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王润孝+杨永
摘 要:顶石课程是在美国高校本科教育变革中展开起来的一门课程,其以体会式教育、团队协作式课程安排、方法多样的教育手法和多元化查核点评的课程施行办法,在整合学生常识、提高归纳本质及促进校园教育方面发挥了活跃效果。该课程的有利阅历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变革具有活跃的学习价值,我国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课程开发以促进学生常识整合,强化实践教育然后完结常识自主建构,一起立异教育办法,不断提高学生归纳本质。
关键词:美国高校;顶石课程;评介;启示
“二战”今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堕入危机,呈现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学生所学常识四分五裂,教育培育规范下滑,学生归纳本质才能降低一级问题。“博耶”陈述针对美国本科教育存在的問题提出十项变革定见,第七项就是“将顶石课程作为本科教育的高峰”,呼吁本科教育应以展开项目研讨为载体,经过处理实践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专业才能、立异本质等[1]。关于顶石课程,文献检索发现,国内相关研讨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旨在讨论剖析美国大学顶石课程的有利阅历,以期为我国本科教育课程变革供给学习。
一、顶石课程的内在与展开
顶石课程由英文capstone courses翻译而来(也有研讨者译作“归纳规划课程”“高峰课程”或“极点课程”),“顶石”是建筑学的术语,指在缔造拱桥、拱廊等进程中,为增强全体结构力而在建筑物顶端架起的石头,完结了这块石头的树立,建筑工程才算顺畅竣工。该词引申到教育范畴,意指本科生教育最终阶段所开设的这门课程,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在本科期间所学常识的“全体结构力”。现在对“顶石课程”还没有一个一致的界说,引证较为广泛的解说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杜勒尔给出的“顶石课程是处于大学本科课程终端,以将片段化常识整组成一个全体为方针的‘皇冠式课程或学习阅历……为本科生供给一种进程:回忆和了解本科期间的课程学习阅历,并在这种阅历上向前展望日子”。杜勒尔将顶石课程称之为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成人礼”[2]。顶石课程可追溯到18世纪中期的美国大校园长授课,其时校长们通常是将哲学和宗教内容整合后讲授给学生,最著名的就是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校长马克·霍普金斯的课,在他所授课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美国第20任总统的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3]。
顶石课程的效果首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生作业展开起到引领效果,作为完毕本科学业的“加冕”典礼[4],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常识进行有用整合,提高批评性思想及交流交流、探求问题的才能,为未来持续进修或进入职场做好衬托。一项针对顶石课程培育学生效果的查询数据标明:“鼓舞学生专业教育体系化与归纳化”占比50.9%,“促进在校专业教育与社会现实作业有用联接”(12.9%)得票紧随其后[3]。二是对校园教育起到促进效果。学生在顶石课程展开进程中对专业必备常识点及通识教育方面需求的被满意状况可作为评判培育方案是否完善的“镜子”,校园可依据反应状况及时调整和改善培育方案,使其更具科学性、前瞻性。比方美国北达科他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依据接连5年对顶石课程的点评效果,在培育方案中添加了科学研讨理论与办法相关的课程,由于他们发现学生对“理论是怎么影响观测效果”的了解把握相对单薄。
南卡罗来纳大学国家智囊中心在调研了864门顶石课程后,依据不同的教育意图、内容和办法,将顶石课程分为五大类[5]:第一类是整合专业常识课程,占70.3%,是让学生经过必定的课程载体对以往学习常识点进行总结,起到理论学习与常识实践运用之间的桥梁效果;第二类是跨学科课程,占16.3%,着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穿插、交融,向学生供给了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辅修课程及课外学习等进行体系整合的时机。比方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让生物专业和地舆专业的学生协作展开研讨,选用地舆信息体系检测鱼类的栖息地或搬迁方法的改变;第三类是面向求职或进修等人生挑选的过渡性课程,占5.8%,课程主题触及学生将来作业中或许碰到的问题;第四类是作业规划课程,占3.0%,首要是帮忙行将入职的学生习惯职场中所需的心态、才能和技巧;第五类是企图处理专业范畴特定问题的学术性课程,相似于荣誉课程性质,招生人数较少,比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核算机科学系设置“算法的核算与剖析”“复杂性理论”“人工智能”等课程,满意学术上有更高寻求的学生的
