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无军籍研究生转军籍 产学结合布景下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育机制探求

[2018年12月14日 04:47]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南华摘要:产学结合是一种以商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运转机制,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才干和归纳本质为要点的人才培育形式。协同培育是继协同立异机制之后的一项针对高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机制,是协同立异机制的一个环节。文章首要从MTI師资、学科和谐性、校企协同性以及企业参加性等方面对产学结合布景下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

南华

摘 要:产学结合是一种以商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运转机制,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才干和归纳本质为要点的人才培育形式。协同培育是继协同立异机制之后的一项针对高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机制,是协同立异机制的一个环节。文章首要从MTI師资、学科和谐性、校企协同性以及企业参加性等方面对产学结合布景下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培育机制问题进行探求,提出应对战略,旨在经过协同培育机制促进MTI研讨生在翻译常识、实践才干和归纳本质等方面得到开展。

关键词:产学结合;当地高校;翻译;研讨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79-03

产学结合是一种以商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运转机制,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才干和归纳本质为要点的人才培育形式。在产学结合布景下校园与企业协作并与之协同开展,不只能促进高校依据企业的需求培育学生,而且还逐步完结校园高层次、使用型、专业性人才培育。因而,以产学结合为布景对现在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MTI)研讨生进行协同培育机制研讨具有特别含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一种和谐人才培育、常识立异和出产开展等的教育开展形式。从概念上讲,“产”指的是工业、企业,“学”指的是校园或研讨安排。产学结合开始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所拟定的产学协作项目开展而来的,是校园与企业协作,旨在加强根底研讨与使用型研讨和国家工业未来的开展的联络。国内关于产学协作的研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如傅家骥提出产学结合是一种企业间或企业、大学、研讨安排之间的联合立异行为[1];姚威提出产学协作是以工业界、大学为底子主体,与其他相关主体协作从事研讨、开发、工业化等立异活动,不断进行常识传递、常识消化、常识搬运、常识发明的非线性杂乱进程,以完结技能立异、效果转化、人才培育、社会效劳等功能[2]。从产学结合概念开展的进程看,它阅历了“静态交互、动态协作、交融协同”三个进程[3]。即由大学和工业间静态沟通,开展到依据一起方针的产学研发与教育协作,继而开展为依据立异导向的产学安排交融与资源的协同。

(二)协同培育机制

协同培育是继协同立异机制之后的一种针对高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机制,是协同立异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它既能促进高校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又给企业工业注入新的生机。协同立异机制内各部分所构成的常识(如思维、专业技能、技能等)能进行同享,各独立立异主体具有一起方针、内涵动力,可直接沟通并依托现代信息技能构建资源渠道,进行多方位沟通和协作。它首要侧重于人才在培育方针、培育安排、培育进程、培育成果等方面的协同运转,是一种动态的培育进程。与普通高校培育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协同培育机制除一般的课程教育、导师辅导、科研实践外,还包括到企业的实习与练习和承受校外导师辅导等,意图是完结高层次、使用型、专业性人才培育。近些年来,跟着不断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它更侧重于产学结合以及学生实践使用才干的培育,然后使得高等教育方针愈加清楚化、专业化。经过与工业结合,校园能够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育,满意工业开展的需求。可是因为作为培育安排之一的高校安排却侧重于学术理论,大多从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教育的教师口译、笔译实践操作才干不是很强,缺少丰厚的笔译或口译实践经验,因而协同培育需求高校供给人才资源,企业供给专业常识与技能,政府部门及相关办理人员辅佐安排来一起支撑。

(三)产学结合布景下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协同培育机制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布景之下,言语效劳逐步成为企业或工业的需求。“教育需求处理好和工业、商场的联系。商场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社会的需求,对咱们的教育理念,专业开设以及人才的培育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效果”翻译专业[4],作为一门使用型学科,其使用性、专业性强。商场对翻译人才需求量较大,但因为不少当地高校不了解翻译商场行情,开设的MTI专业多为传统的文学翻译,缺少使用性、专业性,然后导致培育的人才无法习惯商场的需求。鉴于这种状况,不少高校选用高校与企业协同培育人才的办法,来改动传统以文学为主的言语翻译人才培育而转向高层次、使用、专业性技能翻译人才培育,如工程类、科技类、法令类、经贸类等,以培育出既有专业常识又有翻译才干的口笔译MTI人才,满意社会需求。因而,为满意当地经济开展需求,许多当地高校依据本地企业的言语效劳需求,挑选与企业协作,一起培育翻译人才,完结产学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在校企协同培育机制中,教师经过教授翻译理论常识,促进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学习底子翻译理论,然后在校外导师专业辅导下,经过产学结合,逐步将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培育成为既具有翻译理论常识又具有翻译专业常识的翻译人才。正是这种产学结合,不只协助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获得了翻译专业常识,还协助他们进步翻译实践才干。

