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的迪斯尼影片,总是兼顾和把握娱乐和时尚的基调,快乐却不怪异。所以年年都能把老少观众们一网打尽,轻而易举地将他们吸引进暑期的影院里。
不过今年迪斯尼的七月新片《独行侠》,从故事内容到表演场面,都比其他迪斯尼影片要“老成”一些。也就是说,这部影片脱离了不分级——适合所有年龄的范围,自律地冠上了PG-13的级别,其含义是在警告家长们,片中可能包括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内容。实际上,《独行侠》一片中并没有任何恶劣的镜头,但却增加了一些吸烟、枪战、爆炸和高速行车等等场景。
但是从电影的娱乐角度来看,新片里的冲突都是很成熟的老式美国西部片的套路,看起来很有趣,也很过瘾。
经典西部片
《独行侠》的故事起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初期了。那时两位作家编写的关于美国早期西部开发时代的作品,其中不乏19世纪牛仔纷争、印第安人的生活、荒野圈地和铁路大开发等等的特定历史。而且其中对“独行侠”的出身,他的行侠仗义行动,和他的印第安人同伴等传奇式的讲述方式,很得当时“侠迷”们的认可。
所以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这个故事系列不断地被开发和扩大,由开始的广播剧到同名电视连续剧,进而多次被拍成电影,还被制成了动漫和游戏,长此不衰。
据说,该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独行侠”确有其人。他是一位正直勇敢的联邦警官,在密西西比河西部印第安人聚居的地区,秉公执法多年,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在这次的改编版本里,这位正义的化身更加神出鬼没,代表人民惩恶扬善,打击邪恶势力和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员,不仅形象鲜明,而且可亲可敬。这位“独行侠”一直戴着眼罩式面具,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也不留姓名,但是绝不等同于英国传说中的那位仅仅有善心的江洋大盗罗宾汉,因为他从来不谋私利。作者还在故事里,为“独行侠”增加了一个来自印第安部落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和助手。这样一来,既让“独行侠”威力大涨,还有了可以说话的对象,很像是福尔摩斯身边一定有位华生医生相助、探长波洛要有黑斯廷斯上尉陪伴一样,让剧情多了一层色彩,故事脉络和“独行侠”的思维方向,也更容易向观众解释清楚。
戴面罩的独行侠
这部影片开始,由丹·雷德队长率领的得克萨斯骑警一行八人在追击罪犯的时候,深入荒蛮地。他的弟弟约翰·雷德(艾米·汉莫饰),与他联手执行任务已不是第一次了。不幸的是,骑警队进入干涸的大峡谷后,遭到盘踞在此的匪徒伏击,七人忠骨无还,全队只剩下重伤的约翰·雷德孤身一人,这令他悲愤难当。
约翰也为自己还能活着感到非常惊讶。原来,一位当时隐蔽在山谷中的印第安男子目击了骑警队被袭的整个过程。他叫汤托(约翰尼·德普饰),是一位能骑善射、嫉恶如仇的部落汉子。他不忍眼看这些献身正义的英雄们暴尸荒野,所以留下善后。在收埋骑警队员遗骸的时候,汤托发现约翰一息尚存并认出他是曾经搭救过自己的人,所以汤托将约翰藏在了匪帮找不到的地方,看护他养好了伤。
整个《独行侠》的故事,都是从汤托角度,用他生硬和不熟练的英语讲述的。这个质朴、脸上画着印第安人勇士图案的年轻人,在知道约翰要留下来为兄长和同伴们报仇并把黑帮和纵容他们的官僚绳之以法的决心后,就决定和他走到一起,协助他完成这一宏大和造福当地民众的使命。
约翰和汤托挖了八个墓穴,做出了八位骑警队员都已殉难的假象,用来迷惑敌人和腐败官员。然后,汤托递给约翰一副黑色面具:“既然别人认为你已经死了,你最好继续装下去。有的时候,好人需要戴上面具,才能做成大事情。”
银弹和银马
戴上了面具的约翰·雷德骑上了他的快马“银驹”,化身“孤胆骑警”,在汤托的相助下,追捕称霸一方的悍匪和助纣为虐的恶官,将他们缉拿归案交给法律审判。
