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台湾换客一族:以物易物 省钱、环保、交朋友

[2022年04月29日 14:18] 来源: 海外星云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  34岁的台湾职业妇女廖若庭,白天是位会计。这天,她下了班,哄孩子睡觉后,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奇集集网站的“以物易物”专区,刊登一款重复购买的曼谷包。她手边放着全家最近需要的日常用品清单,同时浏览其他网络“换家”的讯息,希望能在茫茫“网海”之中,交换到好东西。  换物100件  年省6000新台币

  34岁的台湾职业妇女廖若庭,白天是位会计。这天,她下了班,哄孩子睡觉后,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奇集集网站的“以物易物”专区,刊登一款重复购买的曼谷包。她手边放着全家最近需要的日常用品清单,同时浏览其他网络“换家”的讯息,希望能在茫茫“网海”之中,交换到好东西。
  换物100件
  年省6000新台币
  3年来,廖若庭成功换物上百次,换到了三四百件的物品,全家大小统统有份。除了自己的化妆品,包括毛巾、浴巾、牙膏、洗衣刷、幼儿围兜与红茶包等,连垃圾袋都有。琳琅满目的换物,让她每年约可省下超过6000元(新台币,下同)。
  另一位上班族蔡宗翰,则是桌上游戏和电玩玩家。28岁的他,刚出社会不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透过同好社群,在网络交换物品。他拿出一款原价2000多元的桌上游戏“蒸气”,这可是千挑万选交换得来的“战利品”。
  蔡宗翰因为交换桌游,认识了一群朋友。原本只是两个“换家”的交换行为,却意外连接了十几个玩家,成了学生时代难得的回忆。“换物也是为了找同好。”他说,一般桌游和电玩游戏片都不便宜,何况桌游需要很多人一起玩,每个人根本不需要拥有太多套,可以彼此分享交换。而游戏片破关之后,也就失去乐趣,可以跟同好换别的玩。
  网络以物易物,虽然需花时间沟通与浏览,有时还会遇到骗子,但省钱又环保,也可以认识更多玩家,交换讯息,拉近网友的距离。
  全台各地有许多网络“换客”就跟廖若庭和蔡宗翰一样,隐身在城市周遭。过去农村社会“以物易物”的行为,如今正在网络世界蓬勃发展。
  这也是当前欧美流行的“分享经济”的型态之一,其他包括跳蚤市场、租车店、租屋网或共乘制度等。主张以分享、交换和租借物品或服务,取代购买行为,形成分享经济的社群。
  台湾网络早有以物易物的网站与社群,包括奇集集网站的“以物易物”专区、以物易物交换网等。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台湾网络掀起一波以物易物的流行风潮。全球经济情况好转后,有些网站也结束了,但仍存在一群活络的换家。而在环保风潮与分享交换的理念推广下,近来已有复苏趋势。
  以台湾网络分类广告龙头,奇集集网站为例,最大宗还是房屋租售资讯,但物品交易平台(包括买卖二手物品与以物易物等)的流量,每日也有近两万人次浏览。每日线上物品的数量,从2012年8月中旬的8万多件,一路攀升到去年底的31万件,目前则维持平均28万件左右。除了网站经营绩效,也看出网友参与的热络。
  奇集集网站总经理蒋馨谊分析,台湾网络还是有一群人,热衷二手物品买卖或以物易物。交易物品有几大宗,一是衣服、饰品和包包,二是3C相关产品,三是书本,最后是家电或生活用品。
  网友都是免费刊登交换或网拍讯息,自发形成社群,但整体网站的广告营收,每年仍以20~30%成长。
  “遛狗”换“倾听心事”
  除了以物易物,网友也有专长交换。有人互相学习语言,或者交换音乐专长,也曾有人希望能以“倾听心事”交换“遛狗”,千奇百怪的趣事都有。
  “以物易物是网友心中价值的交换,高价的物品不一定可以换到好东西。重点是有没有人需要,有人需要,才有价值。”蒋馨谊点出以物易物的特色。
  “交换的快乐,是金钱换不到的。”蔡宗翰说出许多换家的心得,这也是分享经济最迷人之处。
查看更多: 妇女 会计 孩子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