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语言学概论》pdf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语言学概论”与“汉语史”课程教育探究

[2018年12月24日 03:35]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章黎平摘要:咱们测验把“言语学概论”和“汉语史”这两门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知道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效劳实践”,理论是从言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理论又能够用来研讨和剖析、解说言语现象,言语实践的知道与研讨办法的了解相同重要,对这些常识的把握,能够培育作业言语素质。关键词:教育

章黎平

摘 要:咱们测验把“言语学概论”和“汉语史”这两门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使学生知道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效劳实践”,理论是从言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理论又能够用来研讨和剖析、解说言语现象,言语实践的知道与研讨办法的了解相同重要,对这些常识的把握,能够培育作业言语素质。

关键词:教育改革;言语学概论;汉语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8-0042-02

“言语学概论”是汉言语文学专业的专业根底必修课,是一门言语理论的入门课,能够让学生了解語言学根本理论,协助他们剖析、解说言语现象,为往后从事言语研讨、言语教育及其他言语文字作业供给理论根底。“汉语史”是介绍汉语的开展前史及其内部规矩的课程,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和记载汉语的文字系统是怎样从“商代”的汉语的质态,经过三千多年的逐步演化成为今日的现代汉语。在不少高校,“汉语史”是汉言语文学专业的专业根底必修课。这两门课程,一个是理论课,一个触及古代汉语。十多年来,笔者一向教育这两门课程,并测验将它们的内容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了解“理论来自实践,又效劳实践”。

一、“言语学概论”和“汉语史”结合有助于处理课时少和教育内容多的对立

在笔者地址的高校,“言语学概论”课程被安排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教育,运用的教材是叶蜚声和徐通锵著的《言语学大纲》(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简称《大纲》),要在32个课时讲完全部内容,显然是不或许的。除了对一些内容实施学生自学后教师讲堂答疑、一些内容稍加解说外,第九章《言语系统的演化》底子没有时刻来讲。

“汉语史”课程被安排在本科二年级第三学期(即夏日学期)教育,也仅有八周共16个课时,只能做到对汉语演化规矩的简略介绍。虽然已有殷国光著的《汉语史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史存直著的《汉语史大纲》(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力著的《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向熹著的《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王传德和尚庆栓著的《汉语史》(济南出版社,1996年版)等能够参阅,但仍是难以寻到深入浅出、且适用于对本科生仅作根底常识介绍的“汉语史“入门教材。

《言语学大纲》中第九章《言语系统的演化》,假如不教育,学生对这门课的根底理论把握不行系统。“汉语史”教育时刻紧而任务重。咱们只能测验以《大纲》第九章《言语系统的演化》中的内容为根底,弥补汉语语音、词汇及语法演化的言语实践,用《言语学大纲》前几章中现已学过的理论对这些言语演化现象进行剖析和解说,让学生真实体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效劳实践”。

二、理论来源于实践——从实践的言语现象中发现规矩

看似笼统的言语学理论来自哪里?不是言语学家随便臆造的,是来自对详细的言语现象的剖析、对实践言语开展规矩的总结。

音变一般分两种:前史音变和语流音变,前史音变是现已固定下来的音变;而语流音变是临时性改变,不仅仅是汉语、许多言语中都存在语流音变现象,而同化、异化、弱化和掉落四种常见的语流音变正是从言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研讨汉语语音的前史音变,言语学家发现,声母舌面前音的发作就是同化效果的成果,是声母[ts、ts‘、s][k、k‘、x]受韵母或韵头[i][y]的影响,而在发音部位上声母与韵母趋同的成果。

介绍汉语词汇的开展演化时,咱们通知学生:甲骨文中的词汇,其词义并不杂乱,根本是一词一义,即所谓的单义词。而许多在甲骨文中就存在的词开展到今日都变成了多义词,词由单义走向多义,不仅是汉语,现在世界上简直一切的言语的词汇系统都是以多义词为主,而多义词在运用中又会使用不同的语境、上下文使其间的一个意思显现出来,扫除其他含义。由此言语学家总结出了言语存在经济性和简明性两种性质。

言语学家正是从言语的历时比较中,发现古代言语中一些不规矩的方式逐步走向规矩化,然后提出语法演化中存在“类推效果”[2]。可见,理论的发现和规矩的总结来自对言语现象的深入研讨。

三、理论效劳实践——用于剖析、解说和研讨言语现象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效劳实践”。许多言语演化现象,都能够用已有的言语理论来剖析、解说。

