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其实我不懂陈可辛

[2023年01月26日 06:32]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赵薇刚刚站在女性的角度完成了一次深情的“致青春”,陈可辛又接踵而来上线了这部被某些媒体称为男人版“致青春”的新片——《中国合伙人》。我并不感兴趣这其中的男女之别,也无意赘述这股青春怀旧风劲吹背后的社会心理背景,甚至不太理解陈可辛为什么在很多观念和思路尚未理清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上手这样一部带有浓厚

  赵薇刚刚站在女性的角度完成了一次深情的“致青春”,陈可辛又接踵而来上线了这部被某些媒体称为男人版“致青春”的新片——《中国合伙人》。我并不感兴趣这其中的男女之别,也无意赘述这股青春怀旧风劲吹背后的社会心理背景,甚至不太理解陈可辛为什么在很多观念和思路尚未理清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上手这样一部带有浓厚传记片色彩的国产影片。中国涌现过优秀的电影,不过囿于国产传记片在传主选择上存在价值观洼地、在创作心态与创作环境上存在诸多禁忌,所以一直没有拍出优秀的传记片。很遗憾,《中国合伙人》同样未能取得这方面的突破。
  尽管我对拍摄这样一个题材并不看好,但平心而论,陈可辛还是拍得比我想象的要好。至少在商业上,《中国合伙人》的市场表现无可挑剔,影片的观赏性再一次印证了明星制对于电影市场举足轻重的作用。继《北京遇上西雅图》团圆了汤唯和吴秀波、《厨子戏子痞子》啸聚了张涵予、黄渤和刘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网罗了韩庚和赵又廷之后,《中国合伙人》同样组建了由黄晓明、邓超和佟大为三位当红偶像明星加盟的豪华梦之队。在中国电影向好莱坞学习市场化与产业化的道路上,2013年春天里这一系列票房佳绩充分表明:明星制是电影商业化的不二法门。
  当我们的电影为商业性和市场前景发愁的时候,当务之急是重建市场信心,把观众召回影院。如今,影院门庭若市,银幕数量亦高速增长,当电影的商业元素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娴熟地玩弄于股掌之上时,我们有必要对电影内涵的“营养”提出更高的“质量检验标准”。
  就拿《中国合伙人》来说吧,花拳绣腿足以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可眼花缭乱过后,又有很多困惑,很多都禁不起琢磨。欧美一些优秀的传记影片,举凡《天才闪光》、《美丽心灵》、《国王的演讲》、《辛德勒的名单》等,都着力于展现美好人性的亮点,同时把挑战自我、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勇气与毅力呈现给观众。反观《中国合伙人》,固然打着“梦想”、“改变”之类的旗号挑起观众的热情,但这里“梦想”的内容不是精神层面的美感,只不过是用物质标准衡量过的所谓“成功”而已。影片中断断续续贯穿的主线之一就是这三位男主人公与美国考试机构关于侵权的谈判。从后来三位“英雄人物”当面向美国人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这一点来看,之前看似张扬个性的吹胡子瞪眼完全是虚张声势,声色俱厉背后是色厉内荏,一下子见出袍子下的小来。最后抛出上市这块“大饼”并许以美国人从巨大的中国市场利益中分一杯羹,从而化解了这场侵权官司并好像达成了双赢的局面,在商言商这确实是兵者诡道。但是这种剑走偏锋的商业技巧所展示的完全不是人格的伟大,相反还有拿狡诈当智慧的嫌疑。
  当然,陈可辛很会制造气氛。在他精挑细选的一系列经典老歌的旋律烘托下,《中国合伙人》的怀旧煽情扑面而来,影片的高票房也得益于此。不过这三位“铁哥们儿”之间的关系还是有脆弱和微妙的一面,特别是从掰面儿到再联手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显得生硬突兀。倒是王阳在婚礼上的那句“不和好哥们儿合伙做生意”的名句很耐人寻味。
  给影片里的公司起名叫“新梦想”,无疑是为了强化“梦想”这个先行的主题。问题是:《中国合伙人》所展现的梦想不过就是办班、赚钱、上市、扩大再生产等等发财梦,标志也不过是成东青穷人翻身做了金钱的主人、孟晓骏可以收到另类大礼——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曾经解雇过自己的美国实验室。发财没有什么不好,但发财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当一部文艺作品仅仅用财富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把发财梦描绘成一代中国青年的全部梦想时,人性的光芒顿时苍白了许多。我承认,这或许是当下中国的现实,可是一部电影如果满怀深情地讴歌这样的现实甚至把这样的讴歌称之为“励志”,那只能说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正是种种畸形的价值观,导致我们拍不出《天才闪光》、《美丽心灵》、《国王的演讲》、《辛德勒的名单》这些在精神上阳光灿烂的传记片。
  文艺作品总是难以超越创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置身的社会环境。从《中国合伙人》来看,这或许就是中国的现实,也是中国电影的现实。
查看更多: 青春 合伙人 新片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