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巴蜀人踩桥迎春

[2022年06月26日 07:36] 来源: 旅游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鞭炮声声,人潮涌动,近20万人涌上四川省安县睢水镇太平桥,参加一年一度的踩桥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祈平安。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绑红绳、拜狮子等祈福活动,让人们度过了一个盛大而热闹的迎春民俗活动。  安县雎水古镇上的太平桥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碑上有记载:《雎水踩桥会》阳春三月,遍地黄花,雎


  鞭炮声声,人潮涌动,近20万人涌上四川省安县睢水镇太平桥,参加一年一度的踩桥会,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祈平安。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绑红绳、拜狮子等祈福活动,让人们度过了一个盛大而热闹的迎春民俗活动。
  安县雎水古镇上的太平桥始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碑上有记载:《雎水踩桥会》阳春三月,遍地黄花,雎水春社,人海茫茫。四县五州踏青而至,车水马龙踴高岗,虎头山下人鼎沸,卧佛寺中紫炉香,太平桥上人潮湧。桥高十五米,桥宽七米八,南北跨度二十四米,石阶三十六。每年立春之后的第五戊日之期,就是春社良日。踩桥过三趟,平安伴吉祥;夫妻双双行,地老到天荒;桥头拜干爹,小儿免病殃;凭栏丢药钱,身健家宅昌;向河抛衣物,灾去洪福降。
  相传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以消灾免难。所以人们在桥上向桥下掷钱和衣物,以消除百病,免除灾难;而桥下还有一些贪图小便宜的人又在水中打捞钱币,围观群众更感好奇。有的把自己的儿女架在肩上,寻找干爹干妈,或是寻找可爱的干儿干女打干亲家;有的谈情说爱寻求心上人;有的求神拜佛盼未来更幸福。于是这天成了当地最隆重的踏青祈福活动,近年来还吸引了周边群众和游客前来参加。
  在古代,人们曾把滋养万物的土地尊为“社”,祭祀土地的日子叫“社日”,踩桥会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故又名之“春社”。为了一探究竟,笔者最近慕名走进睢水。安县属山区,海拔要高些,一入安县境内,但见水清山秀,菜花正艳,大地一片金黄。有意思的是,一路上,只见公共汽车上的地址都有一个“水”字:睢水、秀水、枕水、白水。看来这儿的人对“水”情有独钟啦。
  踏进小镇。我发现小镇上车来人往,好不热闹。菜花丛中,鞭炮阵阵、人声鼎沸,如潮水般的人流绵延数十公里。在人流中步行也非易事,摩肩接踵的人流让你想走走不动,欲停又不能。睢水桥虽近在咫尺,却可望不可及,短短几步路竟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放眼望去,对面,虎头山巍然屹立,山涯上的卧佛寺香烟缭绕。脚下,清清的睢水河绕岩而过。河上,一座拱桥如彩虹凌空。远远望去,那万头攒动的场景犹如《清明上河图》中汴水桥一般壮观。
  被誉为“川西之冠”的“太平桥”是巨型单孔弧形大拱桥,桥的两头各有36级石阶相通,桥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走兽坐像,栏杆之间的石板上雕有浮雕花鸟图案。桥头刻有对联一幅:“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描绘了桥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此桥全部用青石砌成,虽然饱经沧桑,但仍坚固如初。太平桥看上去单拱如半月,浑厚古苍。拱桥造型奇特,蛟龙巨头高昂,两边石栏镶着浮雕,细品韵味无穷。其妙理玄机暗藏,耐人思量。
