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孟克德古道: 跨越中天山 从怪树兀立的天湖到“百里画廊”唐布拉

[2023年02月25日 16:00]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历史上的乌孙人,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但由于匈奴的进逼而被迫西迁,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通道进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赶走了同样因匈奴的驱逐而迁移至此的大月氏人,占据了这片肥沃的河谷草原,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人畜兴旺,成为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国。而当年乌孙人西迁进入天山腹地的通道


  历史上的乌孙人,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但由于匈奴的进逼而被迫西迁,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通道进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赶走了同样因匈奴的驱逐而迁移至此的大月氏人,占据了这片肥沃的河谷草原,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人畜兴旺,成为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国。而当年乌孙人西迁进入天山腹地的通道,就是如今的孟克德古道……
  终日游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总觉得压抑、虚浮,因此老想走出去,暂时忘却烦忧,躲避纷扰。一番寻觅和计划之后,我踏上了前往孟克德古道的旅途,去体验千年前乌孙人留下的沧桑,去置身于空旷而原始的大自然……
  孟克德古道位于中天山的博罗科努山系,这条山系是新疆奎屯市和尼勒克县的分界山脉,北坡有古尔图河、奎屯河;南坡有喀什河水系的重要补给水源,更有“百里画廊”伊犁唐布拉风景区。它的主要山脉依连着哈比尔尕山连绵不绝,山顶孟克德冰雪达坂终年积雪,道路险峻,罕有人迹,据说曾有雪豹出没。
  此次穿越孟克德古道的探险活动,起点在独库公路,由北向南跨越博罗科努山,穿奎屯河谷、乌兰萨德克河谷和孟克德河谷,到达终点“百里画廊”唐布拉。这条古道线路崎岖但并不险恶,全程只需翻越一座海拔3500多米高的孟克德达坂,一旦翻过达坂,就是水丰草美的伊犁河谷高山牧场,满目碧绿,繁花点点,牛羊成群。更诱人的是,全线有河谷、干滩、雪原、草场、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浪漫奇幻,景色绝美。
  2013年5月29日晚上,我们这支由11人组成的孟克德穿越队从乌鲁木齐出发,辗转独山子,前往此次徒步的起点——独库公路625公里处。领队零红蝶是新疆优秀户外领队,此次他将带领我们用4天时间穿越孟克德古道,抵达“百里画廊”唐布拉。
  1独库公路625公里处→奎屯河谷→乌兰萨德克河谷→天湖营地
  沟谷中的苦杨,或枝干残横,外表黑黝黝的,显然遭到过雷击;或根系巨大,树干直指苍穹。它们千姿百态,或如怪兽张牙舞爪,或似美人风姿绰约。
  一路夜行,我们在凌晨5点过到达徒步起点时,天还没亮,阵阵山风呼号。整理行装、小憩一阵,待到7点半天亮了,队伍才兴冲冲地启程上路,一路向南进发。这一天,我们要沿奎屯河谷、乌兰萨德克河谷徒步25公里。
  奎屯河的河床上,巨石密布,水流湍急,还生长着大量苦杨(即山杨),与急流与褐岩相互映衬,异常壮美。行程刚开始,我们基本上沿着河谷一路向上缓行,坡度爬升不大,但险象环生——岩层因受风雨侵蚀而开始风化、脱落,碎石顺着两侧的山岩不断落下河谷。半山腰上,一条羊肠小道时隐时现。几十米高的斜切面下,不是湍急汹涌的河谷溪流,就是怪石狰狞的乱石滩,稍有不慎,就会滑坠到几十米深的谷底,非死即伤。
  我们11人分成了3组:领队零红蝶等人为第一梯队,在前面开路;我和其他几个队友居中;另有几位队友负责收尾。我们紧贴在半山腰的斜切面上,沿着羊肠小道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被踩松的碎石簌簌地坠到谷底,令人胆战心惊!每一步我们都要踏准、走稳,以防跌落下去。经过长时间的爬坡和斜切,双腿禁不住有些发抖。在壮阔的峡谷中,一行人如同蚂蚁一样缓缓爬行,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显得那么渺小、微不足道。
  各种耐寒和耐旱植被,顽强地生长在碎石嶙峋的山坡和沟谷。褐色的山岩,呼啸的山风,湍急的溪水,苍凉地装点在我们行进的路上。谷底,大片原生态的苦杨在自由地生长,其中有些枝干残横,外表黑黝黝的,显然遭到过雷击、焚烧;有些根系巨大,而树干直指苍穹。从外貌上看,苦杨林也千姿百态:这一片如怪兽,张牙舞爪;那一片恰似美人,风姿绰约。不过,这些苦杨都有皲裂的外表,那是饱经岁月沧桑的见证。
  古道在沟谷中延伸,大部分时候能找到明显的印迹。约莫走了两个小时,我们在一片树林中简单地午餐、休整,然后又启程。整个上午都在不停地行走,路程也确实有点漫长,好在各位队员的体力相差不算太大,后队基本上能跟上前队。天公也很作美,没有烈日暴晒。傍晚7点过,我们就在一片茂密的苦杨林中扎营,此处距离天湖仅约两三公里。
  扎营后,才发现出了问题:一位北京队友在走得极热的时候,贪图凉快,便用冰冷的山泉洗了头,结果导致发烧,到了营地,一头钻进帐篷就躺下了。
  营地上,队员们各自忙碌着,整理装备、淘米洗菜,大厨KK忙着做晚餐,领队忙来忙去,找阿司匹林给发烧的队友服用;太阳落山后,山里的温度骤降,他又不停地催着大家赶快添加衣服;他还用带的水果糖块和炒菜的生姜,煮成了糖姜水,为大家驱寒……
  2天湖营地→天湖→夏季牧场→河边营地
  天湖那一池碧水美得真是摄人心魄!凝望着奇异的景致,间或有阵阵白雾悄然飘过,如梦似幻,那里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也有几分难言的诡魅!
  第二天的行程,我们要从天湖出发,沿天湖右岸继续斜穿乌兰萨德克河谷,穿过夏季牧场,到达孟克德达坂下的河边营地。行程中最经典的路段,就是穿越天湖这一段。
  清晨整装出发,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天湖(也称“乌兰萨德克湖”)。当一池碧水向我们撩开幽幽的面纱时,那种美真是摄人心魄!据资料记载,天湖原来并无湖,两边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峰,一次特殊的地质运动改变了原来的山体格局,雪山融水将原来生长在山谷中的苦杨林淹没,形成了现在景致奇异的堰塞湖。天湖内,一边为平静的水面,两只黄麻鸭在嬉戏,那空灵的叫声在山谷中回荡;而另一边,湖床裸露,一大片枯树兀然跃入视线。据说堰塞湖形成时,因湖水冰冷,被淹没的树木渐渐死去,但并没腐烂,只是变了颜色。凝望着奇异的景致,间或有阵阵白雾悄然飘过,如梦似幻:这边是波光潋滟,那边却枯木杂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也有几分难言的诡魅!
  当我顺着湖边的碎石坡下到干涸的湖床上,一条小蛇突然从我脚下窜出来,令我猝不及防,差点踩上了它!正是这突如其来的偶遇,让平生最怕蛇的我在后面的路上一直心存余悸,生怕再次中“大奖”。
查看更多: 月氏 河谷 腹地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