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越城岭 大雪都飞不过的严关

[2022年05月17日 19:10]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灵渠“三七分流”的设计埋下了后患。因为分水不均,几百年来,生活在南渠和北渠的百姓不时会聚集起数千人在渠边斗殴。  北方寒冬飘雪之时,雪花到了严关便不再向南。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种炎寒交替的奇景——关内雪花飘飘,异常寒冷;关外则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  越城岭,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古称


  灵渠“三七分流”的设计埋下了后患。因为分水不均,几百年来,生活在南渠和北渠的百姓不时会聚集起数千人在渠边斗殴。
  北方寒冬飘雪之时,雪花到了严关便不再向南。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种炎寒交替的奇景——关内雪花飘飘,异常寒冷;关外则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
  越城岭,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古称“始安岭”、“临源岭”或者“全义岭”,后来作为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被称为“老山界”。和萌渚岭一样,这条长约200多千米的山脉,也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磅礴的南方五岭山脉中,越城岭的存在是非常独特的。
  越城岭不仅是漓江、资江、柳江(五排河)的发源地,而且山脊还是黎平县与剑河县的县界,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此外,越城岭还是公元前219年,秦军南下统一岭南的必经之道,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历史痕迹——秦军的屯兵遗址,著名的世界奇观兴安灵渠,以及“飞雪不过”的古严关。
  大秦王朝的灵渠悲喜剧
  公元前219年,为统一广大的岭南地区,秦始皇派军50万,进军岭南。
  然而,蜿蜒起伏的南方五岭,险峻崎岖,就像一座天然的“长城”,将浩浩荡荡的秦军阻挡在了五岭之北。这个过程中,部队还接连遭遇到当地西瓯部落的伏击,秦军的处境变得“欲进不得,欲罢不能”。
  无奈之下,秦军只能在险要地区驻扎下来。
  史料记载,当时秦军驻扎的地方,就是越城岭的南侧,也就是今天的兴安县大、小溶江汇合处的三角洲。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整个秦城遗址,扼守越城、都庞二岭孔道,背靠天险严关,周长约20公里,其间地势平坦,四周高山绵亘,大溶江傍依而过,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屯兵之地。
  除了地势险要,秦城内部的军事布局也十分巧妙。在现存的遗址上,有一座名叫“王城”的长方形土城,据专家考证,这是当时秦军的指挥部,内城之外有外城,不仅防守布局严密,两个营地之间还有足够空间供士卒调动,更为有效地保护了军队的核心指挥系统。
  后来的事实证明,秦城的建立,无疑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但战争的关键,却是一条运河。
  自古行军打仗都看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由于越城岭一带山岭峭拔,水路不通,从秦国到岭南又万水千山,路途险阻,被困秦军的军粮运输成了秦军进攻的重大难题。为此,秦始皇不得不考虑在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再开凿一条运河,以便从中原大后方向前线输送粮草等物资。就这样,数十万秦军士卒披星戴月,凿山裂石,开始修建灵渠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但是,兴安县的地势相当独特——东南面的湘江水向北流汇入长江;西北面的漓江水却向南流汇入珠江。也就是说,兴安境内这两条相距不过数十公里的主流,彼此独立,互不沟通。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湘江与漓江支流的落差,居然高达7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修运河,在当时几乎是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志在必得的秦始皇不肯轻易罢休,他不仅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派出了全国最顶尖的水利人才负责灵渠的修建。经过集思广益,秦朝的工程师们想出的办法是: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坪”,把湘江隔断。再将“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连接湘江和漓江。
  这项技术最大的玄机在于:呈72度角张开的“人”字形大小天坪坝,不仅将扑面而来的江水的正压力变成了侧压力;而且还将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按“三分漓水”、“七分湘”进行了分离,缓冲了水势,保护了大坝。
  灵渠开通后,得到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员接济的秦军,终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从此冲出秦城、杀过严关,沿漓江下桂林、沿桂江下梧州、沿西江下广州,进而攻占了整个岭南,很快征服了百越民族,实现了统一中国的雄伟大业……
  不过,虽然灵渠的修建,大大推动了秦始皇统一岭南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修建灵渠和连连的战事,也挖空了大秦王朝的国银。时间一长,不仅天怒人怨,首都的兵防也出现了真空——以至于在秦朝灭亡时,当起义军一路高歌攻打到咸阳城下,秦朝的军队只能率领正在修建兵马俑的工匠们去守城。因为当时,秦始皇的军队,一半正在灵渠干活,另一半正在北方大漠追赶匈奴……
  而灵渠这种“三七分流”的设计,也埋下了后患。在宋代和明代,甚至接连引发了当地百姓的大规模械斗。因为分水不均,几百年来,生活在南渠和北渠的百姓不时聚集起数千人在渠边斗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不少地方官吏也因制止不力而被朝廷撤职查办。
  “飞雪不过古严关”的奇景
  如果说秦军挥师岭南,水路上依靠的是灵渠,那么他们在旱路上的保障则是素有“桂北第一雄关”之称的严关。
  严关也称“炎关”,关口筑在狮子山和凤凰山之间,关门与一列约2公里的石峰相连。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严关遗址并非古严关的原貌,而是经过历代维修而成的。严关遗址垣高5.3米,长43.2米,厚8.23米,内外砌以青石,中间填土。关门分前后两重券拱,门高4米,中间露顶,上面建有门楼。关门的内外门额上,嵌有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兴安知县商昌题刻的“古严关”三个大字。
  不同于嘉峪雄关名扬天下,严关很少在古书中留下只言片语,历代的重大事件也鲜有在严关发生,但由于中原到岭南的唯一旱路要从严关口穿过,这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相传,在秦瓯之战的最初阶段,百越兵曾凭借严关以一当十,抵挡住了秦军的十万铁流。这些百越人手持弓箭、长矛、大刀,从隐蔽的丛林中冲出来,喊杀震天,不断偷袭晕头转向的秦军。另一方面,昔日强悍骁勇的秦军,在高山密林和瘴气弥漫的岭南山地,根本施展不开手脚,不是坠落百越人挖设的陷阱,或被竹签刺中,或被泥土活埋;就是撞上百越人设在通道上的机关,或被涂有剧毒的弩箭穿胸,或踩中绳套悬空而一命呜呼;也有的是因水土不服,或中瘴气倒下,或得虐疾身亡……
  然而,当秦军最终攻下古严关后,战势却迅速发生了逆转。由此不难看出,严关作为军事咽喉的重要地位。只不过,所有的刀光剑影、战鼓雷鸣都抵挡不住时光的更迭流逝,如今,在严关城墙南北的空旷地,原作为两军对垒的古战场上,早已布满了庄稼良田和村民的楼房。据当地老人说,这里的村民大部分来自北方和中原,祖籍有陕西一带的,有山东一带的,也有江西、湖南一带的,他们的祖先要么是历代战争留守关隘的军队后代,要么是战争后期从北方和中原迁移到这里来定居的。
  有意思的是,除了作为“万峰金锁”的军事要地,传说中的严关还是一条奇特的气象分界线。由于此地地势严峻,在南宋之前,当地曾广泛流传着“飞雪不过严关”的说法,意思是北方寒冬飘雪之时,雪花到了严关便不再向南。因此当时,人们常常能看到一种炎寒交替的奇景——关内雪花飘飘,异常寒冷;关外则是烈日当空,酷暑难耐……
查看更多: 后患 时会 寒冬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