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北大餐饮绽放光彩

[2022年10月26日 04:50] 来源: 餐饮世界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北大餐饮中心的使命  我们的工作单位是北京大学。这是一个令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国家最高学府,一个有着114年的辉煌校史的崇高殿堂。作为北大后勤保障的重要支柱——北京大学餐饮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到一千名员工,却要保证每餐五万人左右就餐的任务量,1:50的工作量给了我们极大的考验。作为

  北大餐饮中心的使命
  我们的工作单位是北京大学。这是一个令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国家最高学府,一个有着114年的辉煌校史的崇高殿堂。作为北大后勤保障的重要支柱——北京大学餐饮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到一千名员工,却要保证每餐五万人左右就餐的任务量,1:50的工作量给了我们极大的考验。作为北大餐饮人,我们的口号和目标是:为创造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餐饮服务体系而努力。保证供应、保重质量,看似平凡的一日三餐,关系到高校稳定与发展,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这些年北大餐饮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消费人群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北大餐饮首先是做到与市场接轨、与行业接轨,中心不断秉承改革、发展、创新的宗旨,积累多年成功经验,脚踏实地地积极做好餐饮服务工作。北大餐饮成为全国高校标杆,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前不久,在餐饮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组队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并一举夺魁,获得团体特金奖的优异成绩。这项比赛是中国烹饪的奥林匹克,也是世界中国烹饪的最高赛事,获此殊荣令我们备受鼓舞。现在回忆起参赛的那些点滴,真是苦辣酸甜一起涌上了心头。
  大赛前的苦练
  报名之初餐饮中心多次组织会议研究参赛方案,在仔细了解了大赛规程后,从近千人厨师队伍中,通过严格选拔确定4名综合实力和技艺水平较高的参赛选手,最终郭建民、陈渊方、李梦雪三位师傅与我荣幸地当选,组成了北京大学餐饮中心代表队。
  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我们确定了参赛作品,其中汤羹菜肴为金汤燕菜鸡豆花,海味菜肴为海参御笔,禽畜菜肴为鸭吞牛,果蔬菜肴为水晶冬瓜球,前菜为牡丹组合,面点由三个品种核桃酥、三角酥、芒果酥组成。这份菜单能够很好地展现我们的烹调技术和技法,以及我们的传统与创新理念。
  菜单一旦确定,我们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练习当中,纵然我们四位都从厨多年,但面对这样的大赛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大家除了照旧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外,更是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每天反复实验总结,有时一练就到了深夜。领导在各个方面也都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我们练习用的食材都价格不菲,但不用真材实料练手又达不到效果,好在上级部门对我们全力支持,保证了原材料的供给,这些都让大家更加珍惜这次参赛的机会。
  精雕细琢备战大赛
  我们团队在仔细研究了大赛规则,反复讨论尝试后,最终确定以传统鲁菜为基础,兼顾西式口味和创新变化的创作基调。我参赛的两道菜是“金汤燕菜鸡豆花”和“海参御笔”。前者是以南瓜汁和清鸡汤为汤底,加入鲜奶油和纯牛奶,再用糯米粉勾芡,汤色金黄,鲜美醇厚,又带有淡淡奶香味,既有中式汤的鲜美,又照顾到海外消费者和评委的口味,属于中西合璧的做法。而鸡豆花本属于川菜中最费工夫的菜品,对火候的要求很高,用鸡脯肉为原料烹制,出来的成品效果要求白而嫩,像豆花一样,有“吃鸡不见鸡”的美誉,是国宴菜品之一。燕窝发好后,加入高汤煨制入味,把金汤盛入盅内,放入鸡豆花,上面加上燕菜,这样一道既高雅又淡雅的汤羹就完成了。
  “海参御笔”的灵感来自传统孔府菜“御笔猴头”,是一道典型传统和创新融合的菜肴。传统上是用芦笋做笔杆,我们改良后用海参酿糯米做了笔杆,用青笋和胡萝卜、红椒雕琢后作为御笔的配件,猴头加鸡蓉做成笔头,制作工艺复杂,融汇了烧、酿、扒、蒸等烹调方法,使得菜肴的口味、口感、色泽、形态更加突出。这道菜起初在选择食材猴头时遇到一些挑战,干猴头色泽和口感都不好,而灌装的防腐剂味很浓,难以吃出猴头的菌香味,鲜猴头的味道最鲜美,可是质量难以统一,为了找出表面细毛长短一致的猴头,我们从几十斤猴头中逐一挑选,才达到要求。海参的馅心也做过多次调整,后来改用糯米饭加火腿丝、干贝丝、海米等调制馅心,把海参用葱烧的方法烹制后酿入糯米馅,这样就成功的完成笔杆的制作,整体效果非常理想。
  我们队制作的素菜是“水晶冬瓜球”,由郭建民师傅主理。这道菜可谓是纯粹的功夫素菜,费工费时,曾经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型宴会上制作过。“水晶冬瓜球”要求外皮晶莹剔透,馅心的馅料极为考究,用石耳、紫甘蓝、橄榄菜这几种紫黑色原料填充,酿入球内成熟后映出紫黑色,形似葡萄。这道菜难就难在挖冬瓜球,要求空心球的口径不能超过0.6厘米,如果口大馅料容易漏出来,而且瓜壁必须很薄,选手在挖球后再用戳刀一点一点镂空,以达到成熟后透亮的要求。练习阶段郭师傅每天要用去一个大冬瓜,因比赛每份作品需要13个球,共7份,就得至少准备100个冬瓜球。起初郭师傅挖100个球得5个小时,后来提到3个小时,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挖好的瓜球用高汤煨制入味,再一一酿入馅料蒸制摆盘,浇上玻璃芡汁,成品形态美观,色彩丰富。
  载誉而归
  到新加坡后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有一些材料是从国内带过去的,当地天气炎热,导致有些原料已经不能再使用了,我们只能临时去当地市场采购。好在新加坡原料品质还是很不错的,在赛前我们将特定的原料进行预制,准备了整整一夜。比赛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既紧张,又兴奋!为了这一刻,我们已经备战了一个多月,到了检验我们真正实力的时候了!
  比赛现场大家既要加工准备,还得适应炊具,但每一个环节都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两小时后按着上菜顺序依次出菜,每道菜间隔15分钟,因赛场条件有限,大家轮流使用炊具,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完成了宴席。
  比赛结束,本该是放松的时候,可是大家依旧无心去观赏狮城的美景。领导一直在给我们减压,说我们能够在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的舞台上,与各国参赛队相互交流、切磋,已经是很宝贵的机会了。我想也的确是这样,通过比赛我们开阔了眼界,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这与奖牌相比,无疑是更大的收获。
  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宣读获奖名单时,我觉得自己的呼吸都要暂停了,再看团队的成员们个个都屏气凝神地期待着好消息。当我听到——“刘强个人特金奖,郭建民个人特金奖,陈渊方个人特金奖,李梦雪个人金奖,北京大学代表队荣获团体特金奖”的结果时,和同伴们一起雀跃欢呼,我甚至想高歌一曲《今夜无人入眠》。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这又是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誉!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支代表高校参赛的代表队,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北大不仅能够做出一流的团膳,也能跻身于世界顶级中餐烹饪的队列之中。
  今夜无人入眠,而明天的征程又在脚下……
查看更多: 餐饮 校史 学府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