需求。
美国国内针对顶石课程首要展开了三次大规划查询,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初,卡耐基高等教育政策研讨委员会检查了270所大学课程类型和结构,发现只要3%左右的大学开设顶石课程;第2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学者约瑟夫·卡塞尔整理了六次关于本科高年级教育的全美研讨会会议效果,体系剖析了顶石课程的类型、方针及方法;第三次是21世纪初,南卡罗来纳大学国家智囊中心对美国707所院校进行查询,发布了《促进学科展开:关于顶石课程的剖析陈述》,此刻约77.6%的院校开设顶石课程,份额远高于第一次全国查询数据,这个效果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加大对本科教育变革的成效相吻合。从调研效果可显现出顶石课程的展开趋势,现在其已经成为美国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顶石课程的安排与施行
美国高校顶石课程教育的常用安排方法是“承受—联络—反思—提炼—建构”,以促进学生将所学习常识阅历融会贯通,并入自有常识和技术体系[6]。课程教育办法方面,数据显现71.9%的课程让学生“参加重大项目”,45.1%的挑选“组成项目组展开研讨”,经过让学生在处理实践问题中进行学习,培育思辨思想、交流才能及协作知道;课程安排上首要以团队协作为主,注重学生学习进程中一起协作、彼此启示、扬长避短,在一起完结项目既定使命的方针下完结好自己承当的作业;授课中一般依据具体内容选取契合学习者爱好的手法,比方事例剖析、现场调研、核算机模仿、角色扮演及游戏法等,有的课程会依据实践状况组合运用多种手法。在查核点评方面,一般会统筹学生本身、同组同学、项目完结质量、辅导教师及校外相关人员多方面定见,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点评;大部分课程还会选用中期陈述等方法让学生在课程进程中总结、反思,及时发现缺少并改正完善,查询发现59%的课程有非正式含义的中期陈述,56%的课程展开正式含义的中期陈述。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专业顶石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方针是培育学生面对临床和医疗环境各种应战时的领导力、立异力。学生分红若干小组,运用15周的时刻,经过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及国际上其他临床专业医师进行协作,对医疗设备进行研制或对新设备进行运用效果点评,课程完毕会提交一份书面陈述或进行陈述展现,设备的规划或点评效果要予以表现。各项目组学生在与辅导教师和协作医师屡次交流研讨基础上,经过“细化产品定位、设置规范规范、断定规划概念、模型功用测验、从头规划、相关安排检查”等产品规划点评的环节,将有用加强跨学科范畴中对归纳常识的堆集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归纳本质。
顶石课程施行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特色:一是坚持小班化教育。顶石课程的规划都比较小,利于学生在课程中深化考虑问题,并合适展开高频次的展现(讲演)对学生进行自决心训练。ASEE查询显现,顶石课程项目组只要1名学生组成的占2%,2~3名学生的占30%,4~6名学生的占60%,7人以上的只占了不到8%。二是授课课时保证。超越90%的校园将其设为一个学期及以上,超越10%的校园开设两个学期;课程占3个学分的校园占59.2%,占4个及以上学分的为22.3%[5]。70%开设顶石课程的高校将此类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三是项目来历广泛。71.1%的项目来历于企业面对的实践问题,45.9%来历于教师研讨项目,15%为学生自选规划项目[7]。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核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顶石课程项目悉数来历于波音飞机、福特轿车、摩托罗拉移动等企业的实在项目,该门课程对相关企业和项目有专门的网页介绍,可供学生了解、挑选拟参加的项目。四是师资队伍多元。除专业教师外,企业技术人员、部分社会安排专业人士、学生业务专业人士及研讨生等也是首要的师资队伍组成集体,能保证及时、有用处理学生在课程中面对的实践问题。例如,杨百翰大学每年延聘部分校友和校外工程师担任集成产品和工艺规划专业的顶石课程辅导教师;密歇根州立大学顶石课程项目组辅导教师一般由1名校园教师和3~4名项目地点企业的工程师一起组成,而项目组学生一般也为3~4人,师生比有时超越1:1。
三、首要启示与学习
顶石课程以其“整合学生所学常识、培育跨学科视界、提高归纳本质”的课程功用实践了人本主义教育论“以人为本”和建构主义教育论“情形式体会教育”的中心内在,契合社会、高校的展开需求,日益遭到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企业的注重和学生的认可[8]。现在我国本科教育也面对着上述相似的问题与窘境,美国顶石课程的有利实践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课程变革有必定启示:
