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川南泸县:探访中国最大的龙桥群

[2024年01月11日 01:09]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史书记载,乾隆43年,皇帝专门下诏,派使者前往泸州府,保护一座隐藏在偏远山区的龙桥。  尽管摄影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也仅仅走访完泸县141座龙桥中的一大半。  多年的拍摄经历使我常常感叹,有时候命运就像是一扇门,在亲手推开这扇门之前,谁也不知道它背后有怎样的一个世界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正如我与四


  史书记载,乾隆43年,皇帝专门下诏,派使者前往泸州府,保护一座隐藏在偏远山区的龙桥。
  尽管摄影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也仅仅走访完泸县141座龙桥中的一大半。
  多年的拍摄经历使我常常感叹,有时候命运就像是一扇门,在亲手推开这扇门之前,谁也不知道它背后有怎样的一个世界正等着我们去发现。
  正如我与四川泸县龙桥群之间的缘分,如果不是几年前那次偶遇,我根本不可能从龙脑桥到鸿雁桥,从薄刀桥到三元桥、济众桥……在2年多的时间里,走访泸县境内141座龙桥中的一大半;更不可能从龙桥的精美制作工艺和雨坛彩龙等民俗,到深深着迷于当地丰富多彩的“龙”文化……
  龙脑桥:
  乾隆皇帝专门下诏保护
  我和四川泸县的缘分,最初是从龙脑桥开始的。
  1997年春天,我原打算和几个朋友自驾去川南地区的某个古镇。但是,当我们经过泸县福集镇的时候,却被路边一个不起眼的牌子吸引住了——全国重点文物:龙脑桥。一直以来,我都自认对四川境内的人文风物情况比较了解,但在这之前,我却不知道这个偏僻乡村竟然也隐藏着重点文物。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和同伴决定改道前去一探究竟。越野车顺着一条乡村土道开了进去,一路上,当地的川南田园风光虽然养眼,但对于常年在天南海北间行走的我们来说,也并不是特别引以为奇。
  越野车拐过两个山湾,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突然涌现出来:在一条奔流的河水中,一座大石桥赫然矗立。石桥被众多象征着吉祥的高大瑞兽拱卫,长桥卧波,龙腾狮吼……
  当地老农告诉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龙脑桥。
  远远看过去,龙脑桥呈东西走向,全长54米,宽1.9米,连同两边的泊岸共有14墩。桥墩由4层灰沙岩石条垒砌而成,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是一座典型的石墩石梁桥。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龙脑桥的14座桥墩中,除了桥头桥尾各3座桥墩没有雕刻之外,中间8座桥墩分别以巨石雕凿成不同的吉祥走兽,包括4条龙、2个麒麟、1只青狮、1只白象——像这样集龙、麒麟、青狮、白象于一桥的建筑,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的。
  龙脑桥上的这些瑞兽,全都是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技艺精妙绝伦。以石雕龙头为例,不仅龙的五官和龙髯、龙角,甚至龙身上的甲、翅和流云,全都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更为精妙的是,龙的口中还镂空雕刻着一颗重达30多公斤、可滚动自如却不能取出的“宝珠”。 看到我们扛着相机围着龙脑桥不停地拍摄,一位过路的老人热情地告诉我们说: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龙脑桥始建于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关于龙脑桥的得名,一种说法是因为石桥的龙头雕刻非常著名,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河中有一块天然的龙形石。
  然而,不管传说多么扑朔迷离,有一件事却是确凿无疑的:早在几百年前,龙脑桥就曾因为杰出的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惊动了远在京城的皇帝。
  史书记载,乾隆43年的一天,一名钦差快马加鞭,千里迢迢地赶到泸州府,随身带来一道上谕:“钦命永宁道泸州以北九十华里九曲河龙脑桥予以保护”——要知道,皇帝下诏保护一座隐藏在偏远山区的石桥,翻遍整个中国历史,也是找不到几个例子的。
  古桥建筑奇观:
  中国现存唯一的明清龙桥群
  和龙脑桥结下不解之缘后,每次经过隆昌或者泸县,我都会再去看看坐落在九曲河上的龙脑桥。后来,我从当地村民们的口中得知:在泸县境内,除了龙脑桥之外,至今还散落着明清时期的龙桥141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堪称古桥建筑的奇观。
  得知这个珍贵的线索,我就像发现了一座鲜为人知的宝藏。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09年,我终于踏上了寻龙访桥的发现之旅,准备去揭开中国最大龙桥群的神秘面纱。
  从云龙镇吉林村的“顺对子龙桥”,到嘉明镇罗桥村的“鸿雁桥”,再到得胜镇仁和村的“江安桥”、云龙镇姜河坎溪上的“薄刀桥”,以及“三元桥”、“济众桥”、“铁垆滩桥”……我用镜头一一拍下这几十座龙桥的每一个细节。
  在拍摄中我发现,和国内其它地方的石桥不同,泸县的古石桥,无论是100多米长的还是只有1米长的,通通都雕刻有龙的形象(当地人将这种桥称为“龙桥”)。龙的数量,从1条到6条不等,造型上也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又由于泸县的桥都没有栏板、栏杆,所以这些龙,无一例外都雕刻在桥墩上。这些龙桥的历史都非常悠久,它们的建造年代,大多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清末,而且大多建于古驿道上,基本上每3里,就建有1座……
  尽管我用了2年多的时间,但也仅仅走访完泸县141座龙桥中的一大半。这是因为:一方面,泸县的龙桥大多分散在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天气和路况等原因也给我的走访拍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有时候,紧张奔波一整天,最多也只能拍到一、两处龙桥。还好,我每次前去拍摄,都得到了泸县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不仅提供给了我大量的文史资料,还派出专人给我带路。
  川南的丘陵多黄泥,遇雨后更是泥泞不堪。给我带路的文物局工作人员常开玩笑说:在这些村路上开车,就像是在玩漂移一样,方向盘基本不听使唤,必须轻打方向,顺着湿滑的黄泥路慢慢行进,才不至于侧滑到山沟里。说来也怪,虽然路途遥远,但一想到这些珍贵文物还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就丝毫不觉得辛苦了……
  拍摄中,我非常清楚的一个道理是:如果单独拍桥本身,没有参照物,不仅画面不鲜活,而且也很难使读者明白桥的比例大小等内容,所以拍摄时还常常得等待时机。比如,遇到造型独特的桥,根据周围农作物栽种的季节变化,有时候夏天拍了,冬天还得再去拍几次。
  再比如,在泸县的众多龙桥中,极少会有通航的。有一次,当我去寻访福集镇石鸭滩村的“苦桥子龙桥”,却意外了解到,这里的码头每天下午都有一趟班船靠岸——于是,我就专门等到当天下午,拍摄到了苦桥子龙桥车行舟往的热闹画面。此外,我还拍了不少乡邻在龙桥上洗衣服、磨菜刀,几个小孩在桥上玩游戏、躲猫猫,村民们在晚上打着火把从桥上回家等等鲜活生动的画面。
查看更多: 摄影家 史书 使者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