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课程体系的构建 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变革

[2018年12月17日 19:26]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管兆勇 吴立保摘要:为习惯我国气候现代化展开对跨学科、复合型立异人才需求,在“敞展开开、联合展开”的办学方针辅导下,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育方案,清晰人才培育方针定位,建立“靠近职业、学科引领、拓宽内在、寻求一流”的人才培育理念,集成一流资源构建一流课程系统,构建了“分类模块、对接事务、特征拓

管兆勇 吴立保

摘要:为习惯我国气候现代化展开对跨学科、复合型立异人才需求,在“敞展开开、联合展开”的办学方针辅导下,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育方案,清晰人才培育方针定位,建立“靠近职业、学科引领、拓宽内在、寻求一流”的人才培育理念,集成一流资源构建一流课程系统,构建了“分类模块、对接事务、特征拓宽、研教结合”的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获得显着的变革成效。

要害词:大气科学;课程系统;人才培育;教育变革

现代气候职业是科技型、公益性、跨国界、多学科穿插的系统范畴,联络到国计民生。跟着当时全球气候变化加重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展开,气候作业的效果愈加杰出。现在是我国加速改变经济展开方法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运转和展开中面临的气候气候要素越来越多,全社会对气候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的气候现代化建造面临新的巨大应战。为习惯国家改变经济展开方法对气候效劳的火急需求,需求实在改变气候作业展开方法,大力展开现代气候事务,尽力拓宽气候效劳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强防灾减灾系统建造,进步气候灾祸防御才能,活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要求咱们加速全面完成气候现代化脚步,到2020年要根本完成气候现代化。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候现代化系统,需求到达“一流配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战略方针,不断进步“气候猜测预告、气候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使用气候资源”四个才能。气候学科展开的公共效劳性愈加杰出、归纳性更趋明顯、世界化愈加火急,需求气候、环境、信息和办理等学科高度交融,要求培育具有跨学科、世界化、立异才能强的气候立异人才。现代气候立异人才培育的要害在于课程系统变革,因而,针对现代气候事务展开需求,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变革立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气科学类专业展开变化与人才培育方针的调整

在全球气候变化布景下,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讨、观测和影响评价,进步极点气候事情监测预警才能,进步习惯气候变化科技水平,不仅是现代气候作业展开所担负的新任务,并且也是气候范畴世界科技竞赛带来的新应战。人才是我国气候作业应对应战、获得长足展开的要害,必须坚持科技兴气候和人才强气候的展开战略,一直把科技立异和人才队伍作为作业展开的重要支撑和重要保证。跟着雷达、卫星等新的勘探手法技术的运用,大气科学的专业不断分解,一起与其他学科也日益穿插,这就需求教育理念的调整,当令调整人才培育方针。

1.大气科学类专业设置的调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候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江苏省、教育部、我国气候局“三方共建”高校。校园奉行“面向我国气候作业展开,面向江苏当地经济展开”的办学思路,依托排名全国榜首的大气科学特征优势及“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候配备”三个省级优势学科渠道,构成了大气科学中心引领,环境、信息、办理等多学科穿插交融、协调展开的“大气候”学科生态系统,是国内规划最大最全、水平抢先的气候学科群,全国50%以上的气候人才结业于我校,校友中涌现出两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气候学会会士、联合国世界气候组织副秘书长等一大批优异气候人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建校的50多年中,紧贴我国气候作业展开办学,根据现代气候事务展开及我国高等教育展开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校园大气类专业调整可以细化为四个阶段:(1)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设置的专业有气候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农业气候学、气候学、人工影响气候。(2)根据榜首次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1987年)调整,设置的专业有气候动力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农业气候学、气候学、大气勘探学。(3)根据第2次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调整,设置的专业有气候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农业气候学、气候学。(4)根据第三和第四次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2012年)调整,大气科学专业设置从细化走向归纳,将原先细化的专业兼并为大气科学、使用气候学。校园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按大类招生,对接现代气候事务链,自主设置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勘探、大气环境、水文气候、海洋气候、公共气候效劳等专业方向,使人才培育愈加满意现代气候作业对多学科、复合型立异人才的需求。

