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崔根良 关注残疾群体的亨通掌门人

[2022年08月30日 08:55] 来源: 人物周刊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家差不多,1958年出生的崔根良的记忆里总少不了农田里绿油油的庄稼和午后斗蟋蟀的场面。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苏吴江人创办了中国线缆的排头民营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他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位关心公益的慈善家。  退伍军人到电缆厂长  崔根良是个典型的江南农家少年,家里


  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家差不多,1958年出生的崔根良的记忆里总少不了农田里绿油油的庄稼和午后斗蟋蟀的场面。这位土生土长的江苏吴江人创办了中国线缆的排头民营企业——亨通集团,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他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也是一位关心公益的慈善家。
  退伍军人到电缆厂长
  崔根良是个典型的江南农家少年,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崔根良排老三。父母是吴江村里最普普通通的农民,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踏踏实实,不会讲大话。或许是缘于家庭的熏陶,崔根良也有一种平淡而执著的人生哲学。
  崔根良很幸运,他小时候喜欢看书,对此父母一直都很支持,希望他借此跳出农门。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学。但毕业后,崔根良却决定去当兵。1976年,经过应征体检和严格政审,他成为了福建前线某部队一名通信兵。艰苦的部队生活让崔根良坚定的天性显露无遗。“能吃苦、坚韧、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崔根良的战友们这样评价他。果然没过多久,崔根良就当上了班长。初中文化的他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取得了不少荣誉。入伍不到一年,崔根良达到三年兵以上军事技术水平,荣立三等功。立功后的崔根良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5年的军旅生活中,崔根良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优秀班长、模范共产党员。不过,他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书本的学习。直到1981年,崔根良退伍返乡,回到七都镇,成为当时七都镇化纤织造厂的一名员工。
  1986年,崔根良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来了。进厂仅过半年,有点书生气的崔根良很快得到厂领导的重视,被任命为七都化纤织造厂的销售厂长。4年过后,做出突出业绩的崔根良,被提拔为七都丝织服装厂、吴江乳胶厂两厂厂长。
  1991年,崔根良临危受命接手了七都农具厂,一个只有几百平方米厂房、几台老设备、一台报废的铁炉的企业,还有120万元债务。没有知难而退只有勇敢应战,当过通信兵的崔根良敏锐地感到中国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通信行业前景广阔,最后拍板办电缆厂。于是,他立即着手筹建了吴江七都通信电缆厂,这便是后来驰名全国的亨通集团的前身。
  电缆行业排头兵
  “起点要高,速度要快”,是崔根良最初的办厂思路。建厂不久,他就确立了企业发展“敢攀高峰,敢创大业,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 “四敢精神”,并在深思熟虑之后,开始实施电缆厂“借鸡生蛋”、“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的“三借”策略。
  刚建厂那年,他开始思索通过让对方参股和技术支持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一个目标便是江苏省通信线缆总厂,崔根良几次上门寻求合作,创造了“借鸡生蛋”的第一个奇迹。这一合作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问题,企业当年投产就创利税87万元。
  第二年,崔根良的电缆厂与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院合作,双方合资兴建长江光缆联合公司,此举填补了江苏省光缆项目的空白,并随之组建了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总厂。这年春天,崔根良谋划了一场震动业界的广州订货会,邀请了150家邮电单位参加订货,一举签下5000多万元的销售合同,实现了“借梯登高”。
  1993年“借船出海”。崔根良与日本妙香园株式会社合资创办吴江妙都光缆有限公司,并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芬兰、奥地利等国引进几十台(套)先进生产流水线和检测仪器,使企业在创业之初就跃上了一个高平台,并为此后产品出口海外打开了窗口。到年底,集团电缆产量为121万对公里,年产值22966万元,光缆产量为4000芯公里,年产值1154万元;利润960万元,税金960万元。
  曾经有记者这样描述崔根良,亲和而坚定,不善言辞,安静里有进攻性。崔根良的脸上出现最多的两种表情,一种是微笑,一种是沉默。而他的大多数沉默其实是一种自我控制。他开玩笑说,“如果我沉着脸走进办公室,今天向我汇报工作的人就会少一大半。”他在亨通二十年,已经磨练出相互交织融合的两张脸,公司风平浪静,他在后面督促着员工快马加鞭;企业危急时,他一脸安然笑迎未来。
  1994年3月,吴江市光电通信线缆总厂正式更名为江苏亨通集团公司。1995年底,亨通集团的通信电缆产销量跃居全国第一,这一纪录连续保持了11年;光缆年产销量跻身国内同行前5名,此后排名稳步上升,至2003年,光缆产销量居国内第二。1996年元月,亨通集团成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短短5年时间,亨通集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现今中国企业信心缺失的情况下,崔根良把做企业比喻为攻山头,“两军对垒打仗,无论胜败,都要建立在自信上,如果你有自信,必须把这个山头拿下来,就肯定会第一个攻上山头,胜利肯定是属于你的,如果自信没有,不敢冲上去,怎么知道山头是你的呢?”
  20多年来,崔根良凭着智慧与胆略创造了亨通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如今,除了线缆主业,亨通集团已经涉足房地产、金融、证券和热电能源等多个领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集团员工从38人到9440人,纳税从87万元增到9.6亿元,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更实现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逆势快速增长。亨通集团已经拥有全资或控股的生产研发子公司24家,在江苏、上海、北京、沈阳、成都、东莞及海外建立了主要生产基地,成为国内线缆行业产品门类最多、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大到铁路通讯、国防通讯,小到普通人生活中的电话、网络、电视,有“线缆航母”之称。其中通信电缆系列产品产销量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光纤光缆系列产品跻身全国行业前三强。
  做企业更要做慈善
  无论企业做得多大,崔根良的心中总是惦记着家乡的发展,希望为家乡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为父老乡亲尽自己的一份力。扶贫帮困,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亨通集团坚持了20多年回馈社会的重要形式。
  从1992年起,每逢节假日或是酷暑严寒时,崔根良等集团主要领导总是出现在七都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20多年来从未间断;自2007年以来,亨通集团共资助给结对的古墩村各类钱物达5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超过2.5公里的水泥路和5座桥梁,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查看更多: 排头 庄稼 民营企业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