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英国餐饮和企管双硕士的台湾人罗峰民,做过华膳空厨,当过英文老师;40多岁的他以老面发酵,饼皮添加熏衣草,在自家车库卖披萨,无奈位处僻静巷弄,市场始终无法打开。
2年前,客人订水果披萨忘了取货,罗峰民意外发现冰过的更好吃,经网友介绍,引起媒体注意,终让业绩起步。
中年创业 车库开店
接近中午12点,客人三三两两走进,罗峰民热情招呼:“姐,想吃什么?天气热,要不要喝桑葚冰沙?我们自己做的。”点餐完,他揉面皮,铺满火腿、牛肉丁、洋菇、玉米、洋葱、青椒及起司丝,送入烤箱。
罗峰民坦言:“我年轻时也卖过披萨,但常板着脸,现在的我每天都很开心地工作。”原来,罗峰民高中毕业当完兵,父母为了让他把心定下来,花了15万元(新台币,下同),和五六位股东合伙,顶下大直的披萨快餐店,“那时每天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工作。”
“半年后,对面的‘空中英语教室’老师常来吃饭,他叫我出门时对镜子笑一笑,后来我发现,其实笑并不难,才重新开始学习怎么待客。我会试着问客人,东西好不好吃,和他们聊天,生意渐渐有起色。”
生意做了6年,他还是想读书,在英国待了6年,取得餐饮和商业管理双硕士,2000年返台,先在华膳空厨工作。“空厨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为了安排班机膳食,忙到凌晨二三点,隔天又得接一大早的班机,每天回家倒头就睡,老婆劝我换个时间固定一点的工作。”
添加香草 饼皮软酥
罗峰民当了2年的英语兼课老师,却自觉个性不适合,思索许久,2006年在八里自家车库卖披萨,“我已经40岁,到外面找工作不容易,以前我在英国读书时,跟意大利师傅学做披萨,心想不如卖披萨试试。”
起初,他只有假日卖意大利式薄披萨,“因为店在巷内,只有骑车或开车经过才会发现。和客人聊天后,我才发现原来八里很少有披萨店,想吃要到对岸的淡水,而且客人说吃不惯薄披萨,建议我改做厚披萨。”
为了和市面上的披萨做出区隔,罗峰民花很多时间研究饼皮,“一般美式披萨饼皮太油,我试了许多种植物油和动物油,并用老面发酵,光面皮就研究半年时间,面团不知丢了多少,最后发现其中一种植物油,饼皮吃起来不会太油,而且添加熏衣草,饼皮吃起来软酥,带有淡淡熏衣草香,又不会抢掉饼皮香。”
罗峰民说:“因为自家的车库不大,最多摆3张桌子,夏天热,冬天风又大,我只做假日,平常还有兼课教英文,但有客人反应营业时间太短,建议我常态经营,2007年我才改为常态经营。”
自熬酱汁 茹素可食
为了吸引顾客,罗峰民自制披萨酱,“市售西红柿糊有加大蒜,是荤的,我用新鲜的西红柿煮熟熬酱,让素食的人也可以吃。海鲜披萨的花枝是澎湖朋友寄来的,虾子则是一早从市场买来烫熟,青椒是自己种的,没农药。”
一开始,披萨口味只有夏威夷、腊肠、青蔬、家乡和海鲜披萨等五六种,业绩始终在每月10万元上下,罗峰民又陆续开发韩式泡菜和水果等口味的披萨,苦撑3年,最后因水果冰披萨的误打误撞,让生意出现转机。
爽约披萨 冰卖爆红
罗峰民笑称:“有次客人订了水果披萨忘了拿,我把披萨放到冰箱,隔天自己吃,发现冰过的饼皮不会变硬,可能是因为用植物油。后来在店里加卖冰水果披萨,有网友在博客上介绍,加上以前淡江中学的学长帮我po上脸谱,吸引电子媒体采访,让夏天生意成长一倍以上。”
八里夏天游客虽多,但冬天风大,生意掉1/3,罗峰民倒是淡定说:“这里是巷弄,我一个人做,这样OK了,多出的空闲时间,我还想多学习有关料理的课程,乐在工作最重要。”
(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