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毒战》:一战到底!

[2025年08月13日 09:26] 来源: 大众电影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2012年11月,电影《毒战》出征第七届罗马国际电影节之前,曾在北京做过一次盛大的发布会。那次发布会快结束时,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环节,所有在场的《毒战》主创,每人一把道具枪,一齐向黑色气球遮盖的海报墙射击。做戏归做戏,宣传的气势倒是瞬间暴涨。如今我们看到的《毒战》,依旧把这样的气势延续至大银幕,它成为“


  2012年11月,电影《毒战》出征第七届罗马国际电影节之前,曾在北京做过一次盛大的发布会。那次发布会快结束时,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环节,所有在场的《毒战》主创,每人一把道具枪,一齐向黑色气球遮盖的海报墙射击。做戏归做戏,宣传的气势倒是瞬间暴涨。如今我们看到的《毒战》,依旧把这样的气势延续至大银幕,它成为“内地公安题材的电影里开枪最多的一部(杜琪峰语)”。对于第一次来内地拍警匪片的杜琪峰来说,这样的尺度代表了一种开放。
  大陆的电影市场对这种开放渴望了很久。此前十几年,华语电影的商业化浪潮虽然凶猛,但是,风格凶猛的警匪片却寥寥无几。除了《寻枪》(2002,陆川执导,姜文主演)这样的文艺范儿“警匪片”,就是高群书执导的《西风烈》(2010)和《神探亨特张》(2012),剩下的都是些歌颂劳模或是普及法制的“公安电影”。杜琪峰筹拍《毒战》之前,想找一些内地的警匪片“观摩”,发现“只有(警匪题材)电视剧,电影几乎没有一部可以真的拿来看,都是主旋律”。在内地,凭着警匪题材电视剧闯出来的制作人,刘燕铭是最著名的一个。
  1995年,电视剧《警察本色》成为刘燕铭创立海润影视后的第一部作品。此后的近二十年,海润影视出品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重案六组》系列《永不瞑目》《追踪》《玉观音》……虽然很难完全归结于警匪类型的成功(至少海岩的作品大多只是以警匪剧为壳,内里还是言情剧的核儿),但是,这些剧集的确创造了一批不那么“高大全”的警察以及不那么“穷凶极恶”的匪徒,无形中突破了不少影视审查的框框。所以,2010年,刘燕铭辞去海润影视总裁职务,在海润传媒集团内部“再创业”,全力登陆大银幕的时候,他的第一选择依旧是警匪片。
  在内地市场,这是个保险又不保险的选择。保险的是,刘燕铭成功签下杜琪峰,后者作为港派警匪片的大师级导演,让这一签的战略意义不亚于当年海岩同海润影视的合作。不保险的是,在内地,拍电影远远不只是导演和制片人的事,对许多人来说,电影和现实是一回事,“国内的市场没有那么开放,他们就很当真,觉得很多写法会影响整个公安形象(杜琪峰语)”。不过,刘燕铭并非一个简单的投资人,无论电影局还是公安部,他都有良好的沟通渠道,确切的说,他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近些年,杜琪峰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几进几出,让他逐渐懂得一些在内地拍片要遵守的规则,对他来说,规则不意味着枷锁,“即使有很多限制,还是有足够空间,也足够我写公安题材的电影。”
  黑白分明的杜氏警匪片
  杜琪峰需要遵守的第一条规则:黑是黑,白是白。《毒战》里的警察没有一个人贪污渎职、滥用暴力,与此相对的是,“毒帮”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悍匪,盗亦无道,彼此出卖。然而,在以往的“杜氏警匪片”中,这样的人物设定难以想象。杜琪峰的《PTU》(2003)同陆川的《寻枪》一样,都讲的是警察丢枪的故事,“银河系黄金配角”林雪饰演的警官肥沙却比姜文饰演的小警察马山要“堕落”的多。的确,警察同黑帮有染,这样的情节很难出现在内地的警匪片或者说“公安电影”里,即便在公安队伍里出现了类似的人,内地编剧也大多会设计这些“坏警察”是为了人情,而不是为了利益。而在《神探》(2007)里,杜琪峰和他的老搭档韦家辉创造了一个拥有七重人格的“神探”,如果在内地,这么一个神经病警察早就被强制治疗了,怎么可能让他跑出来破案呢?疯癫如此的警察出现在香港电影院里,香港警务处(香港的主要警察机构)从未干涉杜琪峰拍电影,因为“香港警察的形象是很好的,无论我怎么拍,市民都相信警察,都不会影响到真正的警察地位。香港警察不在意电影把他们拍成什么样子,你说他忠也行,奸也行,杀人也行,强奸也行,贪污也行,他们明白这是看电影。”
  但是,内地的公安部门有更多的顾虑,无论人民警察给群众办了多少好事,电影编剧虚构出来的极个别“坏警察”还是让他们担心,电影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这也是多年来,内地警匪片一直不够“凶猛”的原因之一。即便是杜琪峰和韦家辉也不能逾越太多,《毒战》里张雷(孙红雷饰演)带领的缉毒警察们办案时都是智勇双全,极少犯错。然而,在杜琪峰看来,“警察也是人,人就一定会犯错,但这些(人性弱点)没法放到警察身上,这样写的人物就不够立体生动”,从创作上来说,“每一个人都很守规矩,戏就比较平了。”可是,《毒战》作为警匪片又必须好看。杜琪峰和韦家辉找到的解决方法是,“整个电影的节奏一定要很强,情节衔接到最紧,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了”。《毒战》因此就像一个“缉毒版”《24小时》,从张雷发现毒贩蔡添明(古天乐饰演)的制毒工厂,直到最后缉毒队与香港“毒帮”同归于尽,让人感觉,片中的所有人就是一口气跑到生命的尽头。
  《毒战》中,杜琪峰和韦家辉设计了几个小细节。“一个镜头是毒贩用百元钞票当纸钱烧祭奠他的同伙,监视他们的警察从口袋里掏半天只有几十块钱。还有一个镜头讲两个警察追毒贩,从广东一带追到天津,一路开车,没钱交过路费,小便时间都要看毒贩的车什么时候停。”这些细节其实很正能量,杜琪峰想以此告诉观众,“我们做创作的人,希望借着这部片讲警察的使命。”而这些细节设计非编剧韦家辉凭空想象,在动笔之前,他在内地采访了很多警察,有些人给他的印象为了抓匪徒就是不眠不休,用什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合理的。
  “毒帮”逆袭
  白的的确很白,黑的却不是那么纯黑。杜琪峰评价自己的“御用小生”古天乐时,大赞他从这部戏开始蜕变。2003年,杜琪峰、韦家辉联合执导爱情喜剧《百年好合》,他们把拍电视剧火到不行的古天乐拉来做主角,发现这个当红小生是“香港同代演员里最好用的,怎么搞都可以”。自那之后,古天乐在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中大开双轨制,一边拍赚钱的爱情喜剧,一边拍更作者化的黑帮和警匪片,大有接班黄秋生、刘青云、任达华等老一代“银河系主星”的势头。十年后的《毒战》,古天乐饰演了一个毫无底线,为了求生出卖所有人的毒贩蔡添明。这应该是比《黑社会1、2》中的JIMMY仔还要黑暗的角色,相对于好人张雷,坏人蔡添明的表现更令人印象深刻。
查看更多: 发布会 环节 电影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