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剧情梗概
这是关于三个内地年轻人的“中国式成功”的故事。
成东青(黄晓明饰)出身于农村,两次高考落败,眼看就要和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过一辈子,他不甘心,最后一搏,拼命背下整本英文字典,竟然奇迹般考上北大;孟晓骏(邓超饰)向来以精英知识分子自居,内心认定自己永远是最优秀的;王阳(佟大为饰)热爱文学,毕生梦想是当个诗人,属于典型的八十年代浪漫派。三个背景不同、个性迥异的年轻人在北大相遇,戏剧性地建立起友谊。
和八十年代许多学子一样,他们三人也怀揣美国梦。然而申请签证的结果令成东青十分失望,三人中惟有他被拒。毕业后,成东青留校任教,却因私自在外授课,被校方发现后除名。王阳虽然签证成功,但生性浪漫的他却为了一见钟情的美国女孩放弃了出国机会。只有孟晓骏终于踏上美国土地,然而堂堂北大高材生,在美国却根本找不着工作,为谋生计他只能在餐馆当侍应助理。
丢掉工作后,成东青一无所有,偷偷在肯德基办补习班,其独特的自嘲教学法,竟吸引了不少学生。补习班规模扩大,成东青邀请王阳加入,并力劝孟晓骏回国加盟。三人各有所长,成东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学法,孟晓骏的美国经验和签证技巧,以及王阳的创新电影教学,令其开办的“新梦想”学校空前成功。
“新梦想”声势越来越大,即将上市,然而三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成东青被外界塑造成“留学教父”,越来越颐指气使,孟晓骏心高气傲,并不将他放在眼里。二人针锋相对,王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孟晓骏远走沈阳,三人友情面临土崩瓦解。不久,“新梦想”遭遇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美国某大型出版社状告“新梦想”侵犯版权。诉讼一旦落败,“新梦想”将不复存在。为了“新梦想”,三人尽释前嫌,再次携起手来,再做一次大时代下激励人心的“中国合伙人”……
就像鱼儿回到了大海
大众电影:《中国合伙人》讲的是三个内地年轻人的故事,与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差得挺远的,为什么会有兴趣拍这么一部电影?
陈可辛:虽然这部电影是三个内地人的故事,但这种成长的经历我感同身受,我对这种东西特别敏感。《中国合伙人》包含了所有我喜欢的电影元素:情怀、回忆、怀旧、梦想、友情、创业,还有对美国的一种梦想和价值观,还有梦想从破灭到成功——都是很温暖的。我从小作为一个观众爱看电影的理由,都出现在《中国合伙人》里面,所以故事到我手上的时候我非常兴奋。
大众电影:片中很多情节发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作为一名香港导演,你有信心表现出那种时代特色吗?
陈可辛:很多人质疑我作为一个香港人,能不能理解那个年代的北京,不过我觉得“情怀”这个东西不论在哪里都是没什么差别的。但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恶补,包括讲话的口头禅、流行歌曲,还有当时北京发生的事情。《中国合伙人》的编剧和剪接都来自内地,相当于一前一后都有人帮我把关——这些还都是技术问题。我觉得电影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还有他们的心理状态、价值观等等都是非常国际化的,他们是在中国成长还是在美国、在香港成长没有大分别。成长都是这样,有苦有甜,你回忆的时候都会把它美化。
大众电影:《中国合伙人》很容易让人想到你以往的作品《甜蜜蜜》《金鸡》,都是用小人物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中国合伙人》与之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可辛:《中国合伙人》也是跨度特别长,跟《甜蜜蜜》《金鸡》一样,都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跨度,而且也借助了一些流行文化、流行事件去衬托主人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中国合伙人》和《甜蜜蜜》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个纯爱情片,它更着重表现的是几个男人的友情与事业的冲突矛盾。我觉得男观众会比较了解,就是说我们和最好的朋友合伙,但工作上有了矛盾,这时候我们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金鸡》跟《中国合伙人》不一样的是,《金鸡》用了很多大的历史背景,感觉很像新闻片,好像真的是整个香港走过的二十年。《中国合伙人》的剧情跟历史事件的结合更有机一些。
大众电影:来内地拍戏这些年,你执导的《投名状》《武侠》都是古装大片。这次拍摄《中国合伙人》回归现代题材,有什么感受?
陈可辛:说实话,拍了几年古装大片也不是自己很擅长的东西,有时候要把很多信息放到古代人的口里,很多价值观都是很别扭的——因为电影人毕竟讲你个人的价值观。这个就不同嘛,回到我最熟悉的年代最熟悉的片种,就像鱼儿回到了大海一样。拍摄过程非常自由非常舒服,跟演员交流也非常好,剧本也非常满意,应该是这几年拍摄最快乐的电影。
“土鳖”和知识分子
大众电影:电影对成东青的定位是“土鳖”,却偏偏找了最“偶像”的黄晓明来演,为什么?
陈可辛:大家对黄晓明可能有一个特定的看法,但我觉得他这次真的抛开了“黄晓明是谁”这个东西。其实是他说服我,他就是成东青这个角色。剧本写完以后,我本来不确定该不该让他演成东青,我觉得他太帅了。但他说,他成长的一路上都给人看不起,朋友都觉得他很傻很土。我不太理解,就给他试装,结果戴上眼镜、剪掉头发以后,吴里璐老师把他的造型弄完,他一下子变成成东青这个人,完全进入状态。我也很惊讶,没想到他能够这么不一样,完全将拍广告时那种男一号的感觉拿掉。所以也是缘分,当他很坚持要演这个角色时,我相信了他,结果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平台去表现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
大众电影:邓超扮演的孟晓骏最有知识分子气质,你曾说过这个角色很像你,是吗?
陈可辛:确实。我们做事都很有目的性,对前途、对未来、对美国有很多看法,我自己也去过两次美国,跟片中的孟晓骏一样,等于在不同的阶段跟美国有不同的缘分。本来都很相信美国的一套,但在美国却碰了不少的钉子,回来以后会反省自己以前的梦想。我俩都是把野心和目的放在脸上的人,做事说话很直白,不会把东西藏住,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太直白而倒霉。邓超演出了我当时的那种感觉。拍摄时,我还跟他讲了我的很多经历。片中孟晓骏在美国餐厅打工,结果连侍应都做不了,只能做busboy——侍应跟客人讲话多,可以收小费,而busboy就是收拾桌子,帮人倒茶倒咖啡倒可乐,轮不到点菜,因为老板觉得你的英文不够好。当年我也有这个经历,我也跟邓超交流了很多。拍摄时,我们还特意找了一家非常像我当年工作的餐厅。可以说邓超的角色我个人投入感情最多。包括孟晓骏回国之后,他对英语学校发展方向的建议,还有他在开会时候的咄咄逼人,以及到最后因为他那种很外露的性格使他在与好朋友成东青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等等,很多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加上邓超的演绎,这么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