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星 黄永贵 董黎君 张满栋
摘要:针对当时工程制图类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太原理工大学从课程内容编列到教育办法,再到查核办法,进行了全面的课程教育变革,使教育内容紧跟业界前沿技术,并注重进程办理环节及学生自动认识的培育。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程变革;实践
工程制图类课程是以工程与产品的图样或信息模型为研讨方针,以培育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程图形表达才能、图形形象思想才能以及工程图样制作才能为首要任务,以终究完成工程与产品的技术信息沟通为方针的一类重要的技术根底课程。
工程制图类课程于20世纪50年代承之于苏联,引进我国后,图学工作者在课程内容系统编列、教育办法以及查核办法方面先后阅历了从学习苏联、仿照日本、效法欧美,终究到探寻契合我国高级教育国情的工程图学变革之路,树立了该类课程完好的教育系统。但是,跟着我国高级教育事业展开与变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育的主体方针与方向逐渐向提高创造力和培育立异式人才改变。新形势下,该类课程在教育办法上的短缺日益突出,信息时代的网络盈利鲜见于图学讲堂表里;课程内容改变甚微,教育侧重于理论常识而疏忽工程规划才能培育,很多教材乃至在章节称号上都有相对固定的方法,显着滞后于业界技术展开水平:在查核手法方面更是沿用长期以来的期末纸卷考试,尽管也伴跟着一些变革探究,但整体上仍然难以打破方法上的妨碍。比如此类办法手法严峻阻止着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变通力及观察力的培育。
一、工程制图类课程现状
1.课程内容严峻滞后于业界常识
跟着工业4.0革新和3D打印技术的呈现,工程图形信息表达方法正在从二维平面图向三维空间图形改变,信息的检索也从本来的单一文字拓宽到图形信息的检索。国内图学界对工程图学引进三维几许建模的评论总体上体现出了活跃的情绪。部分学者还进行了以立异性三维构型才能培育为中心的教育变革研讨,探究树立二三维同步教育系统,以培育立异性图学思想及运用三维特征构型进行归纳剖析的才能。
综观国内工程图学类教材,虽有少部分引进了三维造型软件,但其意图仅逗留在对二维平面图形信息的诠释上,并且通常因限于课时要求而被疏忽。因而,这类变革仍然逗留在探究阶段而鲜有付诸实践,工程制图类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相脱离。
2.课程查核办法不合理
课程查核兼有考察学生常识把握程度和查验教师教育效果的效果。现阶段,不同高级工科院校正工程图学类课程的查核办法不尽相同,但大体上首要选用闭卷书面考试、上机考试和平常作业相结合的查核办法,纸卷考试成果所占比重较大,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学习爱好的培育,致使学生忽视讲堂教育进程的重要性,引发学生考前突击的普遍现象,导致查核完毕即忘记常识,乃至最根本的理论办法也彻底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因为注重分数而忽视上机实践、课外绘图等操练,导致查核成果单一片面。
3.教育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是指在工程图学类课程教育进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成为自动出产线上的产品,使得部分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成为“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困顿现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心智难以敞开,背离了高级教育提高学生根底本质的教育理念。
此外,在教育进程中存在的比如讲堂关闭、学生与教师脱离、课程与图学学术脱钩等问题,都影响到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因而,对现阶段工程图学类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并付诸实践火烧眉毛。
二、工程制图类课程变革方法
现在,工程制图类课程变革的要点会集在课程内容系统上。一是“根底课程交融方法”,将制图课程与相关专业原理、规划及CAD等课程整合,选用学科间横向联系和纵向贯穿,重组教育内容,并以“规划为主导,才能为方针”安排教育。二是“根底课程分块和谐方法”,将专业根底课程统一规划,分红模块,清晰各自定位,在不同学期教育不同模块。三是“根底渠道与专业相结合方法”,树立一种不分专业、以培育“图学本质”为方针的公共渠道,再依据专业需求,开设专业制图课程。四是以三维建模为主线方法,旨在将三维建模的原理、办法和技术融入渗透到工程图学中,构成新的教育系统、教育内容和教育办法,将“三维实体规划表达”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五是新老内容调整整合方法,其一是“三合一”方法,将画法几许、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内容整合一体其二是“多合一”方法,在“三合一”方法根底上并入三维建模与构形规划等内容,由此演化出各种新的系统与内容安排。
三、工程制图类课程变革研讨与实践
“工程制图类课程变革研讨与实践”正是针对上述五种方法取其长、避其短而提出的从工程制图类课程内容编列到教育办法,再到查核办法的一种全面变革,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这类课程的教育质量,进而完成学生获益、教师获益、校园获益、社会获益的现代教育理念。
