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丁世忠 安心创业、踏实做人的安踏鞋王

[2025年04月28日 17:39] 来源: 人物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安踏、361度、匹克、鸿星尔克、特步和乔丹共6家上市公司,都出自晋江这个县级市。而丁世忠作为安踏领军的领军者,在晋江服装行业的企业家圈子里,不可避免地成为标志性人物。  安踏的舵手  17岁时,丁世忠带着向父亲借的1万元和600双鞋到北京推销。1994年,他揣着赚到的20万元回晋江,加入岳父丁思忍创办的安踏公司


  安踏、361度、匹克、鸿星尔克、特步和乔丹共6家上市公司,都出自晋江这个县级市。而丁世忠作为安踏领军的领军者,在晋江服装行业的企业家圈子里,不可避免地成为标志性人物。
  安踏的舵手
  17岁时,丁世忠带着向父亲借的1万元和600双鞋到北京推销。1994年,他揣着赚到的20万元回晋江,加入岳父丁思忍创办的安踏公司。
  丁世忠注册安踏这个标志的时候是在1991年,二十年来从未变过。ANTA四个字母上面的标志是一个变体的“A”字,当时丁世忠觉得这个符号像一只腾飞的鹰,于是选择了这个设计。
  1994年至2000年间,丁思忍分别注册成立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制造和销售运动鞋。2000年至2002年间,丁思忍又以安踏企业的名义注资1400多万到安踏福建。丁世忠先担任安踏福建的董事,并于2000年起一直担任安踏中国的总裁。
  2002年4月,一家叫晋江世发的公司通过投资3000万元的生产设备和相关资产,成为安踏福建的股东,持有其60%的股份。晋江世发是丁世忠的家族100%控股的家族企业,丁世忠的父亲持有60%股份,丁世忠两兄弟及他们的妻子各自平均持有10%股份。
  2002年5月,丁思忍将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的实益权益无偿转让给丁世忠。而在同日,晋江世发全体股东也将晋江世发的实益权益无偿转让给丁世忠。这样,丁世忠就成了安踏福建以及安踏中国的唯一实益拥有人。
  2006年,丁世忠又注册成立了安踏长汀和安踏厦门,以建造和经营安踏的服装生产设施。并在这一年,安踏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厦门投资成立上海锋线,从事出售adidas、锐步和Kappa等品牌运动服饰的零售业务。
  而上海锋线进一步在2006年及2007年成立了北京锋线、广州锋线、哈尔滨锋线、苏州锋线和厦门锋线,以经营和管理安踏在中国不同城市的零售店面。
  安踏从此不再是福建晋江地区千百家以生产服饰鞋帽为主的家族企业之一,安踏的构成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成了公有的企业,股东既来自国内,也有香港甚至北美的投资者。
  安踏上市
  总裁丁世忠因对促进中国体育贡献卓越,被评为第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丁世忠表示:民营企业要做大,只有循上市的途径。只有让家族企业的管理走向透明才能让企业焕发更多的活力。
  2007年11月,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授牌仪式在晋江举行。晋江市成为继深圳和成都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首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晋江作为我国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其体育用品业涵盖运动鞋、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类别。晋江还将规划和建设集大众健身、竞赛表演、运动训练、商贸会展、体育生活化社区、旅游休憩为一体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及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而这一切,无疑为丁世忠提供了极为优厚的发展基础。
  安踏集团通过赞助中国顶级体育联赛及优秀运动员的赞助,建立品牌知名度。运动鞋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在中国荣列第一。安踏的永不止步的信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民营企业如何做大,是摆在无数企业家面前的课题。丁世忠认为,明确原有机构的产权关系,是企业迈向透明管理的第一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接受行业的监管,是第二步,也是改变企业形象和性质的关键一步,“有监管比没监管好。”安踏上市,股东中有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的老板,美国人主动找到安踏购买8.2%的股份,成了该公司最大的海外投资者,随之而来的,将是围绕姚明的市场影响力带来的巨大商机,但丁世忠否认安踏会藉此涉足海外市场:“至少最近几年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先把国内市场做好,再去想国外。”
  安踏在今年的增长达到百分之百,除了原有的销售渠道和模式,该公司拟开办名为“锋线”的零售店,销售竞争对手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等公司的品牌,“这是利用安踏良好的销售渠道去赚对手的钱。”丁世忠解释。面对飞速的增长,他承认最大的挑战是管理团队的成长和建设。安踏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大批精英加盟,据悉有30多人在上市后获得公司的期权。
  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中国企业,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政府引导企业创新的力度增大,战略方向是很明确的。安踏这几年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很大。2004年,安踏公司创新的投入只占总支出的0.5%,而到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3%。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它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安踏在综合管理创新方面,尤其是对产品研发的创新非常重视。现在安踏总部专门设有研发中心,在北京也设有研发中心,马上还准备在美国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这一系列措施都需要在管理创新上进行突破。
  在品牌方面也要创新,尤其是在品牌国际化方面。安踏目前已经从原来传统的广告营销,拓展到了体育营销。我们不但赞助中国的体育事业,并且走出国界,赞助美国的NBA,这些都是我们基础创新、品牌创新的一部分。在未来企业创新方面,安踏还会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尤其还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员的创新。人员创新就是人才的国际化。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管理一定要跟得上。所以安踏提出,企业目前要注重国际化、企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等“五化”建设。
  安踏这几年能发展这么快,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丁世忠分析道。“一是整个国家有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发展的战略、政策正确;另一个是得益于企业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打品牌。这次从总理的报告中,我看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环境仍很好,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一再得到强调,我很振奋,我把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想法告诉了其他股东。”
  丁世忠认为,创新的概念就是品牌带动的概念。创新就是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去改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走在我们前头,就在于有很强的品牌。世界前百个品牌,中国目前一个都没有。泉州、晋江在福建的区域经济发展能比其他地方好,说到底就是品牌带动。未来福建在实施品牌带动中,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持续走创新的道路;二是政府应围绕福建的产业特点,把相关产业做大;第三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去开拓国际市场,去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成为世界级品牌。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