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立异教育》 以立异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

[2018年11月11日 02:12]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胡敏强+王恩荣+颜伟+吴薛红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工科专业建造及其立异人才培育问题,提出了以立异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新行动,包含:树立“赋有人文本质和立异精力的世界化电气工程技能使用型人才”培育方针,将教师最新科研作用及时转化为立异人才培育的课程和实践教育资源;构建“人文本质教育、理论教育、工程实

胡敏强+王恩荣+颜伟+吴薛红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工科专业建造及其立异人才培育问题,提出了以立异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新行动,包含:树立“赋有人文本质和立异精力的世界化电气工程技能使用型人才”培育方针,将教师最新科研作用及时转化为立异人才培育的课程和实践教育资源;构建“人文本质教育、理论教育、工程实训和立异实践四位一体”的立异人才培育计划;建造“课程试验、工程实训和立异研讨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归纳实践基地;树立以“立异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比赛”引领的一般立异人才与优异立异人才和谐培育机制;经过世界合作办学项目,着力建造一支“赋有世界化视界和立异精力的双师型教育科研团队”。

要害词:电气类专业;立异人才培育;科研反哺教育;归纳实践基地;世界化视界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传统范畴,但具有与其他学科范畴新技能穿插交融的特征,已构成了多学科穿插的职业展开热门。为此,国内外电气工程学科的教育专家们一向致力于电气类学科专业的教改研讨与实践作业,并获得了一系列赋有成效的建造作用[1-10]:文献[1]提出了高档校园应依据实际情况和特征拟定出具有本校特征的人才培育方针,以构成电气工程人才培育的多样化格式;文献[2]针对电气类专业“电机学”这一骨干课程系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课程的根本教育内容和学习难点,提出应完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进步试验和实习质量等教育方法;文献[3]经过剖析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育方针,论述了如何将“学习产出理念”贯穿到本专业的人才培育计划拟定中,包含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文献[4]剖析了培育电气工程学科优异立异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奇思妙想型”“优异SRT型”“专业常识型”“归纳才能型”等立异人才选拔与培育机制;文献[5]探讨了立异人才培育行动,经过将科研作用引入教育,由教授和博导开出立异研修课来培育本科生的科学精力和科研才能,以及经过树立学生科技立异中心,使用“第二讲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文献[6]提出了高档工科使用型立异人才的培育行动,包含拟定专业通识教育渠道和特性化专业立异人才培育计划,构建“金字塔”型的三级实践教育渠道和多层次使用立异实践才能培育基地;文献[7]提出了一种用于学习数字电路规划的VerilUOC教育和模仿仿真系统;文献[8]以澳大利亚某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经过变革教育试验室的办理办法和硬件条件,学生满意度增加了32%;文献[9]提出了一种依据主动学习战略的电力传动课程教育方法,使得学生的常识和技能有了较大的进步;文献[10]提出了展开“科研反哺教育形式”研讨应该具有的条件,介绍了实践"科研反哺教育"教育形式的详细内容以及学生的反应定见和施行作用。上述教改研讨作用活跃推动了我国电气类专业的建造展开,已获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和特征”专业及优异教育作用,但均是针对人才培育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变革,在电气类专业建造的系统性、前沿性、立异性和特征化方面还不行。

针对上述缺少问题,本文提出了以“立异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新行动,包含:构建“人文本质教育、理论教育、工程实训和立异实践四位一体”的立异人才培育计划,建造“课程试验、工程实训和立异研讨一体化”的电气工程学科归纳实践基地,树立以“立异实践”课程和“大学生科技比赛”引领的一般立异人才与优异立异人才和谐培育机制和建造“赋有世界化视界和立异精力”的双师型教育科研团队。上述行动在南京师范大学电气类专业的特征建造中得到了活跃的施行,获得了抱负的实践成效。

一、构建“人文本质教育、理论教育、工程实训和立异实践四位一体”的立异人才培育计划

以电气工程及其主动化为主导的电气类专业是一门归纳性很强的本科专业,触及电力电子技能、计算机技能、电机电器技能、信息与网络操控技能、机电一体化技能等许多范畴,并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穿插与交融中得到进一步展开。为此,电气类专业教育培育计划的拟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先导性作业,需着力做好其顶层规划研讨,应要点考量如以下五个要害要素:

一是人才培育计划的特征化。电气类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的拟定应充沛表现高校的办学前史和文明传承,清晰所属电气工程范畴的要点职业布景。据此,首要树立能显示本校办学特征的人才培育方针,以此为纲,再进行教育培育计划专业方向及其课程系统的构建。在构建电气类人才培育计划时,应施行以立异人才培育为主线的“人文本质教育、理论教育、工程实训和立异实践四位一体”培育系统,以显示“宽口径、厚根底、展特性、重立异”的立异人才培育优势与特征。有电气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点的高校,应拟定“本、硕、博”一体化的特征人才培育计划。