  今天是踩桥正期,其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桥上人头一个挨一个,只能一步一步挪着前行。好在有民警和解放军战士在维持秩序。人们不时往桥下丢钱币、包好的衣物等之类的东西,因为据说这样能远离灾难。桥下,有许多个人拿着捞杆在打捞,河两岸站满了看热闹的。南北两岸的山坡上,能站人的地方也全是人头涌动。寺庙里,挤满了老人小孩少男少女,个个都是见佛就拜。远望卧佛寺,烟雾弥漫,好不闹热。近二十万人参加的民俗盛会,这是我今生见过的最壮观的场面。
  雎水太平桥踩桥者的心愿大致有三:一是青年男女结伴前往游春;二是部分中老年农民前往祈求土神保佑风调雨顺,祛病免灾;三是有小孩的年轻父母,利用踩桥人多的机会,备办酒菜,给孩子寄拜干爹干妈,祈求孩子健壮成长。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太平桥下有些父母带着多病、难带的孩子,用提兜备好酒菜到桥头拜干爹,保佑孩子平安成人,从此两家便如亲戚来往。与此同时,我看到有不少人在往桥下“丢药钱”,俗传“消灾可以免难,舍财可以免灾”。意是把今年吃药钱丢了,同时把自己或家人小孩穿戴过的旧衣帽裤鞋等物抛到河里去,以此消灾免难。人们踩桥同时,还要舞狮灯。当跳笑头的抱着体弱多病的孩子给狮子拜三拜,在狮子肚子下面钻三次,再将小孩在狮子上放一下,然后扯一根狮子的胡须一起捆在小孩身上,可消除病痛灾难。若家中小孩常生病难带,长辈将准备好的桃木枝做的弓,柳树枝做的箭,以及香蜡纸钱带到桥头先拜桥,然后将箭射向天地四方,默念祈福去灾的话语,孩子就能平安成长。凡是来踩桥的男女老少都要在桥上往返过三次。一次免灾,二次增寿,三次祈福,“夫妻双双行,地老到天荒”。若家人不能来踩桥,在踩桥时可默念家人姓名,也能达到为其免灾增寿祈福之目的。
  在桥头系红布条是为了祈福保平安,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破旧衣物、碎片从桥上丢入河水中,将零钞钱币一并抛下,寓意“消灾去难,蚀财免病”。河道中出现一群手拿捞网捞取钱物的人全然不顾河水冰凉。农历二月俗成“龙抬头”,龙方抬头的时节那正是水还刺骨的时候呢。在拥挤喧嚣的人群之中,无论你有没有信仰,你都会被虔诚的善男信女所感染。直击着这千古民俗活动的演绎,心中总会激荡开来,扑面而来的历史张力可以荡涤心灵,更能回归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踩桥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什么狮灯、龙灯、杂技、曲艺、山歌、魔术、杂耍……应有尽有;民间特色小食红酥、月亮面、酱香鸡、鲜米粉、凉粉、张包蛋……样样可口;手工艺品鞋垫、香囊、娃娃戴的帽子、纸花、面人、糖画、根艺奇石……琳琅满目。
  清代一本叫做《雒乡野谈》记述:清嘉庆年间,睢水河畔一位孀妇正在水边临流浣纱,几只围着芦苇咕噪的乌鸦引起她的好奇,拨开芦丛,原是一位贫病交加的丐妇,已饿得奄奄一息。孀妇先熬热粥将她救活,再将其扶回家中调养直到康复。临别时,丐妇说:你家后院地下埋有块石头,三天后可卖个好价钱。我在你家住了半年,权当对你的回报吧。三天以后,果然有人找上门来。原来,睢水河上正在修建的那座长24米、宽7.8米、高8米,两头各有36级石阶相通的大拱桥,因桥顶封口合龙的那块“杀尖石”,颠来倒去换了几十块都不合适,眼看完工却又不能峻工,急得包工头六神无主。幸亏昨夜观音菩萨托梦,好不容易才寻到这里。将信将疑的孀妇只好让他们去挖,掘地三尺果有四楞四角的条石一块,往合龙处一放,竟是天造地设不差毫厘!孀妇这才知道她收救的哪是什么丐妇,而是下降尘寰测试人心的菩萨。此事很快传开,九里三乡的民众,在“春社”那天都要去睢水桥上走走,以沾仙气、祈求免灾得福,并将此举美其名为“踩桥”!
  无独有偶,在我国的福建晋江安海等地也有“踩桥会”民俗活动,春季伊始,他们纷纷走上古安平桥为自己和家人祈福迎春。古老的安平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踩桥”民俗表演队伍由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边桥头出发,数十支“踩桥”队伍载歌载舞,一路“踩桥”而来。据了解,安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它建于南宋绍兴八年,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 迎春 人潮 鞭炮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