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听相声。最近几年只去听过两场80后相声组合“嘻哈包袱铺”,郭大师的现场一次也没有听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對他的一句话始终念念不忘:“心无崎岖流浪,眼前皆绿水青山”。再也没有哪句话能把一个人的内心格局以及与之對应的世界观阐释得这么清楚到位,内心的格局是什么样,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
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格局生成的最大可能性是和一个人的经历相关。贫穷过的人会知道特别珍惜食物,受过伤害的人才会想尽办法避免挫折。张爱玲说,她的外婆在她很小的时候经常出入各种聚会、画展,所以她一直就和别的孩子很不同。在《倾城之恋》中,她用一座城的沦陷来成全两个人的爱情,这种對故事和人物的布局,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好像这世界也会有些人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只因为他们原有的资源,比如地缘优势,比如父辈的资本积累,就轻而易举完成了别人数年才能完成的事。但那也仅是成事而已。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做事是一种表象,紧密相伴的还有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办法,以及责任感、协作等重要个人品质的积累;当然也同时存在挫折、不足以及从中得到的教训与经验。如果没经历这些,那可能就错失了人生最宝贵的收获——内心的成长和进步,而那些表面的、物质层面的目标,只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旅法作家尉任之写了一本散文集叫《室内静物,窗外风景》,书名很有格调。章诒和在微博里评尉任之:“他读大学以来,就自己画画,看电影,听音乐,独自旅行,读文学作品……之后用横穿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领域的方法写作,谈人,谈事,谈景。独特亦独到。”他的清澈高远,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心有大格局以后一种个人思想与格局的清雅的发散。
从无到有再到无,我只是路过了我生命的格局。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