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南锣鼓巷戏剧节 永远坚持非盈利

[2023年03月20日 20:18]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两个多月,9个单元39部戏剧、4场讲座、9个工作坊、两个大型论坛,这就是南锣鼓巷戏剧节。如果深入进去,会发现光演出的剧目就涵盖了话剧、肢体剧场、舞蹈、戏曲等多种戏剧样式,这里面不乏《蒋公的面子》、《塞纳河少女的面模》等知名作品,还有一些相对小众的前卫性较强的剧目,而工作坊、讲座和论坛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两个多月,9个单元 39部戏剧、4场讲座、9个工作坊、两个大型论坛,这就是南锣鼓巷戏剧节。如果深入进去,会发现光演出的剧目就涵盖了话剧、肢体剧场、舞蹈、戏曲等多种戏剧样式,这里面不乏《蒋公的面子》、《塞纳河少女的面模》等知名作品,还有一些相对小众的前卫性较强的剧目,而工作坊、讲座和论坛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谈起这些剧目的挑选标准,南锣鼓巷戏剧节的艺术总监、蓬蒿剧场的创办人王翔说:“戏剧节是学习的场合,又是欢乐的场合,要让参与者在愉悦中学习。三个选择标准,第一文学性,第二美学性,第三就是灵动性和鲜活性。”文学性是指戏剧在文本上的高质量,美学性和灵动性则是高水平的呈现效果。文学性和美学性保证了作品不低俗,而灵活性则保证了舞台上好看,不干巴巴。
  现在戏剧节如此之多,每年都会新冒出几个大大小小的戏剧节,王翔说南锣鼓巷戏剧节最大的不同就是重视剧场空间和文学性。“南锣鼓巷戏剧节是非商业的,注重剧场技术,剧场空间艺术,同时重视戏剧文学。每年有大量原创文本,文学的戏剧是主线。”
  王翔反复强调戏剧的反商业,在他看来,戏剧是除了文学之外,惟一一个能和当下工业和碎片化的影视时代相抗衡的艺术。而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里,即使是艺术家也有可能被裹挟进商业的大潮。“孟京辉之前是先锋,但后来悲壮地让商业强暴了。”
  因此,南锣鼓巷戏剧节没有任何一个常见的商业模式戏剧,所有内容的排演都发自艺术家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纵容”艺术家去做他们想做的艺术。讲座、论坛也是领域内最前沿最先锋的内容。
  这样的初衷固然好,但也造成了南锣鼓巷戏剧节的某些剧目和内容与普通观众差距过大,也许会令人难以理解。王翔承认但并不觉得这是大问题:“距离很难一下拉近,其实观众都有基础,文学一直做的都是文学性戏剧,只要不是过于重视前卫的形式,观众的心灵就更容易接受。”
  但若是坚持非盈利反商业,那戏剧的成本就只能依靠政府和个人,这看上去并不是长久之计。但王翔依旧坚持政府扶持和个人投入,“我给你举个例子,养孩子前 20年都是投入,聪明的国家会帮着母亲提供免费教育,家庭对孩子的投入最后会回报成亲情,而国家的投入期待的是未来长远的回报。戏剧担负着文学、认知和美学教育功能,国家是一定要投入的”。
  最后王翔回答了很多人都曾问过他的问题,一个诊所开得风生水起的牙科大夫,为什么会去做剧场,还要折腾戏剧节:“牙医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具备艺术家气质的需要。艺术不只是艺术工作者的事,与所有人相关。社会耻辱地越来越弱智、越来越贫乏、越来越物质化,我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很恐惧,艺术越来越少,人之间美好的、艺术的联系越来越少,我只能用一点力量尽力改变这个社会。”
查看更多: 戏剧 锣鼓 两个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