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每一个记者都想成为作家

[2023年12月06日 08:21] 来源: 北京青年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雪融之后》是A.D.米勒的第一本书,但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先后入围2011年布克奖、2012伦敦图书奖等,今年3月终引进中国。  米勒曾当过三年的驻俄记者,《雪融之后》丰富的故事背景就得益于此。他在当记者的期间,广泛游历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各加盟共和国,看到了俄罗斯的腐败、战争,和人民在面对困


  《雪融之后》是A.D.米勒的第一本书,但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先后入围2011年布克奖、2012伦敦图书奖等,今年3月终引进中国。
  米勒曾当过三年的驻俄记者,《雪融之后》丰富的故事背景就得益于此。他在当记者的期间,广泛游历俄罗斯和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各加盟共和国,看到了俄罗斯的腐败、战争,和人民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在写报纸头条时,米勒尽可能尊重事实,但他更想写的是背后人性的反应,这也是小说的缘起。
  其实很多记者都有作家梦。记者和作家两种身份,不防看作是殊途同归——“记者用事实来构造故事,作家用想象创造场景,然而这两个职业有着共同的终极目标——真理”。
   E.B.怀特推荐书籍:《最美的决定》
  怀特是《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和文风奠基者,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散文作家和文体家。这本书中可以一窥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本书叙述作者在缅因州的农场里与15头羊、112只红母鸡、3只鹅、一条狗、一只雄猫、一头猪和一只笼鼠共处的日常生活。怀特把在平凡小事中发现微言大义变成了一项成就。他死后,美国报纸说,“如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一样,E.B.怀特的原则与风范长存”。
  劳伦斯·赖特推荐书籍:《巨塔杀机》
  严格的说,这不是赖特的创作,但却是新闻报道中最引人入胜的书之一。赖特是《纽约客》的记者,“9·11”事件发生当天请求编辑戴维·雷姆尼克派他进行本书的采访,历时5年乃成,信息来源主要是彼此敌对的两方:圣战者和美国情报系统。采访基地组织的成员,拿到基地组织的电脑,这对于中国的记者来说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海鹏推荐书籍:《大地孤独闪光》
  这本书是李海鹏特稿作品精选合集,其中多篇作品如《举重冠军之死》、《无情戒毒术》等追踪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其中《举重冠军之死》这篇报道,李海鹏提出了特稿写作的观点——“相对于一般新闻报道,特稿具有相对长篇、更加深入、节奏更慢、文笔更优美、观察描写更细致以及见解更加独到深入的特点”。
  安妮·阿普尔鲍姆推荐书籍:《古拉格:一部历史》
  安妮·阿普尔鲍姆供职的媒体可以列出一个长单子,《华盛顿邮报》、《旁观者》杂志、《经济学家》杂志和网络杂志《石板》,她的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华尔街日报》等等。在这本完全纪实的著作中,安妮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统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推荐书籍:《老人与海》
  最著名的人和最著名的书,联合起来就是这本《老人与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参加战后救护队,在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经过13次手术,从身上取出200多块弹片。战后以驻欧记者身份长驻巴黎。在《老人与海》中,与大鱼的搏斗更像是自身与命运搏斗的隐喻。
  专访A.D.米勒 记者和作家都是真理的拥护者
  新闻和创作有何不同?
  这两者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西方的很多记者都有写作梦,一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工作非常尽职尽责,一方面也会花很长时间去写作。我在写报道和小说时,都非常专心和用情,而且两者的写作结构,开头结尾上如何进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小说在创造一个东西,记者在还原一种现实,但是他们都共同的想表达真实和真理。对于记者而言,真理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小说是研究关于人类、决策、道德、心理、爱情、野心和恐惧的其他真理。
  报道可以虚拟情节吗?
  尊重事实是最重要的,不能编造事实。新闻报道中也有篇幅像小说一样的长篇报道,这时如何吸引人读下去是关键,但这并不能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而且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这么经历丰富的事情,像小说一样有起承转合,高潮迭起,如果非要往小说中靠,是比较难的。
  什么是好的新闻?
  首先是信息详实,详实的意思是详细和真实。所以我接到一个选题,会尽力采访跟主题有关的,尽可能多的人和资料。然后是组织结构和语言,这跟写小说一样,如何组织作品的结构,如何吸引作者读下去很关键。然后就是写作,当然最后还会因为跟编辑有分歧而争辩。
  什么是好的小说?
  这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因为每本小说都有不同的因素可以打动读者。总体来说是有好的情节和人物,创造了某种情绪,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抓住人性的某个方面。
   BQ=《北京青年》周刊ADM=A.D.米勒
   BQ:小说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ADM:作为《经济学人》驻莫斯科通讯员的时候,我写的稿子一般都是头条新闻,或者特写故事,题材关于犯罪、金融寡头、普京或者革命等等。但我观察而来的东西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普通的民众,以及他们的想法和生活态度。小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机会让我把这些关于俄罗斯的细节装进去。
  最开始打算写这本书就是因为雪花莲(snowdrop)这个词,它取自莫斯科俚语,意指为冬雪埋藏的尸体,冰雪融化后才会浮现。这也是一个对主人公自欺欺人的隐喻。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他不愿意说,不愿意去面对,以至于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窘境。
   BQ:你所看到的俄罗斯是什么样子的?
  ADM:2004年,俄罗斯正值动荡时期。整个社会的公安体系都不是很完整,街上有很多秘密警察。政府非常腐败和无原则,甚至有人把军火卖向敌国。
   BQ:那看了那么多黑暗的地方,会不会对现实失望呢?
  ADM:更多地是对政府的失望,但是接触下来的普通民众对我还是非常友好的,他们热情好客,诚实勇敢。很多人有一种不好的行为很大程度是这个社会造成的,所以《雪融之后》这本书其实是一个申诉,告诉大家真正的俄罗斯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有着怎样的难言之隐。
   BQ:在俄罗斯当驻站记者会不会有危险的时候?
  ADM:本国的记者比较惨,我们这种外国记者还好。在俄罗斯做记者比较危险,尤其是当一个独立的记者,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对外国记者来说,有一定保护,虽然有时候电话会被监听,行动上被跟踪,有人跟我说的报道让我很不高兴,但他们不敢做什么。最严重的后果是把我们驱逐出去而已。
   BQ:现在大家看新闻可能会从Twitter上汲取信息,再阅读起长篇报道和小说会有耐心不够的情况,你有关注过这个现象吗?
  ADM:在我们后现代的生活里,经验非常支离破碎,这些碎片大多来自网络或者是微博。我也曾经担心小说可能无法表达这些碎片,尤其是传统的这种写实小说。
  但我比较乐观,我觉得这个变化没有大到小说无法表达的程度,我认为小说仍然可以代表或者表达这些变化的意义,我觉得它甚至可以成为未来小说非常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全球化的后现代世界里,我觉得它提供给文学的是一种机遇,而不是一个威胁。
   BQ:你会关注西方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吗?
  ADM:通过媒体会读到中国。我不相信歪曲的事实,因为大家都关注于不好的事实,所以这些报道只是一个侧面。不过英国媒体报道当地的生活也存在歪曲。这种歪曲不是歪曲真相,而是因为报道太多负面新闻,而使读者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没办法,从新闻本身来讲,就是要揭露负面新闻。
查看更多: 好评 作家 记者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