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刘奕君:给角色找个支点

[2023年10月20日 23:43] 来源: 大众电影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从《大染坊》以后刘奕君陆陆续续演绎了七个不同类型的反派角色,他通过不同人物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环境、嗜好等信息,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确定角色“坏”的因果关系。为此他还写过一篇名为《七面镜子》的博客,用这七面镜子来反照自己,从中感悟颇深。由于经常出演“坏人”,身边的朋友及家人曾多次提出希


  从《大染坊》以后刘奕君陆陆续续演绎了七个不同类型的反派角色,他通过不同人物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环境、嗜好等信息,准确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确定角色“坏”的因果关系。为此他还写过一篇名为《七面镜子》的博客,用这七面镜子来反照自己,从中感悟颇深。由于经常出演“坏人”,身边的朋友及家人曾多次提出希望他演些“好人”角色的想法,而他却有着自己的看法,“站在剧情和角色角度看,这些反面角色并不是那么坏,那么猥琐,所有的行为举止都是符合各自性格和当时环境的,表演也只不过是通过角色将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扩大化罢了。”
  让角色“接地气”
  算起来,刘奕君与导演王文杰合作已有十部戏了,两人彼此信任,是一对默契搭档,王导经常把一些不讨巧、比较难把握的角色交给他,而刘奕君的表演也从未让他失望过。电视剧《大金脉》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描绘了底层淘金者、民间采金老板等人的苦难生活,将共产党、国民党以及日伪为争夺金矿开采权引发的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刘奕君饰演了行署专员吴福来。吴福来在原剧本中是个背后挑唆使坏、非常小气、下贱的角色,面对爱情他可以像一条狗似的去乞求,完全失去人格。作为演员,刘奕君不希望由于吴福来猥琐、下贱的举动,表演变得脸谱化。依据他多年的表演经验和对生活的观察,在与导演探讨并得到认可后,他设计让吴福来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另外一种积极态度追求顾玉莹,让这个人物变得真实、可爱、生活化。
  每个角色的生活习惯和细节的养成都有一个特定的环境,不管剧本有没有交代它们的来源,刘奕君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周围朋友类似的行为和当地风土人情寻找到细节依托,一点点累积起来,形成人物的个性支点,使角色更丰满,更合理化。吴福来喜欢顾玉莹,在鲁家山对顾玉莹和孟喜梅间的感情举棋不定时,为了私人情感和树立威信,他利用行署专员的身份私下做起孟喜梅的工作:“喜梅,你可不能走,一定要看住家山,他现在正在犹豫阶段,我觉得你们俩是门当户对……”并且慷慨激昂的向她表态,回去一定批评鲁家山。吴福来把孟喜梅留在鲁家山的身边,目的是让顾玉莹死心,从此离开鲁家山。只要孟喜梅和鲁家山一起出现,他总是用一种肯定的眼神投向孟喜梅,给她自信。吴福来的这个行为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表露。从角色创作出发,这就是接地气。
  刘奕君很喜欢挑战真实、复杂、多层面的角色,从拿到剧本到剧组杀青,他每时每刻都在揣摩特定环境下吴福来的性格与心理,即使是在沂南泡温泉,他脑子里也都是吴福来。躺在温泉池,看着天上的月亮,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想当年吴福来可能也看到同样的一轮月亮,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为了追求真实效果,剧组搭建了许多实景,演员都要在这种原生态的环境下完成表演。当地环境十分干燥,许多演员都上火了,没有一点食欲,只能靠喝水蓄积体能。
  刘奕君说:“拍戏吃一些苦头,是演员的职责所在。拍战争戏时,环境都比较艰苦,每天干干净净地坐到化装间,化装师就先给你‘做一遍旧’;来到现场站在表演区,还要被周围布置的‘火堆烤一烤’;真正拍的时候炸点接二连三的爆炸,暴土扬灰,这下整个人彻底‘做旧了’;晚上灰头土脸地回到宾馆,鼻子里全是黑的。”