二是人才培育方针的根本定位。应树立“赋有人文本质和立异精力的世界化电气工程技能使用型人才”的根本培育方针,培育能够从事电气工程范畴科学研讨、工程规划、技能开发和教育作业等范畴作业的高本质、复合型高档工程技能使用型人才。其间,“人文本质、立异精力、使用型和世界化”4个要害词中的前3个要害词,可作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育标准的共性要求,最终1个要害词可作为已获批电气类专业世界合作办学项目高校的进步要求。电气工程是最具世界化特质的学科之一,各高校应活跃推动电气类学科专业的世界化复合型人才培育。

三是特征专业方向的前沿性。电气工程及其主动化是一门典型的大类专业,所设置的专业方向不只要充沛考虑地点高校的办学传统,构成各自高校的特征,并且要充沛吸收电气工程学科范畴的多学科穿插新技能及其职业展开的前沿热门,将教师的科研作用及时转化所设特征专业方向的课程资源。电气类专业世界合作办学项目也可作为特征专业方向之一,应活跃引入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使之愈加契合国家和当地经济展开对电气工程高新技能人才特征培育的火急需求。

四是课程系统的模块化设置。教育培育计划宜按“通识教育、学科根底、专业方向和自主展开”四大类课程模块进行设置。其间,“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品德情趣、文明艺术等人文本质的培育;“学科根底”课程模块设置电气工程学科有必要的骨干专业根底课程,以完结“厚根底”的人才培育意图;“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设置电力系统及其主动化、电气技能、工业电气主动化等特征专业方向骨干课程,以完结“宽口径”的人才培育意图;“自主展开”课程模块设置新技能使用选修课程,以完结“展特性”的人才培育意图。endprint

二、构建“课程试验、工程实训和立异研讨一体化”的学科归纳实践基地

先进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建造是工科人才高质量培育的必要条件,应表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偏重”的教育理念。为此,应构建“课程试验、工程实训和立异研讨一体化”的学科归纳实践基地新系统,将教师科研作用及时转化为新的立异人才培育实践教育资源。在电气工程学科归纳实践基地的建造方面,应注重如下三方面的特征建造作业。

一是按课程类别构建试验室建造新系统。依据教育培育计划中所设置课程的类别,咱们将校内试验室分为三大类:(1)以课程试验教育为主的专业根底及专业骨干类课程试验室,如电磁场、电磁兼容、电工、电子、电机、电力电子、微机原理、主动操控原理、传感器检测技能等试验室,首要是展开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验证性和研讨性试验教育;(2)以工程实训为主的专业方向类归纳试验室,如智能试验变电站、智能楼宇仿真中心、操控工程归纳试验室、电力系统动模与新能源发电试验室等,首要展开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归纳规划与实习实践教育;(3)以工程立异研制练习为主的立异练习类试验室,如立异实训室、科研试验室、工程中心等,首要是用于学生展开“榜首讲堂与第二讲堂”相结合的科创实践活动。

二是鼓舞教师自研试验设备,新建试验室。现在,高校试验室设备大多采纳置办方法,存在设备相同、科技含量低、建造及保护本钱高、缺少特征等问题,不利于电气类高新技能人才的特征培育。为此,鼓舞教师自研表现“科技性、归纳性、敞开性、工程性和研讨性”的归纳实训渠道是进步高校试验室特征建造的一项新行动,有利于完结将教师的最新科研作用及时转化为新的人才培育实践教育资源。能够采纳“自研规划与自研开发”和“自研规划与托付加工”两种自研建造方法。其间,自研规划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须在充沛的校企调研和计划认证根底上断定,最适于以工程实训为主的专业方向类归纳试验室建造。可充沛使用有限的经费建造归纳效益高的归纳性工程试验室,推动相同和附近课程实践教育的一体化教改作业,真实完结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高本质电气工程技能使用立异人才的特征培育。

三是校企共树立异人才培育实习基地。构建“课程试验、工程实训和立异研讨一体化”的学科归纳实践基地,不只要着力建造比较齐备和赋有特征的校内实践教育基地,还要着力建造一批依据“校企联盟”共树立异人才培育的企业实习基地,两者互为补充,不可或缺,然后使得电气类学科专业的人才培育不断吸收电气工程学科范畴的多学科穿插新技能及其职业展开的前沿热门。企业实习基地的建造应打破传统的、仅以“会集式企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育形式。传统的“会集式企业完结”在第四学年按班级组织学生会集到一企业进行结业实习2~4周。因为现代企业的主动化程度已很高,学生着手操作的时机较少,实习作用十分一般。为此,咱们提出施行“分段式企业实习”实践教育新形式,将大四的结业实习依据专业课程实践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共3次的企业见习实践教育。这样不只要利于重生一入学就有时机触摸企业,增强对电气类学科专业工程使用的感性认识,激起学习爱好,并且能确保学生在大四展开结业规划课题研讨的时刻,进步结业规划作用。