《大纲》第九章提出,语音演化规矩性有三个显着的特色:条件性、时刻性和地区性,而这三个特色正好能够用来解说汉语声母的演化现象。在汉语共同语中,[ts、ts‘、s]和[k、k‘、x]两组声母在韵母或韵头[i]、[y](齐、撮两呼)前变为声母舌面前音,可是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存在[ts、ts‘、s]这样的音节,这些音节在中古时期的韵母都是[i],大约在12世纪左右,舌面元音[i]受舌尖声母的影响变为舌尖元音,这是声母同化了韵母。后来,《广韵》蟹摄齐祭两韵的开口呼韵母也变为[i],这次这两个韵的精组字的舌尖声母[ts、ts‘、s]被舌面韵母[i]所同化,变为舌面前音了。可见条件虽同,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改变,因为语音改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矩性,这就显现了语音演化规矩中的时刻性。规矩受地理上的约束更是非常显着的,现代各地方言的差异就充分体现了规矩只在必定地址起效果,例如[ki]-[j]这个规矩在胶东方言是不起效果的,[tsi]-[j] 在上海方言是不起效果的。规矩又有条件性,规矩在必定条件下起效果,近代见、精两组声母演化为舌面前音,只限于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开口呼和合口呼的字则不起改变。由此汉言语语学家总结出:汉语语音开展具有严厉的规矩性,而规矩性又受时刻、地址、条件限制。

言语的经济性和简明性[3]两条性质能够用来解说许多汉语词汇演化的现象,如:言语的经济性使得等义词或发作分解,并发作纤细的含义不同;或是筛选一个,保存一个,如新中国建立前一些小说中呈现的音译词,曾一度和意译词并存,例如 “水泥”和“水门汀”、“密斯”和“小姐”等,但终究汉语中只保存了一个。

用言语理论来剖析、解说言语演化现象,又使得咱们能清楚地看呈现象背面的规矩,能更容易地把握言语现象。咱们还经过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言语理论常识解说自己家园方言的一些言语现象、用于解说古今汉语的演化现象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能够效劳实践”的知道。

四、言语实践的知道与研讨办法的了解相同重要

知道言语实践与了解研讨办法相同重要。不想持续进修的学生或许以为,只需把握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常识,就能够用于语文教育了;但了解了言语理论是怎么从言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言语现象应该怎样研讨,哪些言语资料能够用于哪些方面的言语研讨,等等,这些常识能够加强对言语常识的把握。

组合联系和聚合联系是言语结构的两种底子联系,语音、词汇、语法各个要素的规矩都体现在这两种根本的结构联系中。《大纲》第九章《言语系统的演化》,介绍的是语音、语法和词汇三要素各自的组合联系和聚合联系的演化。关于言语系统的研讨、言语开展演化的研讨都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每种言语的教与学也应该注重这两种联系。

研讨方言或亲属言语的不同是探究言语开展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有关方言或亲属言语的研讨成果,也能够解说一些言语中留传的“古语成分”。

因为“言语学史”这门课程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直至撤销,关于言语实践与言语研讨的介绍,关于学生常识系统的完好构成,更显得很有必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能够说是“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差异。

五、言语实践的学习、言语理论的把握能够培育作业素质

学习“言语学概论”和“汉语史”这两门课程,有什么用?咱们通知学生,这两门课介绍的言语理论和汉语演化规矩等常识,对个人作业素质的培育有协助。中文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作业方针之一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经过考研讨生持续从事汉言语的教育和研讨作业。从事言语研讨需求理论根底,从事言语教育也需求把握言语理论、了解汉语开展规矩。

教师把握了“语流音变”的相关常识,对教育非常有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普通话语音教育,需求这方面的常识,对外国人的汉语教育更需求留意:要让外国人学会地道的汉语、防止“洋腔洋调”,应该在教育中留意汉语语流音变常识的介绍,教给学生汉语变音、变调等方面的常识,所以,语流音变对学习、研讨言语很重要。

词义中包括“基义”和“陪义”[4]。基义即理性含义,陪义即词的隶属含义。虽然“理性含义是词义的中心和根底”,但“不了解陪义,就不能全面知道词义及其用法,它是第二言语学习者不易把握的”,乃至有些陪义方面的常识,在对本族员进行语文教育时,也是教师应该解说的难点;学生将来无论是从事对外汉语教育、仍是做各级校园的语文教师,自己都应该留意从理性含义和附加颜色全面剖析词义。此外,学生把握了近义词剖析的常识、学习了词义的各种联系方面的常识,都有利于对他们自己的词语学习和往后的教育作业。

了解语法化的常识[5],知道汉语实词虚化的进程,知道现代汉语中的不少介词来自古汉语中的动词,这些都会协助学生把握虚词常识,以利于他们往后的教育和研讨。

以上仅仅简略介绍了咱们的一些测验性做法,在此提出,抛砖引玉。要想在教育中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的教育研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的教材编写作业都应该跟上。

参阅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言语学大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6-77.

[2][美]霍凯特.现代言语学教程:下[M].索振羽,叶蜚声,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38.

[3][德]哈杜默德·布斯曼.言语学词典[Z].陈慧瑛,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500.

[4]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

館,2005:17.

[5][美]鲍尔·J.霍伯尔,等.语法化学说:第二版[M].梁银峰,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查看更多: 汉语 语言 语言学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