2.大气科学类专业人才培育方针的调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现代气候人才培育的摇篮”,人才培育方针密切联络我国气候作业展开的需求,根据我国气候作业展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人才需求不同而不断调整。整体上校园人才培育方针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厚根底,强实践”的人才培育方针。从建校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为人才培育方针的榜首阶段,因为我国气候作业还不兴旺,气候观测设备落后,技术单一,以气候预告为主,根据这样的人才需求,校园建立了“厚根底,强实践”的使用型人才培育方针,首要是经过教育内容来完成这一方针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园的大气科学类人才培育中杰出数理根底的中心位置,加强数学和物理课程的教育学时,一起重视学生实践着手才能的培育,不断进步学生的实践预告才能。到了20世纪80年代,跟着气候预告形式的展开,重视学生数值形式使用才能的培育。20世纪90年代,跟着卫星、雷达等现代气候勘探设备的运用,校园在人才培育中,施行和增强对学生关于新材料使用才能(卫星、雷达勘探材料的剖析处理)的培育。总归,在这一阶段,校园以使用型人才培育为定位,环绕气候事务需求,培育事务精巧、具有较强理论根底和必定立异才能的人才。

(2)“厚根底,强实践,重立异,高本质”的人才培育方针。从2006年开端,环绕职业新需求,施行分类分层培育,建立一流人才培育方针系统,传承校园“厚根底、强实践”的人才培育传统,进一步优化人才培育方案:厚根底——数学、英语、专业根底课学时遍及添加近30%,添加难度广度;强实践——引入现代气候事务预告东西和系统,添加现代事务课程,实践学时添加近50%;重立异——撤销学年论文,添加立异实践,将本科结业论文扩展到3个学期;高本质——添加人文本质和气候文明课程。强化了人才各种才能和本质的培育,培育出的一流立异人才和事务主干支撑了气候作业展开。endprint

(3)“三能交融”的人才培育方针。针对划转当地办学定位与职业脱离的实践状况以及在局校共建获得明显成效的根底上,2006年,校园提出“自动融入、自动接轨、自动效劳,全面效劳我国气候作业”的“三个自动”战略。在此根底上,2012年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我国气候局和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同年,校园大气科学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名列全国榜首。在这一阶段,校园根据现代气候事务展开需求和世界一流气候科研展开要求,依托“大气学科”和江苏省“环境科学”优势学科及相关气候使用范畴的特征学科,使用江苏省政府、教育部和我国气候局三方共建的系统优势,以大气科学为中心带动相关学科协调展开,全面进步校园的展开水平,加强职业联络,全面融入我国气候作业现代化进程。环绕我国现代气候事务展开需求,建立了“事务技术、学术潜力和世界交流”三种才能交融的“三能交融”人才培育方针,以本科生技术与立异才能培育为着力点,培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气学科人才,效劳我国气候作业,一起为全球供给优异的气候本科人才,为全球供给气候与环境高级人才训练,效劳世界气候作业展开。

二、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建造内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方面经过调整人才培育方针来习惯我国气候作业展开对人才的新需求,另一方面经过课程系统建造不断进步人才培育质量,推动和引领我国气候作业的新展开。

1.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构建思路

根据校园制定的“敞展开开、联合展开”的办学理念,传承“重根底、强实践”的大气学科教育传统,本着一流学科建造引领一流人才培育,一流人才培育又支撑一流学科建造的主旨,遵从“科研与教育双螺旋互动”的准则,坚持以生为本,建立“职业互动、学科引领、内在拓宽、寻求一流”的人才培育理念,环绕“三能交融”的人才培育方针,集成一流资源构建一流课程系统,构成“分类模块、对接事务、特征拓宽、研教结合”的大气科学类课程系统,经过交融立异,不断拓宽内在,培育“三能交融”的现代气候立异人才。加强与事务对接,与我国气候局联合组成“大气科学教育辅导委员会”,不定期举行气候学科建造与人才培育研讨会,根据我国气候事务展开需求,当令调整人才培育方案和课程结构。一起,充分使用校园的世界化优势,与雷丁大学等国外闻名大学研讨人才联合培育,参照海外闻名高校,制定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教育系统,不断进步人才培育的世界化水平。

2.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内容结构

根据现代气候事务展开需求,经过内在拓宽,学科穿插的方法,构成了独具特征“渠道+模块+特征拓宽”的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见图1)。