二、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协同培育现状

(一)教师翻译实践性不强

协同培育机制给依据传统翻译专业开展的翻译硕士专业注入新的生机,将翻译理论与专业范畴常识相结合,使得高校培育的MTI研讨生更具特征。但依据该机制下的翻译硕士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亦即教师既要具有言语常识,又要在科技范畴具有必定的专业常识;既要具有翻译教育才干,又有必要具有翻译实践才干。必定含义上讲,这对协同培育机制下的师资要求远远要大于传统翻译专业师资的要求。可是,大多数当地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并非以使用型翻译为方针,仅仅对该专业进行简略转型,致使原先的教师队伍显着不符合新机制下倾向使用的翻译专业常识与才干的要求。具体来说:一方面,当地高校MTI专业从事翻译专业教育的教师仍是以学术理论研讨作为方向,与商场结合力度缺少,教师翻译实践经验不丰厚,专业常识缺失。另一方面,教师首要从事翻译理论研讨,对触及商场使用翻译显得陌生,教师的使用翻译才干低下。因而,鉴于教师本身商场使用翻译经验缺少,对专业翻译方向触摸不行,没有满意的翻译专业常识和专业翻译外语才干,这样必然会影响MTI课程教育的进行。MTI研讨生在翻译课程学习时仍停留在粗浅的言语转化层面上,无法获取使用性翻译言语常识和才干,这就导致翻译硕士专业学生无法习惯商场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学科和谐性缺少

虽然协同培育机制效果下的当地高校MTI专业充沛认识到英言语语翻译与专业范畴常识相结合的重要性,可是大多仅将专业常识的外壳嵌于英语翻译上,并不能教授给学生使用翻译的常识与才干,学生只停留在言语层面的文字转化上,即便触摸些使用专业范畴的底子常识,MTI研讨生也不能了解專业常识的逻辑联系以及所表达的含义。也就是说,言语翻译学科和专业范畴学科之间仍然存在必定的距离,以至于言语翻译学科的MTI研讨生一直触及不到专业范畴学科的中心点及内涵联络。因而,作为翻译硕士专业学生需求在有限的时刻内敏捷把握专业学科常识,捉住专业范畴言语的特征,精确地在两种言语之间进行翻译,这就需求两门学科之间的和谐与符合。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仅添加专业范畴常识的外文版教材,抑或要求学生完结很多的使用范畴的外文翻译,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究其原因首要在于MTI研讨生对言语常识和专业范畴常识的把握度不对等,即MTI研讨生具有杰出的言语根底,但对专业范畴常识却一窍不通或知之甚少,无法完结两种学科之间相应的常识联接,显着表现出学科间的和谐性缺少。

(三)校企协同性不行

当地高校MTI专业虽然与企业一起树立协同机制培育MTI专业人才已达到一起,但不少企业仅仅是挂个牌,与高校进行产学结合并无实质性协同开展。高校MTI专业仍按照自己的教育办理形式培育MTI研讨生,校企之间缺少必要的联动。如在校园方面,翻译教育内容与企业出产运转中的专业常识符合度不高,对翻译的重视点依旧是言语,虽然高校在师资队伍、理论教育、计算机辅佐翻译等方面有必定的资源,但缺少与企业翻译协同开展的机会。在企业方面,企业虽具有丰厚的翻译资源,但因为商业机密性或其他原因,并未能与高校进行翻译资源同享,然后影响企业依据文本翻译的对外协作、沟通与宣扬。由此可见,校企之间协同度不行的原因首要在于校企两边的利益诉求不同。从高校视点看,校园的中心首要是从事翻译教育、教授翻译常识以及进行翻译理论学术研讨,对企业技能文本等翻译重视度不行,而企业寻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肯扩展本钱与高校协作,一起,鉴于校企协作周期比较长,水平较低、功率不高,也导致企业有心无力,高校有力无心的局势。

(四)企业参加性不高

不少企业对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协同立异培育机制并不感兴趣。一方面,从企业本身开展来看,企业按照当时从出产到出售的工业链开展形式能够赢得既定利益,假如为推动产学结合,企业势必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言语效劳方面,而且还存在危险投入,如翻译人员聘任与绩效、翻译技能更新与保护等。这些势必会影响企业而导致企业不肯活跃参加协同立异机制,更不肯投入本钱为高校人才培育供给渠道。另一方面,企业还面对翻译人才流失的危险,不少高校培育翻译人才以效劳当地经济开展为方针,但不少高校和企业所培育MTI专业人才仅为待遇而来,功利性较强,导致高校和企业所培育的人才无法效劳于企业,人才流失显着。更首要的原因还在于高校MTI专业与企业协作进行协同人才培育的进程中触及常识产权的权益问题。高校MTI专业可为企业供给依据言语效劳的翻译根底理论与实践研讨;企业可供给快速商业化的技能、出产实验、商场信息等翻译文本以及相对足够的资金,但以翻译为中介的任何一项科研技能的获取及运用都包括校企的协作与尽力,在实践操作中常识产权的归属常常发作争议,以至于企业的参加活跃性不高。

