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庾澄庆 让我一次“怪”个够

[2024年03月12日 00:39]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其实音乐圈是需要怪咖的。”  “是不是啊!”哈林双手一摊,一副终于觅得知音的无奈神情——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上,他作为“导师”力挺爱徒吴莫愁,争议至今未消。2013年的“好声音”,哈林组更是直接被称为“怪咖组”。  音乐行业看重创造,推陈出新的同时,常常是一块怪石激起千层浪花。但哈林近30年来


  “其实音乐圈是需要怪咖的。”
  “是不是啊!”哈林双手一摊,一副终于觅得知音的无奈神情——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上,他作为“导师”力挺爱徒吴莫愁,争议至今未消。2013年的“好声音”,哈林组更是直接被称为“怪咖组”。
  音乐行业看重创造,推陈出新的同时,常常是一块怪石激起千层浪花。但哈林近30年来的从业经历,使得他从来都是信奉——“流行有两种,一种是跟着流行,一种是带着流行”。
  出道之前,哈林就被“怪咖”所鼓励,比如罗大佑,从来没有一个男歌手有那样糟糕的喉咙;还比如苏芮,“之前的女性歌手都是端庄典雅或者可爱的,从来没有人唱出像她那么高亢的声音”。“苏芮、罗大佑的出现对于我的唱片,以及整个台湾乐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哈林说。
  他的嗓音沙哑,母亲常笑说他是个“破锣嗓”,但自从十几岁时拿起吉他,他便为之着迷,此后几十年间与音乐相伴,被誉为“音乐顽童”。他在舞台上释放着那个活泼天性的自己,又在创作时吐露自己的敏感心境。
  他的音乐生涯,细数起来,是“怪咖”进入主流的过程。他1986年进入流行乐坛,专辑全由自己作曲、编曲、演奏、演唱、制作,是台湾乐坛第一个这样做的全能歌手;他的创作加入许多西洋音乐元素,抒情风格的歌曲在当时十分卖座,但他并不乐于创作;他也是华语乐坛饶舌第一人,而饶舌在十几年后,陶喆、周杰伦等人横空出世后才被大众广泛接受。
  敢于尝试的同时,他也很在意市场,1989年,《让我一次爱个够》一时风靡,让他尝到唱片大卖的滋味,“唱歌应该要爽也要卖”。而与电视圈的深入接触,如1994年开始主持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到2012年接下《中国好声音》“导师”一职,也让他有更深入的听众基础。
  谈到他的“怪咖”徒弟吴莫愁,他的看法是,肯定是要让她怪下去,特色不能丢,但是考量市场和未来,“应该在她的特殊唱腔里,找到一个跟大家对话的机制”。
  “歌手在台上是孤苦无依的,只有靠自己。唱得不好,没有任何借口。”
  从最初的成名曲《让我一次爱个够》,到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热情的沙漠》、《快乐颂》等歌曲,哈林的歌曲无不富于舞台表现力,他说:“我的音乐是感官式的,有一种听觉上的刺激和震撼。”在舞台上的他总是活力四射,肆意张扬。
  这种对于舞台的迷恋,与他的母亲有关。哈林本命庾澄庆,哈林是他的英文名。他父亲庾家麟是台湾政界要人,后来被称为“资深国大代表”,母亲张正芬是京剧名伶。 小时候的哈林,上学有三轮车代步。但他在接受蔡康永访谈时曾说,相对父亲带来的特权身份,反而是母亲在舞台上“幕布一开,叫好不断”时,更让他有一点虚荣感。他回忆小时候躲在后台,看母亲“描成大花脸”登台,“舞台上,那种灯光打上去,好像是一种魔力”。
  但他同时也看到:“妈妈脖子以上,光鲜亮丽。演完戏,戏服一脱,里面的罩袍都是汗湿透的。”
  母亲不希望他学戏登台,太苦了。但他考上台北工专机械科之后,疯玩吉他,组建乐团,渐渐也踏上了舞台之路。
  他所在第一个乐团叫“Oxygen(氧气)”,哈林犹记得第一次登台演出,在台北车站的一座大楼前,表演老鹰乐队的《Hotel California》,他当时任吉他手,到最后要表演一段solo独奏时,他一阵紧张,“所有的格子位置都不对了,我就是找不到那个弹的地方,一阵混乱之后就结束了这段表演”。初次登台的窘迫给他留下了教训:“台下要有两百分的准确度,上台才能有对半的效果。你在台下可以完全自然地弹出来,到了台上,有了灯光、观众甚至音响的失误,才不会影响到你。什么问题都难不倒我的时候,我才会上台。”
  后来他加入“云霄飞车”乐队,常在民歌西餐厅演出。当时许多餐厅唱歌还不合法,有时候一唱完,听闻警察来了,趁灯光还没完全亮起,哈林从舞台上一跃而下,凑到一桌客人面前,佯装举杯共欢,逃过一劫。
  而出道前更密集的舞台锻炼发生在军队,服兵役后,哈林加入艺工队,不仅唱歌,也表演相声、短剧,积累了150多场的舞台经验。他常在访谈中提到,他表演时放肆张扬,有一次跳下舞台,扑翻了军队首长的桌子,旁边的警卫队,“枪立刻就端了起来”。
  等到1989年的《让我一次爱个够》风靡全台湾,1990年他启动了个人演唱会,在台北、台中、高雄,每场演出观众都过万,在当时,他是台湾第一位举行个人户外演唱会的歌手。
  他的现场演出以火爆著称,今年他已经52岁,依然在舞台上肆意唱跳,他注重锻炼,还曾参与“铁人三项”,他说:“歌手在台上是孤苦无依的,只有靠自己。唱得不好,没有任何借口,所以要锻炼身体。”
  “做音乐没有规则,要考虑的是,不合规则的东西,怎么让你听得舒服。”
  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乐坛还未形成流行音乐产业,玩音乐是一回事,但哈林从未想过以此为生。
  在组乐团期间,他们大多翻唱外国乐队歌曲,那时候讲究“唱什么像什么”,极力模仿和学习。等到快要服兵役,哈林和团员一起录了一张玩团告别作,而转拷录音带时,他需要找唱片行帮忙。唱片行老板恰好是写下《张三的歌》的音乐人李寿全,李寿全鼓励他写国语歌曲,哈林这才开始创作。
  在军队,以前互相看不顺眼的另一个乐团的成员张耕宇,恰好睡在隔壁。哈林半是炫耀地拿出自己写的歌给他听,“就是想说,看,我比你厉害”。
  张耕宇记住了他的歌,退伍后,他成为福茂唱片第二代老板,福茂此前是台湾惟一一家做古典音乐的唱片公司,可张耕宇找到哈林:“我要给你出唱片。” 哈林成为福茂签下的第一个流行歌手。
查看更多: 爱徒 知音 导师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