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份:1992
出生地:北京
《青春派》角色:贾迪。富二代,不用为高考发愁,爱打扮,讲义气。暗恋钱晓凡,因为钱晓凡受委屈而跟居然打架。
现状:中戏表演系学生,出演话剧《后青春期的诗》、《李雷与韩梅梅》
一次偶然,刘杰决定让蒋雪鸣演那个富二代,刘杰说他身上那种有过表演经验的自信和电影中贾迪身上的优越感很契合。现在看自己演的电影,蒋雪鸣说他觉得很青涩,也有懊恼的地方,已经确定了人生之路的他,在渴望着进一步的成长。
BQ:《青春派》的一个特点就是“真实”,你们的高中生活是电影中那样的吗?
蒋:是一样的,那种青春的肆意放荡,各种没有节操。导演说除了北京其他地方都是地狱那样很苦。我记得我高三时,午自习和晚自习趁着老师不在大家还满楼道的追跑打闹。
出生年份:1995
出生地:北京
《青春派》角色:钱晓凡。乖乖女,好学生。暗恋居然,也会主动表达自己的爱情。
现状:复读,明年考中戏
跟郗路通说话就会觉得她是电影中那个晓凡,很乖巧、很单纯,也有内在的活泼。她本来已经被某大学录取了,但因为拍了这个电影,发现自己最想学的还是表演,于是决定复读一年考中戏的表演系,她说:“不学表演,我也想不出我能干什么了。”
BQ:电影中好几个男生,如果是生活中的你,你会喜欢哪个?
郗:我喜欢电影里的居然,喜欢他那种勇敢,男生像小女生一样扭扭捏捏的多不好。
出生年份:1993
出生地:北京
《青春派》角色:居然。一个在高考前五天表白的小天才,因为恋爱受挫而高考考砸,以爱情为动力开始了复读生涯。
现状:高中毕业,申请美国大学
第一次演电影就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他说自己很“老派”,看新闻都是军事政治版,演了电影才看看娱乐版上的人是怎么接受采访的。他爱看《锵锵三人行》,喜欢《动物凶猛》、《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
BQ:你说《青春派》是90后的时代烙印,你觉得这个烙印是什么?
董:我们这代人没有太大物质上的追求,因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不再去想物质上能给我带来什么。而是想我想干什么。比如我想当演员就去演戏 ,对于梦想有更大的追求。这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对,但是 19岁的今天我就是这么想的。
BQ:这是你们第一次拍大电影,当初是怎么被选上的?
蒋:当时剧组来中戏选演员,在片中拍一场老同学聚会的戏,只要北京孩子,我就被选中了。拍完我就回家了,也没当回事。过了两天导演突然给我打电话,说想让我去演男二号。挂了电话第二天我就直接进组了,当天下午拍定妆照照片,我还蒙着呢,第二天就开拍了。
郗:我跟你说我这个可传奇了。当时好多朋友在那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那天正好周日,我就去那儿玩,也当群演。副导演让我念一段台词,导演说我读得特别好,就把我留下了。
董:当时是在一个饭店,导演在那儿吃饭,我刚从健身房跑完步背着鞋就进来了,跟导演对视了一下。导演就过来说:“你演没演过戏?你认不认识我?”我说我哪认识您啊,不认识。他就说找我拍戏,我留了个电话,还以为是个骗子呢。
他走之后我就百度了一下,一看不是个骗子,还得过奖。过了两个月他给我打电话说去拍,我说好,正好不用上学了。
本来是让我演富二代,导演觉得我不够苦演不了居然,后来我就跟导演说你也找不着男一号,我来演吧。我跟他说了好多特别苦的经历,编了一些,说的绘声绘色,眼泪都快出来了,导演说好吧。
BQ:这部电影特别贴近当下90后高中生的生活,而刘杰和你们的年龄差距很大,怎么能拍摄得这么真实的呢?
蒋: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好的一点是以90后的思维方式出发去拍的。片场给予演员的自由度特别大,每天拍摄时导演只会告诉我们今天要拍什么,具体怎么演,台词怎么说,都让我们自己来。
有一帮群众演员是现在的高中生。有一次拍摄中一部分群演没事干,就在旁边的教室打三国杀,在黑板上乱画。导演就悄没声的背着手站在后门看,也不进去,说别打扰他们,看这些人的状态、神态、交流方式,他时时刻刻都在观察。
郗:他会问我们这场戏我们想怎么演,生活中会怎么样,他听完提点意见就拍了。
董:经常是导演说这个戏想怎么拍,我就说我们不是这样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导演的目的也是这样,找非专业演员是希望能给他一些火花,拍出现实主义的感觉。
BQ:蒋雪鸣已经是表演系的学生了,为什么学表演?郗路通和董子健也因为这个戏决定往影视方向发展,郗路通还为此决定复读,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
蒋:我是特别不喜欢坐班,每天打卡跟上学有什么区别。我就想自由一点,自由职业里还比较喜欢演员这个职业,就去试一试,误打误撞就进这个圈了。
郗:以前喜欢表演,没确定要学,但是拍完电影我就坚定了决心。表演太好玩了,可以感受不同人的想法,活出好几个人。而且我一点都不想坐办公室当白领,就喜欢演员这种自由的职业。
董: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觉得哪个好玩就尝试哪个,演员也是一个尝试。
BQ:电影里以“早恋”为主线,你们谈过恋爱吗?对恋爱是怎么看的呢?
蒋:初中谈,高中没谈。初一看别人好,好了六年,到高三分了,现在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挺没意思的。我初三谈过一次恋爱,后来面临中考就分手了。我不愿意重蹈覆辙,到高三再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看到很多同龄人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这不是感情,不是谈恋爱,只能是高中时一个青春的需要吧。但是我也挺后悔的,这样一个青涩疯狂的年代就浪费过去了,现在想找补都找补不回来。
谈恋爱和学习是两码事,两个人谈恋爱对彼此的价值观和感情观有很好的成长。我很抵制酸葡萄心理,自己没谈过就说谈恋爱不好。
郗:我喜欢过人,就跟电影里的晓凡喜欢居然一样,也是暗恋,也会跟他交流。
董:谈过啊,但没电影里那么激情,没有那样哭过。高中的恋爱已经不纯粹了,高中会有女生说你给我买这个。现在高中恋爱像几十年前的大学恋爱,而且学校一直在说不让谈恋爱,就越想谈恋爱。
BQ:电影中居然想的两个追女生桥段:楼下点蜡烛摆心形和在1000多级台阶上写“生日快乐”,你们从自己的视角看觉得怎么样?
蒋:楼下摆花是传统套路,没什么特别的。但台阶那个我真没想到。
董:肯定是导演年轻时候的经历,哪能是我们写的呢,这么老套的手法。台阶那个算有意思吧,但我不会用这么傻的方式。
BQ:用一句话形容你们的青春吧。
蒋:不想重走的悔不当初的青春。
郗:痛并快乐着。
董:平淡无奇,特别后悔,要是再活一遍不能再这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