三、完善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协同

培育机制的战略

(一)拓展师资队伍,施行双导师制

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学位研讨生协同培育机制效果下的翻译教师需求的是全方位的人才,他们不光要是军事家,最好仍是名将[5]。但当地高校从事翻译硕士专业教育教师大多仍是以研讨型为主,专业型、实践型的师资力气总体上还较单薄,而这种单薄首要体现在实践经验缺少上[6]。因而,为拓展教师队伍,榜首,校园可与企业协作,翻译教师到企业担任翻译,以丰厚教师本身的专业常识和实践经验。第二,施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一位本专业导师和一位相关专业或跨专业或长时刻从事本专业实践作业的本身技能人员为协作导师一起培育人才的导师负责制[7]。也就是聘任其他专业具有外语才干的教师作为协作导师,辅导学生专业范畴常识学习与言语翻译才干。施行双导师制在必定程度上既能补偿翻译教师专业常识的缺点,又能带给学生商场性资源,极大地进步人才培育的功率。因而,当地高校MTI专业可延聘企业界的资深舌人或具有必定外语才干的专家,打造技能翻译师资队伍。

(二)强化学生专业常识,进步翻译素质

当地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在对专业常识一窍不通或知之甚少的状况下培育出既具有专业常识又具有翻译素质的MTI人才是不可能的,因而,当地高校翻译专业MTI人才需求在进行使用翻译培育之前,对所触及的使用范畴专业常识有所了解。这不只需求校园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辅导还需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科学探求。必定程度上讲,协同培育机制有必要从学生这一主体下手,因为学生是使用翻译的主体,是校园和企业培育的方针。因为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在2—3年时刻内既要把握必定的专业常识,又要从专业视点进行翻译,学生有必要强化专业常识,构成专业常识结构以及内涵逻辑联系,为翻译素质打下杰出根底。高校也可经过添加课时翻译或延伸实习时刻的办法,敦促学生在实践进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常识的了解。别的,为培育翻译素质,学生不应该只重视本身的翻译水平,更应该从承受任务、建库、初译、校正、定稿、入库等各个环节进行翻译行为练习,完结翻译流程一体化练习。高校应鼓舞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体会整个翻译流程,以添加本身的实战经验与项目办理认识[8]。

(三)加强校企协作,资源同享

依据校企协作一起施行人才培育的方针在于整合两边的优质教育资源,然后构成双向参加的人才培育形式。校企协同培育机制中两边资源互补,高校MTI专业具有雄厚的翻译资源与人才储藏;企业具有丰厚的商场资源与技能资源。校企之间能够构成协作在于两边优势的互补,但企业以盈余为底子意图,教育以培育人才为意图,两者寻求的方针有很大的差异,两边要达到一起,追求一起开展,需求寻觅利益结合点,因而当地高校翻译专业一方面需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使用上来,不能一味地仅专心于翻译学术理论,而是要以企业的实践需求为全部起点,活跃开展多种形式和规划的专业使用翻译教育,为企业开展供给更为广泛的言语效劳,然后扩展MTI专业的商场空间。另一方面,企业应在协同培育机制的根底之上,活跃协作当地高校翻译专业对人才的培育,供给先进翻译设备和实习场所,为学生使用翻译才干的进步供给渠道。只要校企两边同享互相优质的资源,一起参加MTI专业人才的培育,才干将协作真实执行,促进协同培育机制高效运作。

四、定论

当地高校翻译专业使用翻译人才培育并非短时刻内能够发生成效的。在依据产学结合的协同培育机制鼓励下,只要高校与企业结合、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起参加,才干为MTI专业供给专业常识与才干培育的渠道,才干促进MTI翻译高层次、使用型、专业性人才培育,然后不断满意商场使用翻译专业人才需求,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开展。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能立异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书社,1998:35.

[2]姚威.产学研协作立异的常识发明进程研讨[D].杭州: 浙江大学,2009.

[3]李飞.创业导向的产学协同立异机理研讨[D].杭州:浙 江大学,2014.

[4][6]许钧,袁筱一.试论翻译批判[J].翻译学报,1997,(1).

[5]余兴中.余兴中谈翻译[M].北京:我国对外翻译出书公 司,2002:196.

[7]丁素萍.树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双导师制可继续 开展的协作机制[J].教育与工作,2012,(32).

[8]卢卫中,陈慧.翻译技能与专业翻译人才培育[J].外语 电化教育,2014,(3).

查看更多: 高校 企业 专业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