众口味,能介入最热辣的现实而又能提炼出鲜活戏剧性的电影生态,什么时候忌讳过重口味?  《毒战


  在新片《毒战》的首映上,主持人问杜琪峰:“电影里的公安怎么也这样重口味?”杜琪峰愣了,他问旁边的搭档韦家辉:“重口味是什么?”难怪杜琪峰不懂。对于香港导演来说,重口味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归类。试问这个深谙观众口味,能介入最热辣的现实而又能提炼出鲜活戏剧性的电影生态,什么时候忌讳过重口味?
  《毒战》上映前不久,中国媒体宣称要直播毒贩糯康等执行死刑的过程,引起了大众围观。最后所谓的直播死刑,也只播出了犯人临刑前被押送的过程。没有被公开的处死场面,却在《毒战》里被杜琪峰细致地呈现了出来——现实和电影,就那样焊接在了一起。
  重口味是什么?“重口味”成为口头禅,恰恰表现出人们对现实心理承受能力在萎缩,在重口味的现实面前,所有的划分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清新心灵;而敢于直面重口味现实的人,却从来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
  杜琪峰
  又拿起了枪
  走进银河
  走进银河映像,还没看到跟电影相关的东西,先看到一张乒乓球桌,霸气地陈放在工作室的正中间。银河映像正在整修,摄影器材都搬到一层车库了,所以二层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办公区域,茶几上放着瓜子和糖果,大妈拿着饼干用粤语问我们:吃不吃?
  杜琪峰来迟了,一堆事等着他,他却先走到关帝爷的神龛前,上一炷香。从后面看,他个子不高,肩却宽厚,稳重的背影瞬间与黑帮电影里的场面重叠了。
  杜琪峰有非常固定的班底,搭档兼编剧韦家辉、编剧游乃海、摄影师郑兆强,连助理都是他的“杜”姓兄弟;不间断地合作了许多年。刘青云在拍《无味神探》之前,就一长得黑一点的 TVB小生,是杜琪峰把他拍成了影帝;长相平淡的吴倩莲,本来是在滚石做杂役的,是杜琪峰让她在《天若有情》里一夜成名。吴倩莲要唱歌,杜琪峰不拍片的时候曾给她做过唱片监制;林雪做过场务、灯光、道具,说白了就是打杂的。三十六岁的时候,有次在泰国拍片晕倒了,杜琪峰跟他说,“你再这样做下去,搬不动了抬不动了怎么办?这样吧,你还是做演员吧,演完一个镜头你就回去休息”。因为杜琪峰,这个在片厂晃荡了很多年的胖子才有机会走上金像奖的红地毯。林雪把杜琪峰叫做“爸爸”。钟汉良说杜琪峰是“大家长”。熟识杜琪峰的资深影评人魏君子说他是“江湖最后一个大佬”。
  而当杜琪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有他收藏的一柜子的相机——他的大佬气场就完全收敛在低低的、和缓的语调里。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就是个很喜欢电影的人。”
  关于吃饭的终极问题
  《毒战》是杜琪峰第一部在内地拍摄的警匪片。“我拍的电影,一种是自由表达能多一点的,观众明不明白就不关我的事了。另一种呢,在商业社会也要兼顾投资回报,我也会拍一些考虑到观众观影享受的片子。”熟悉杜琪峰的影迷很容易在他的作品中划出一条线,一边是很商业的《瘦身男女》、《龙凤斗》等,一边就是银河标志性的黑色警匪片。而《毒战》既保持杜氏狠冷风格,又为政策和市场做了取舍,是少见的杜琪峰走钢丝的影片。
  杜琪峰一直顶着一个头衔:最后一个留守香港的导演。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因为他在 2008年就曾为内地市场做电影,还因为杜琪峰的电影处女作《碧水寒山夺命金》就是在内地拍的,那是 1993年,比大部分北上导演都要早。魏君子有一次跟杜琪峰说,“看你那片头我就想笑,人在跑,看到一个大好河山然后停在那里,特别像样板戏”。杜琪峰回答说,“我就是在 TVB拍习惯了,假山假景,可是一出来,内地那么大,我就不知道拍什么”。
  在香港,杜琪峰是游刃有余的。他的很多电影就在银河映像的门口拍,枪手躲藏在大厦天台,狭长的小巷里人如蝼蚁。杜琪峰的电影里很少海陆空大场面,就是几个人射几枪,一天的工作完成,把凳子道具摄影器材搬回公司,齐活儿!
  杜琪峰的片场是很机变灵活的,编剧团队跟着,剧本随着现场变通。林雪说,他拍的第一部电影是《非常突然》,当时他做演员又做剧务,剧务要负责买饭,杜琪峰跟他说,“下一场戏有个吃饭的镜头,你是一个劫匪,被警察抓到了。抓到了你是无所谓的,因为你平时三餐不饱,被抓进牢里还能吃得更丰富。等一下你买饭,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你自己想想,能一次通过买一盒,十次呢就买十盒”。为了吃饭这个终极问题,林雪想了很久,最后他买了两盒,一 take通过了。
  导演还有什么用呢?
  无论警还是匪,杜琪峰都习惯把人放在人的境况中来考虑。他喜欢张彻的武侠电影和金庸的小说,“香港的江湖是离不开武侠世界的,也离不开师父兄弟这种包袱,‘是不是兄弟先’都变成群众的口头禅了”。香港警匪片就是武侠的延续,在侠的世界里,官有官的立场,侠有侠的立场,江湖就是各方的平衡共存,脸谱化的善和恶反而是虚伪的。
  “善和恶要视乎你做的事,是为了什么去做,还有伤天害理的程度,执行的时候,怎样在恶里维持最起码的公义。这不是黑或者白可以说清楚的。”
  杜琪峰拍的第一部警匪片是《城市特警》,不过他觉得真正有个人表达的是《无味神探》。无味神探的角度很特别,讲述一个警察失去了味觉和嗅觉,老婆又出轨了,陷入了种种生活的烦恼中。1993年,杜琪峰拍了周星驰主演的《审死官》和《济公》,当时周星驰已经很红了,在片场很强势,杜琪峰就想,如果电影都是大明星主导的,导演还有什么用呢?
  正如一个人丧失味觉后的困惑,杜琪峰开始推翻堆砌在自己身上的成就。他想了一年,什么都没拍,之后成立了银河映像,要做纯粹个人表达的电影。《无味神探》、《暗花》、《非常突然》,一部部银河出品相继诞生,挑战了观众对警匪片的既定印象。魏君子说,1997年左右,香港流行的是《古惑仔》这种把黑帮浪漫化的电影,“真正的善恶不分。既然不分,那杜琪峰就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恶,让人觉得绝望”。这样暗黑的片子,对 97症候群的香港人来说,真是锐利的刀子。
查看更多: 口味 搭档 新片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