  第一天的拍摄让刘奕君印象很深。在吴福来和孟喜梅骑着马去跟日本人谈判的路上,吴福来无意中从马上摔了下来,喜梅焦急地说:“你别去了,时间紧,我自己去。”按剧本提示:吴福来坐在地上焦急、懊悔地打着自己的腿:“我这不争气的腿啊……”开拍前刘奕君向导演表达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他认为吴福来决不会在地上哀求、埋怨。他还建议导演将最后吴福来的自杀修改成为向顾玉莹证明自己有骨气,他把指向顾玉莹的枪口反身对准了日本人,最终被日寇乱枪打死。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刘奕君在表演的道路上打拼了二十几个春秋,他表示自己演技上的“开悟点”并不仅仅只有一两天,而是渐悟,每一个角色都是他对生命的一次新体验,这是其它行业没有的,也是他最珍惜的。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成,不仅要靠导演、演员们的同心协力,还要靠各个专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刘奕君坦言:“如果让我自己搭班子导戏,做后期,找发行,我真的做不了,我只能单一的做一件事,做一名称职的好演员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用我最近演的几部戏和十年前演的《大清官》做比较,在创作方法和用心程度上并没什么区别,惟一不一样的是我的‘心’更加成熟,看问题的角度不再单纯,更注重一个角色在剧本当中和整个大环境下的位置,多方位、多视角的体会角色的真实存在。”这是刘奕君从事影视演员以来的切身感受,是他在艺术道路上“心”的感悟。
  向英雄致敬
  电视剧《台儿庄》以台儿庄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大战前夕,游子萧换牙(富大龙饰)回到家乡台儿庄了结宿愿、创办产业。战争来袭,面对国难家仇,他毅然捐弃前嫌,仗义疏财,带领着未逃离台儿庄的五百民众配合国军与日军展开殊死拼杀。该剧通过一群小人物的独特视角,书写了台儿庄战役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剧中,刘奕君饰演了国民党30师88旅176团第3营营长陈德厚,在北伐军中,他与萧换牙同为战友,当萧换牙受到军法处置时,助其死里逃生,两人是生死之交。台儿庄战役中,他担负起守城重任,目睹了百姓惨遭不幸,得知萧换牙组建了平民敢死队后,两人并肩作战,拼死守卫台儿庄。在战役最关键时刻,他身先士卒、立下奇功。历史上,陈德厚的原型就是当年敢死队队长仵德厚。为了贴近原型,刘奕君找到了仵德厚生前的视频资料,他看到一个曾两次参加敢死队,死里逃生的90多岁老兵怀念战友,哭诉当年血战的场面,话语间流露着这场战役对他一生的影响。回顾历史,令刘奕君无比感慨。
  影片的拍摄地选在了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这是当年战役打响的地方。拍摄之余,刘奕君喜欢在古城老街闲逛,吃饭、聊天、买串珠的过程中,不仅与当地人成为了朋友,还从他们口中获得了台儿庄战役的大量信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有幸近距离的观察了当年国民党敢死队的帽徽、勋章,参观了阵亡烈士陵墓。他就像块磁铁,吸附所有与角色相关的信息,默默记在脑中,化作剧中人物的准确表演。在一次巷战中,一直跟随陈德厚的赵小灯不幸被日军坦克从腿上碾过,他拼死搏斗,最终与鬼子同归于尽。他牺牲时,陈德厚却不在现场,刘奕君曾问过导演为什么赵小灯牺牲时作为营长的陈德厚却不在他身边,导演思索片刻回答:“你这时正在另一个地方守城门呢。”虽然剧情上没有交代陈德厚得知赵小灯牺牲后的反映,也没有交代他此时在什么地方,但这并没有影响刘奕君角色创作的完整性。依据多年的表演经验,他很快就想到了如何通过下一场的表演弥补对赵小灯牺牲情绪上的缺失。夜晚,陈德厚面无表情地找到萧换牙,声音嘶哑地告诉他:“你要把你的人看好,眼睛擦亮一点,你现在带了这么多百姓,难免就有混进来的日本奸细惦记我的这几十门战防炮……”接到这场戏的拍摄通知已经是当天晚上11点多了,刘奕君正在老街与朋友们喝酒聊天,他立刻回到宾馆洗了把脸,晕头转向地坐在化装间椅子上,边化装,边迅速思考着通过表演如何能让观众知道陈德厚已经得知赵小灯的牺牲,给角色的情绪变化找一个合理的因果关系。“忽然间,灵感来了,感情到了,我知道自己来找萧换牙做什么了。”“开机——开始”没说两句台词,刘奕君的情感突然迸发,泣不成声,一旁的富大龙看傻了:“老班长,怎么了,怎么了?”刘奕君将情绪稍作控制继续说:“你现在带了这么多百姓,难免就有混进来的日本奸细惦记我的这几十门战防炮……”他的表演令全场的演职人员都惊呆了,他坦言,这场戏开拍前自己并没有跟导演进行沟通,情绪上的涌动是自己的真实情怀,决不是刻意设计。“导演在创作,我也在创作,大家彼此都相互尊重,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赵小灯的牺牲,也没有描写其他人告诉我这件事的情景,但作为兄弟,我总得对这件事有个态度,对他的牺牲我要化作想象。”这场戏拍完,坐在监视器前的刘飚导演哭了,几天后,当刘飚再见到刘奕君时激动地告诉他:“那场戏已经剪出来了,特别牛,特别感人。”
  拍戏对于刘奕君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获取知识、洗涤心灵、领悟人生的舞台。在谈话中,他多次谈到“人文关怀”这个词,电视剧《台儿庄》的拍摄不仅仅是反映一次战役,更是提醒人们在生存与发展中,生命稍纵即逝的脆弱,一定要珍惜当下,珍惜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感触每一个生命的呼吸和情感的变化,以此向当年那场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致敬。
查看更多: 角色 反派 支点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