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从“奥斯勒度”到“风土”

[2023年03月02日 13:08] 来源: 酒世界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近一个世纪以来,德国一直以“奥斯勒度”——即天然糖分含量来衡量葡萄酒的品质,含量越高品质越好。因此,每一个葡萄园,或者说不同品种的葡萄酒都可以通过“迟摘”或“精选”等标签来提高自身地位。后来出现了一些前卫的葡萄酒专家,大力倡导“风土”这一概念,公开指责法定质量评判标准以及现代生产方式,认为当今冷


  近一个世纪以来,德国一直以“奥斯勒度”——即天然糖分含量来衡量葡萄酒的品质,含量越高品质越好。因此,每一个葡萄园,或者说不同品种的葡萄酒都可以通过“迟摘”或“精选”等标签来提高自身地位。后来出现了一些前卫的葡萄酒专家,大力倡导“风土”这一概念,公开指责法定质量评判标准以及现代生产方式,认为当今冷漠、不近人情的标准以及大量的工业化生产以一种愤怒的姿态冲击着琼浆美酒。他们坚持从口感表现力和酒园栽培两个方面来对葡萄园品质进行认定:规定葡萄品种和生产方法,再对葡萄园进行分级。
  一度领先世界潮流
  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奥斯勒度”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很显然,统治者并不打算与大众共用一个葡萄园质量评价体系,类似的还有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早期开始沿用的一套根据产地及严格规定的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19世纪末普鲁士用王朝战争的方式统一了德意志)。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伴随当时的移民潮从美洲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还有一些霉菌,波尔多液能有效防治这些霉菌;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极大地减轻了繁重的人工劳作,现代铁路网的建设也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当时的情况下,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德国新小布尔乔亚主义不光代表了陡峭石壁上的城堡,让人神往的Loreley(Loreley是传说中莱茵河神的女儿,其歌声使水手们受诱惑而船毁沉没),还偏爱着产自莱茵河以及摩泽尔河两岸河谷中的葡萄酒。
  德国的葡萄酒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在大都市最一流的餐厅,它的售价比波尔多名庄系列还要高昂。如今,在莱茵河以及摩泽尔河两岸的酒庄中仍有人见证了当时繁荣的经济盛况。
  光照的地方必然有阴影,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
  联系葡萄酒如今这种自作自受的现状,似乎是必然的。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发现了这一情况,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赖以生存的事业正受到威胁,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作为折衷,日常餐酒如果有必要,可以合法添加25%的糖水,这样,就增加了酒精的含量,降低了酒的酸度,自然,酒的体积也就增加了;但是优质高级葡萄酒的酿造中禁止添加任何成分,这样的酒可以称为是“天然葡萄酒”,这一用词在1971年出台的酒法中被废止,许多顶级酿酒师被迫放弃了这个标记。
  VDP作为一个天然葡萄酒的拍卖协会,成立于上个世纪之初——在100年前,“天然葡萄酒”这一老式称呼所代表的含义在添加糖分的葡萄酒对比之下更显杰出——毫无疑问,VDP每一个成员都是现代风土运动的忠实拥护者。
  奥斯勒度大行其道
  Ferdinand Öchsle创立了奥斯勒度(Öchsle scales)作为含糖量测定的标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地测量装置,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客观的品质评判标准,可以帮助判定葡萄酒应该是保持“天然纯净”,还是应该稍作加工。
  之后经济的繁荣也对“奥斯勒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随着拖拉机和化肥的改良,以及新品种、高含糖量的嫁接葡萄的出现,德国葡萄种植业格局被打破,开始重新洗牌:同一区域的种植量加倍,收成翻了几番;新型机器和小发明又给葡萄园带来想都不敢想的高产量,酒窖里也全然是一片新气象。当时,不管是从葡萄酒的产量还是口感,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微甜的口感让人愉快,带有花香,随处可饮。这也许是出于自古就有的对成熟的甜味水果的喜好,也有可能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是因为战后的这一代人对甜食的渴望。
  50年代的农业会一直因为“不具备地域特色”而并不待见甜葡萄酒,到了60年代,人们将此视为准则,严格执行,所以一直以来甜葡萄酒的大量生产都只是“技术上可行”,直到1971年出台了新酒法,这股甜酒的风潮才发展到顶峰:酒法明确废止了“天然葡萄酒”这一称号,要求以具体的含糖量(奥斯勒)的描述标注。比如现今使用的“珍藏”、“迟摘”、“精选”这些标签就是根据“奥斯勒”值来定的,在这一酒法之下,酒农们自然追求尽可能高的含糖量,以求获得最有利的标签。
  世界公认的一些影响品质的因素,比如葡萄园和土壤的特点,葡萄品种、葡萄藤年份、植株间距等等,酒法中都没有提及,实际操作中,这些因素只能渐渐融入背景当中。只要有一天以含糖量作为标准,我们就一天只能以“迟摘”作为标签,甚至是一些非常干瘦的葡萄酒,都可以被酒法认定为“高品质葡萄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并在国际市场上卖得很好。不光是在葡萄酒的分级中弃用了风土因素,就连品尝的时候人们也不再关注风土。
  举步维艰
  到了80年代,德国葡萄酒经历了谷底:不光完全脱离了市场,在德国,甚至没有人再对糟糕的“迟摘”产生兴趣。在现代饮食文化、上流礼仪以及生态学的潮流中,德国的葡萄酒业暂时沉睡了。在农业中,总是优先适用农村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毫无疑问,政府对上千个小企业的补贴保证了葡萄酒产业景观的延续。虽然过多的补贴不利于发展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是肥硕的猪、一麻袋一麻袋的马铃薯以及甜葡萄酒却在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抗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编者注:在1945年二战德国战败后,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以及民主共和国暨东德,联邦德国在经济发展上明显优于东德,1961年冷战加剧建造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拆除,1990年两德正式统一)。
  政府的补贴并没有真正帮助到酒农们,为什么一些本该被称为佳酿的葡萄酒并不受到待见?对此,他们毫无头绪,只能依靠恶魔一般的布鲁塞尔以及一些廉价外国酒。其后,协会开始将眼光慢慢转移到不锈钢酒瓶厂而不是栽培,由此可以推断出,遭到危机时,协会无法扭转经济形势,转而通过一些措施加强优化他们的策略和概念:加大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多技巧以达到价廉物美。
查看更多: 葡萄酒 含量 品质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