一是要加强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常识整合。破解专业化过甚的课程设置及学生所学常识四分五裂的问题是美国高校展开顶石课程的首要布景。美国高校经过精心规划与开发,使顶石课程可以触及不同的学科,且在安排施行进程中,注重对跨学院、跨专业课程常识的学习,利于学生通识教育的培育和常识的整合,构成较为开阔的学术视界,以支撑后续更久远的展开。现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尽管经过施行学分制加强学生对常识学习的自主挑选性,可是学生选课大部分凭爱好,进程缺少有用辅导,简略导致所学常识片段化。各高校应活跃开发并推行可以包括不同学科常识,且统筹理论与实践、当时与未来,并能起到有机整合学生所学常识效果的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俯视式的知道了解,活跃促进学生在思想上跨过学科边界。
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完结常识自主建构。真实的学习不是简略含义上的常识传递,应是根据处理问题促进常识的自主建构。美国顶石课程将学生参加项目研讨等实践进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意图就是促进学生在常识建构进程中加强对常识的结构化了解,构成自己的、可搬迁式问题处理战略的关键环节[9]。我国高校在试验、实习、毕业规划等实践教育进程中,应充沛调动资源,从企业、科研院所及教师承当的科研项目中提炼出更多合适本科生参加的研讨项目,让学生参加其间,体系建构本身常识的一起,也可使学生在问题处理进程中享遭到成功所带来的愉悦,树立起应对各种应战的决心,为未来持续进修或进入职场做好充沛衬托。
三是要立异教育办法,提高学生归纳本质。当今社会的迅猛展开对高校人才培育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作业责任感、思辨才能、人际关系等一般性技术,从某种含义上讲,这些技术更能决议一个人的人生高度[10]。顶石课程经过安排学生参加问题研讨、讲演展现或论文陈述等方法多样的课程环节,其首要意图就是培育学生存疑批评、探究发明、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等本质,使学生在具有全体科学常识观的一起还赋有灵活性、习惯性和发明性。我国高校可学习顶石课程安排施行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生喜爱并易于承受的教育方法,进一步立异教育办法办法,将讲堂授课变成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本质培育有机结合的载体,不断加强学生一般性技术培育,拉近高校在人才培育方面与社会需求的间隔。
参考文献:
[1] Inuniversity,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S. Brook, and N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R].1998:53.
[2] Durel R J. The Capstone Course: A Rite of Passage[J]. Teaching Sociology, 1993, 21(3):223-225.
[3] Capstone Courses in Higher Education[DB/OL].[2016-10-20] http://www.encyclopedia.com/education/encyclopedias-almanacs-transcripts-and-maps/capstone-courses-higher-education,2016-10-20.
[4] Hauhartrc and Graheje.Designing and Teaching Undergraduate Capstone Courses[M].San Francisco,CA: Jossey Bass Publishers/Wiley,2015:11-16.
[5] Henscheid J M. Professing the Disciplines: An Analysis of Senior Seminars and Capstone Courses. The First-Year Experience Monograph Series No. 30[J].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the First Year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in Transi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2000.
[6] 熊华军,刘兴华. 美国大学工程极点课程的规划及启示——根据美国工程教育协会2005年查询的剖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讨,2012(4):89-96.
[7] The Capstone Experience[DB/OL].[2016-10-20]http://www.capstone.cse.msu.edu.
[8] 刘小强,蒋喜锋. 质量战略下的课程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本科教育极点课程的变革展开[J]. 清华大学教育研讨,2010(2):69-76.
[9] 王潤孝,张学良,吴丁毅.教育与研讨相长的长效机制树立之考虑[J].我国大学教育,2012(10):71- 73.
[10] 丁妍.注重“大学第一年教育”已成为全球一致[N].我国教育报,2009-0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