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古观象台 守护古都五百年

[2024年01月29日 04:20] 来源: 旅游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在北京二环边上的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矗立着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古代建筑,十来米高的深灰色方砖台巍然矗立。在五百多年漫长岁月里,它始终屹立不动,似乎要看清宇宙间的一切奥秘,这就是明代建成、闻名于世的“古观象台”。  说起天文,其实特别值得中国人自豪,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天文学体系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但天


  在北京二环边上的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矗立着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古代建筑,十来米高的深灰色方砖台巍然矗立。在五百多年漫长岁月里,它始终屹立不动,似乎要看清宇宙间的一切奥秘,这就是明代建成、闻名于世的“古观象台”。
  说起天文,其实特别值得中国人自豪,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天文学体系就已经奠定了基础,但天文这个词的含义却与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有着较大的差异,最初是指各种天体交错运行时在天空中呈现的景象,也就是天象,后来又引申出新的含义,指仰观天象来占卜人事吉凶的学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逢大事发生之前上天总会给人间一些预兆和警示,这就是星象上的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日食、月食、彗星、太阳黑子等的天文记录,都是出自中国古代天官的手笔。他们主持观察和测算天象,还要“观象授时”编制历法。文献记载,从殷商时代,中国就开始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来计算日子,到元朝,天文学水平到了世界高峰,此时编制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1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6秒,3320年才相差一天,与现在通用的公历也就是格里日完全相同。但是格里日制定于1582年,比授时历晚了400多年。而古观象台,正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光辉成就的历史见证。
  进入古观象台的大门,里面是一所红墙灰瓦的四合院,院里绿松苍翠,古槐参天,这些槐树,年轻的也有一百多岁了,年长的是院里三棵加了围栏的国槐,已经守着院子三百多个春秋。院中的游人三三两两,相比其他景点的人声鼎沸,这儿的冷清倒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小院儿的左边,迎面一座拱形正门,上书三个正楷大字:“观象台”。这是清朝初年所更改的名字,它的原名叫观星台。当年朱元璋攻下北京城,把元朝的天文仪器运去了南京。斗转星移,明成祖朱棣于1421年又迁都北京,遂在当年元大都旧址上又重新修建观星台,放置了浑仪、简仪、浑象等天文仪器,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后又增修了晷影堂,这才基本上具备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观象台的规模。
  穿过正门的门洞,眼前是一条由坚实的灰色城砖铺就的通向台顶的台阶。台阶已经磨得非常光滑了,一步步走上去仿佛走向蓝天,数百年间,那上面也不知留下了多少祖先探索的足迹,如果你仔细留意,还能在砖上找到“嘉靖三十二年”的官印。
  台上由八件观测仪组成,有的形如地球,有的弧度像张弓,还有的三圈相交……个个雕刻精美,造型各异,而且有趣的是,几乎每件仪器上都有几只萌态可掬的铜狮子,它们有的瞠颜怒目,龇牙怒吼,也有的后脚跪立,乖巧顺从。这八件仪器已不是元朝所建,而是清朝受东学西渐的影响,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制造的。其中的玑衡抚辰仪,重达五吨,全部由青铜浇铸,底座装饰繁复的云纹和山纹图案,几条游龙盘旋而上,托着南北正立着的“子午双圈”,这是乾隆皇帝亲自登上观象台视察,参照明浑仪,历时十年精心制作而成,也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铜仪,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天文观测水平。
  古观象台还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即“在同一地点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从明正统七年三月二十七日(1442年5月7日)建成观星台到1929年5月26日改为天文陈列馆停止天文观测为止,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达487年之久,期间累积的大批天文观测资料,对于现代天文学仍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走下古观象台,往西走,就进入了一个秀丽清幽的四合院,这就是紫微宫和东西耳房。
  在紫微殿前,分别摆放着月晷和星晷,这两件仪器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日晷,主要是在夜间利用观测月亮和恒星的方位来测定时间的仪器。紫微殿正当中,乾隆皇帝题写的巨大匾额“观象授时”映入眼帘,庄严肃静之情油然而生。这四个字点出了古代观象台的作用:观测天象,即日月星辰运动的规律,据以制定和颁布历书,从中也可以体会到独具特色的中国星空文化。两侧有一副对联:“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文字古朴苍劲、雄健飞扬。殿里陈列明代浑仪、明代简仪、元代仰仪、元代正方案的复制品。
  走出紫微殿,小院里古树参天,绿荫掩映,陈列着浑仪、简仪、星晷、正方案等明代仪器的复刻品。东西厢房作为展厅,展出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
  走出古观象台的大门,站在车水马龙的二环马路上,再次回望古观象台上古朴精巧的仪器,突然有一种感觉,也许在夜幕降临后它们将会复苏,依然持续地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默默守护着我们的生活……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