在与约翰同行的路上,虽然不懂法律但却是非分明的汤托,向约翰提出了各种问题,有时候也因为约翰对印第安世代居住地的不熟悉,小小地嘲笑他一番。同行中两人间都不断地闹出些小摩擦和笑料,不仅满嘴是幽默,连动作也是搞笑连篇。但是汤托用自己的部落语言称约翰是“可信赖的朋友”。他对约翰说:“马告诉我了,你是神灵行者,你是从另一世界回来的人,是不死之子。”通马语的汤托认定约翰是上天派来为民除害的使者,他会向约翰提供所有帮助。
两人在并肩除暴安良时,总是有一种心有灵犀的机智和默契。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无论是骑马,还是在飞奔的火车上,他们经历的一连串惊心动魄的翻滚、跳车、爆炸和对射,都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惊险、力道和精彩。两人还在老鸨“红发”(海伦娜·伯翰·卡特饰)的帮助下,屡屡转劣为优,以少胜多,出其不意地打击匪徒团伙的软肋,最终把坏人送到了法律面前。
不过,尽管“独行侠”身历险境,但他始终是代表着国家的执法者,黑色面罩、胯下白马,从头到脚,都透着不可亵渎的凛然之气。“独行侠”有法律作后盾,他的职责是整顿无序的社会,扶助弱小民众。与此同时,他也自觉的接受法律的约束,因而也赢得了民众的尊敬和支持。他远离酒精,不与猥亵小人同流合污,甚至从来不吐脏字,也决不说粗俗的俚语。在任何情况下,约翰都不滥杀无辜。虽然他面对杀兄仇人,但是即使在迫不得已必须开枪自卫的时候,他的枪击点也只是以解除对手武装为止。而且约翰永远只用银弹,永远弹不虚发。
而汤托则是一位轻松自然的“大地之子”。尽管他口中的英文说得有些“破碎”,但是实际上他心如明镜。汤托自愿与约翰同行,并非是憎恶白种人,也不是因为虚荣的英雄想法,而是他痛恨在印第安地区作恶的坏人和收受贿赂、为虎作伥的地方长官。迪斯尼公司选择约翰尼·德普来扮演汤托,真的是亮点频频。这个角色也因他的表演从原来的配角,自然而然地上升成为了“抢戏+偷戏”的第二主角,甚至比真正的主角还有看头,不可或缺。有媒体评论道:德普就是一个高明的船长,有水(《加勒比海盗》)没水(《独行侠》)都一样,只要他现身,“驾驭”整部影片就不成问题。
摈弃现代高科技
《独行侠》的制片人杰里·布鲁克海默是一位超级动作片“圣手”,他的电影从《壮志凌云》《世界末日》《珍珠港》《黑鹰坠落》到《加勒比海盗》系列,在中国和世界都盛演不衰。这一次,布鲁克海默选择了曾经一起多次共事的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加勒比海盗1-3》)和约翰尼·德普一同拍摄新片,外加好莱坞新秀帅哥艾米·汉莫,转战美国五个典型的“牛仔州”取景,把该国西部壮观美景尽情收入镜头,而且更为影片增加了一种创世纪的史诗气魄,古雅而富有风情。
不过,与今天通行的用电脑技术合成高科技视觉效果的手法不同,《独行侠》里不仅大漠风情来自实景拍摄,其中的高难度动作部分,如骑马、车战等,全部是由演员实地表演,而且很多是在正运行中、时速不低于65公里的火车上!
在迪斯尼公司给影片拍摄开放了绿灯后,布鲁克海默在犹他州的外景地,建造了一处巨大的环形铁轨-火车拍摄场,周围附加的行车设施和涵洞等景物,全部是实物。据知情人说,单是拍摄约翰和汤托双雄在火车车顶和车厢内斗敌的一段表演,就用了三个半星期,并且付出了一位替身演员的生命代价。
布鲁克海默后来回忆时叹道:“也许没有人能真正说出实景拍摄这场激烈动作片的艰辛。我们的影片不是用电脑和互联网技术拼凑而成,而是用西部牛仔的超人体力和不屈精神制作而成的。在片子里你们看到的都是真人、真马和真车。戈尔这个人我知道,他不喜欢来假的,拍起片子来一丝不苟。平常人很难想象,要维持一辆列车不断运行,需要多少人不停的忙碌。而我们的主角和替身演员要在飞奔的真车上表演和打斗四到五个小时,才下车休息。”
在拍摄期间,剧组还遭遇到了暴风雪和暴雨的袭击。他们有时候要冒着112公里时速的大风和将近40度的高温拍摄和维护设备。戈尔·维宾斯基导演甚至到了不眠不休的程度。他总是提前勘察最优的拍片场景和角度,把季节、阳光、人物、马匹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可是偏偏这些“作业”都做好后,一场传染性极强的“水痘”疾病在工作人员中突然爆发,高烧的病人躺倒一片,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一部传奇式的影片,是不是应该用这样传奇方式的制作,很有研究的价值。不过布鲁克海默表示,如果用1到10来评价他的导演和演员的话,他会给他们的努力和敬业打“11”的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