1.课程内容系统从头设置与构建的研讨
这一研讨首要针对“课程内容滞后于业界常识”这一问题提出,意图在于处理培育学生与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這一对立。关于工程制图类课程而言,业界前沿技术首要体现在各类三维造型软件上。环绕不同专业进行工程图学类课程根底内容、专业内容的设置和课时分配,探究树立了适合于讲堂且紧跟专业展开的前沿三维造型软件教育内容,并将其引进到教育活动中,分专业构建包含不同三维造型的制图类课程教育内容,完成了工程形体的三维表达办法。
图形理论根底部分易于构成工程图学本身系统,找出图学规则,有利于发挥图学在培育大学生专业本质和才能中共同的、不行代替的效果。经过内容的从头区分整合,图形理论根底部分着重于本质培育,包含工程本质、图形本质、空间思想本质等,专业制图部分、工程应用软件和上机试验着重于专业才能培育,包含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图形表达才能、计算机软件运用才能、工程概念与根本规划才能等。
制图根底部分经过“工程制图根底”教程加以施行,专业制图部分依据不同的专业要求装备相应专业布景的教师、选用不同的教材、进行独立的教育内容。一同,依据不同的专业展开不同的前沿造型软件教育,施行软件的敞开办理,做到与业界前沿严密结合。上机辅导资料等教育内容发布在工程软件渠道上,引导学生施行工程形体的三维表达。三维软件施行动态更新,实时捕捉业界前沿技术,防止教育内容落后于业界常识的怪象。endprint
增设公共自学渠道是课程内容系统从头构建的一大亮点。2003年,我校“工程制图”课程荣获山西省第一批精品建造课程,并于2013年成功进行了该课程的转型晋级,荣获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供给了一个优胜的渠道。此外,我校还与全国30多所要点高校一同,参加了教育部重大项目“一同异地”网络视频公开课的研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图学”课程教育变革,经过协同教育信息化支撑渠道建造,发挥了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效果。
2.针对制图类课程内容查核办法的研讨
针对现阶段工程制图类课程查核办法单一、缺少科学性这一问题,咱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讨:(1)探究并施行了合理的考教别离详细计划。为合作我校新立项“工程制图”中心课程建造项目,推动中心课程考试准则变革,在我校教务处活跃倡议下,工程图学教研室整体教师严密环绕教育大纲要求,掩盖悉数常识点分类断定试题类型及数量,经过安排图学专家评定,终究编制完善了多达2700道题的试题库,既保证了各年度考试试题难度的均衡性,又有用防止了第三方出题呈现的误差。(2)树立根底制图、专业制图作业成果、手艺绘图成果与试卷考试成果的合理比重,根绝了一考定性的不合理查核办法。(3)树立了优秀学生请求免考合理计划,树立了一套完好的免试学生准入条件及评分准则。(4)废除了部分少学时专业学生“工程制图”闭卷考试的查核办法,拟定了更为合理的成果点评系统。查核计划以进程点评和总结点评相结合,详细如下图所示。
按照上图进行查核的一同,部分专业如服装工艺、生物工程等专业可撤销总结点评查核,选用编撰陈述方法的查核办法。此外,为了根绝学生白出题考试、免试中呈现的不公平现象,树立完善告发邮箱,一经核实,撤销自出题考试和免试资历。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办法的研讨
针对长期以来工程图学类课程教育中学生主体认识被疏忽、教师把整个教育活动关闭在自己的认识中这一现象,咱们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进行了相应的教育办法和手法变革,有用引导学生从“不得不”到“自在自觉地活动”的改变,把学生的独立思考变成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进程中,咱们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做起,设置互动教育内容,树立互动教育讲堂;依据制图课程的特殊性,在图形构型进程中,设置自动参加教育内容;习题课采纳教师安排分组评论,学生解说,真实完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进程。经过教育内容变革,讲堂延伸到专业前沿,构成了敞开的讲堂;讲堂常识紧跟业界前沿技术,完成了教育内容与专业需求的严密结合;经过查核办法变革,加强进程办理环节,完成了“考生”到“学生”的改变;经过教育办法变革,增强了学生在教育进程中的自动认识,完成了从“出产学生”到“学生出产”的改变。
4.教材变革研讨
近年來,我校先后掌管编写了《画法几许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工程制图根底》等教材及配套习题册,并于2012年出书了《画法几许与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完成了机械专业和资料专业的整合。2014年编写出书的《土木水利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第二版),成功完成了土木、水利、修建、给排水、环境工程专业教材内容的整合。2016年,在工程制图类课程教育内容整合的根底上,修订了《工程制图根底》一书,补入了电气制图和化工制图等内容,为56学时制图课程变革奠定了根底。
[本文获山西省高级校园教育变革要点项目(J2015014)赞助]
[责任编辑:夏鲁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