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武师多么牛皮哄哄,战争和饥荒交迫下却只能远走香港,在小街上开武馆、餐厅、理发店……但无论生活怎样,该有的体面、风度和规矩一样不差。
有人选择眼前路,有人选择身后身
《一代宗师》有一场戏,讲叶问去了香港,穿上西装拍身份证照片。镜头里,扮演叶问的梁朝伟整整衣衫,目视镜头。
这场戏源自一张叶问的照片,叶问惟一一次穿西装,还是从徒弟那里借的。看过这张照片后,梁朝伟对叶问突然有了一种直观的理解:“照片里,他看着是很沉稳,很斯文的一个人。晚年他移居香港,生活应该很坎坷的,但他看上去还是很淡然。”
王家卫说,以前好多人拍过叶问,但都忽略了一件事,叶问是清朝出生的,他经过了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战等,在大时代里人必须选择,或者留在自己的岁月,或者向前走。叶问选择了眼前路,而宫二(章子怡饰演)却选了“身后身”。所以宗师之路,只有叶问一个人走完。
把这个选择丢给王家卫,从精神情感上说,这个常年用墨镜挡着双眼的大导演却更像选择了“身后身”。在这部片子里宫二这个角色要比叶问完整,王家卫毫不吝惜地说她就是民国风度的典范。《一代宗师》是对逝去武林的缅怀,更是对有礼有节、有规有矩的旧时代的重现。
“宫二去给父亲报仇,因为杀父亲的是她的师兄,她在门口不马上闯进去,反而在门口等着。这是一种理儿。换现在早踢门进去了。”那个时代很慢,王家卫拍电影也很慢,所以电影里无所不在的慢镜头把两种坚持都交叉在一起了。
没有他乡,哪有故知
《一代宗师》不是王家卫拍得最慢的,《2046》才是。不过这部片肯定是损耗最大的。王家卫说自己以前的脊背前弯是85度,拍这部片子时最坏的时候是60度。梁朝伟拍下雨那场打戏熬了30个通宵,之后直接去医院住了五天;章子怡在首映上宣布,她拍这部片子身体频临崩溃,以后再也不接拍武打片。
只有张震好像还没拍伤,但他苦练了八个月八极拳,最后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只有三场戏。根据无聊观众的统计,他出场的时间还没有猴子阿密多。说到这只猴子,与猴子形影不离的尚铁龙被猴子挠伤了多次,电影拍摄三年,他就打了三年的狂犬疫苗。
编剧之一邹静之在拍摄期间更是常被王家卫电话“骚扰”,“静之,你给我一句话”。电影里无数的人生警句就是这么死活逼出来的。不过他很得意的一句“没有他乡,哪有故知”还是被咔嚓掉了。
《一代宗师》就是这么一部稠密的电影,每一个枝节后面藏着一个庞大的故事群,和被放弃的枝枝蔓蔓。
门外看起来是谜,门里看起来是梦
王家卫小时候,街上都是武馆。武馆开设在楼上,在当时的观念里,上去的人不是警察就是流氓,所以武馆对王家卫来说是个谜。那时候李小龙是年轻人的偶像,王家卫也跟所有人一样憧憬功夫。后来去阿根廷拍《春光乍泻》,王家卫在报亭上看到了两个跟中国有关的封面,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是李小龙。他就想,为什么李小龙死了二十多年,还有那样的魅力?
后来他在香港看到一个视频,据说是叶问师傅去世三天之前拍下来的。最打动王家卫的地方是,叶问练着拳突然之间停下来了。“我当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后来才理解,武林当中有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
这个“停下来”,让王家卫找到功夫跟自己电影互通的地方。他说功夫其实就是时间。王家卫的电影也都是时间,《东邪西毒》广阔的荒漠是时间,一转身离开没成想就相隔一生一世。《重庆森林》的罐头、《春光乍泻》的瀑布、《一代宗师》燃烧的烟丝,王家卫的细腻在于他有魄力让时间慢慢流淌。
在走访武师的过程中,王家卫走进一个缓慢下来的世界,一个人练同样的三招两式能练一辈子,这种坚持已经跟世俗名利无关。
王家卫说,他走进门里看到的是梦。宗师之路有三个历程,见自己、见天地和见众生。众生是什么呢?电影里叶问说他40岁前没见过高山,见到的第一座高山竟然是生活。一群武师多么牛皮哄哄,战争和饥荒交迫下却只能远走香港,在市井里开武馆、餐厅、理发院……但无论生活怎样,该有的体面、风度和规矩一样不差。
王家卫回忆说,叶问拍证件照那场戏,梁朝伟演得很好,但他怎么都觉得不对,分明还是《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后来他给了梁朝伟另一张叶问的照片,里面叶问翘着腿、叼着烟,后面是下着雨的香港。从容淡定,就像时势从不变幻。
“这才是叶问”,王家卫说,“是一棵树,也是整个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