三、树立“一般立异人才与优异立异人才和谐培育机制”

立异人才培育已成为高校工科特征专业建造的一致,但是在详细施行过程中,一般只要少量优异学生能享受到立异人才培育的教育资源,在教师的辅导下展开立异实践课题研讨和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比赛活动。为此,咱们提出将一切本科生作为一般立异人才进行遍及培育,将优异本科生作为优异立异人才进行要点培育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教改方针,着力树立一套赋有成效的“一般立异人才与优异立异人才和谐培育机制”。

一是开设“立异实践”必修课程。在专业教育培育计划中,设置1门“立异实践”必修课程(2学分,36学时),经过教育培育计划的制度化履行,将本科生立异实践活动定位为一项必修的工程研修教育内容,要求学生2~3人一组在“立异练习试验室”完结一项小型电气产品的研制,使一切本科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一次系统的科技开发作业练习,以完结将一切本科生作为“一般立异人才”进行遍及培育的教改意图。

二是展开多样化立异实践活动。鼓舞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活跃展开“以学生自主立异研修为主体、榜首讲堂与第二讲堂相结合”的多样化立异实践活动,并作为榜首讲堂“立异实践”必修课程的拓宽。经过敞开“立异练习试验室”和“科研试验室”,鼓舞学生跨班级、年级和专业组队,每年常态化地申报国家、省、校、院四级自主立异研修课题,以及参与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各类科技比赛活动,以完结将优异本科生作为“优异立异人才”进行要点培育的教改意图。

三是拟定立异人才培育鼓励方针。为充沛调动广阔师生展开立异人才培育教育作业的活跃性,校园和学院应给予经费赞助,并拟定校、院二级杰出作用鼓励方针。针对教师,将教师辅导学生获得的省级以上科技比赛作用与其他教育、科研作用同等对待,不只给予经济奖赏,并且在职称鉴定中予以优先考虑。针对学生,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比赛作用奖,在学生奖学金鉴定、入党、推免研讨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四、建造“赋有世界化视界和立异精力的双师型教育科研团队”

施行以立异教育为抓手的电气类专业特征建造,需求建造一支“赋有世界化视界和双师型本质的教育科研团队”的电气类教育团队,教育团队成员有必要兼具“双师型、立异精力和世界化视界”三项归纳本质。“双师型”要求教育团队成员既是高水平教师,又是科技研制才能强的工程师,教师可经过接受企业横向课题研讨作业来培育,这是作为工科教师的根本要求。“立异精力”要求教育团队成员须具有展开根底理论立异使用研讨的科研本质。教师可经过接受国家和省级纵向课题研讨作业来培育,这是工科教师展开立异人才培育的进步要求。“世界化视界”要求教育团队成员须具有1年以上的出国研修阅历。教师可经过请求公派出国项目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然后能及时掌握电气工程学科新技能展开的世界前沿动态。endprint

参考文献:

[1] 敏强,程明,李扬. 新形势下电气工程及其主动化专业人才培育形式与常识系统结构[J]. 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03 25(2):44-46+50.

[2] 虔生,胡敏强. 试谈电机学课程系统变革[J]. 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06 28(3):6-8.

[3] 晓波,黄学良,胡敏强. 以“学习产出”理念拟定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J]. 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10 32(S1):1-4+12.

[4] 重庆,董嘉佳,董鸿,孙劲松. 电气工程学科本科优异立异人才培育的探究[J]. 高档工程教育研讨,2010 (5):132-137.

[5] 立欣,康玲,王明彦. 电气工程及其主动化专业建造与立异人才培育[J]. 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08 30(S1):65-69.

[6] 化冰,翟子楠. 高档工科使用型立异人才培育的研讨和实践[J]. 大学教育,2013 (18):18-19.

[7] a?eres, Clariso R., Jorba J., et al. Experiences i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Courses: A Self-Study Platform for Learning Support[J], Learning Technolo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4 7(4): 360-374.

[8] ikolic S., Ritz C., Vial P.J., et al. Decod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How to Manage and Improve the Laboratory Experience[J],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 Press.

[9] al M.. Teaching Electric Drives Control Course: Incorporation of Active Learning Into the Classroom[J], Edu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3 56(4): 459-469.

[10] 明霞,包继华. “科研反哺教育”形式的研讨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4 (35): 25-26.

[责任编辑:夏鲁惠]endprint

查看更多: 人才培养 电气 课程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