(1)夯实课程渠道,强化根底常识。课程渠道建造是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根底,根据人才培育的需求,经过优化组合,组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公共根底课程和学科根底课程三类课程渠道,为了使人才培育更好地满意现代气候事务需求,在每类课程渠道中都增设具有与气候相关的特征拓宽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为学生展开奠定广大的根底,经过优化整合,兼并常识内容附近的课程,将空余的学时用来增设具有气候特征的课程,遵从“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日子”两个相结合的辅导思想,增设“气候与日子、大气污染——人类面临的应战、气候科技史与人类文明”等特征课程,其间,“气候与日子、大气污染——人类面临的应战”被选为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经过特征通识课程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科学与社会、与日子的联络,愈加清晰学习意图,规矩了学习态度。

公共根底课程模块根据大气学科人才培育方针,要点杰出学生的数理根底、外语才能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的常识教育,以教材建造为抓手,经过建造精品教材,深化教育内容。近年来,以大气科学学院为主,整合相关学科教育专家,编写了《数值剖析与核算方法》《气候科技英语教程》《GRADS软件根底教程》等一批國家精品教材,增设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Matlab及气候使用等特征课程,以习惯现代气候事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

学科根底课程模块是奠定大气科学类学生专业根底的柱石,既具有根底性,又要可以与时俱进,效劳于立异人才培育的要求。因而,在课程设计时着重“学科穿插、激起立异和面向前沿”三个根本准则,编写了《气候核算预告》《大气勘探学》《中规范气候学》《大气环境监测》《物联网导论》等一批国家规划教材与精品教材,丰厚了教育内容,便于学生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常识。其间增设的气候物联网、大气环境化学等特征拓宽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科穿插交融的思想,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立异思想,一起,也便于学生完成跨范畴的展开和立异。

(2)开发方向模块,对接事务需求。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设置是为了习惯大气学科专业分解与交融两大不同趋势共存的需求。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大气科学类专业只要大气科学与使用气候学两个专业,可是,现代气候事务对人才需求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因而,在专业主干课程设计中,既体现出大气科学整合的需求,又杰出事务展开对人才的专门化需求,以“归纳观测一信息处理一预告猜测一公共效劳”的现代气候事务链为主线,设置四大课程模块,别离对应现代事务需求,构成了课程链对接事务链的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满意现代气候事务对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增设了卫星遥感、气候云核算、短时接近预告和公共气候事务等特征拓宽课程,全面进步人才培育的归纳本质。

(3)重视实践课程,进步实践技术。面临气候事务日益增长对多范畴、多层次人才培育的新要求,为习惯国家需求,大气科学类专业人才凸显与职业和当地的联络,提出了分类人才培育的方针,首要环绕以使用型、优秀型为导向的人才培育变革,结合校园的人才培育定位,以进步实践才能为中心,构建“四层次、四模块、双螺旋”实践教育系统。其间“四层次”是指试验教育内容的“认知、求证、使用和探求”四个层次,首要意图是“加强根底、强化了解、训练技术、拓宽才能”。“四模块”是指试验教育课程的“根底、专业、事务和立异”模块,首要意图是“根底训练、专业归纳、事务使用、立异探求”。“双螺旋”展开形式是指环绕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所构建的试验教育与科学研讨协作进步的系统。经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的科教交融机制,最大极限地发挥试验教育对科研的需求牵引、科学问题凝练以及科研对试验教育的反哺与支撑效果,终究完成科研与试验教育相互促进、协同展开,完成优秀型与使用型人才交汇分流。endprint

三、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的建造行动

课程系统建造是整个教育作业的中心环节。虽然课程系统本身建造是要害,可是与教育其他环节的紧密配合,才能使课程系统在人才培育中发挥最大的效果。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建造要习惯现代气候对人才的需求。以一流的教育渠道为依托,以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支撑,构建“闭环、全过程”的内部质量保证系统,使课程建造效劳于人才培育。

1.打造一流教育渠道

大气科学类课程系统秉持“一流教育渠道支撑一流的课程系统”的建造理念,着力运转三类教育渠道(见图3),将课程系统建造落在实处。在校园“敞展开开、联合展开”的办学理念辅导下,充分发挥与江苏省人民政府、我国气候局三方共建的系统优势,使用联合国世界气候组织亚洲训练中心(南京)的世界化渠道,深度与我国气候作业交融,加强世界接轨,建造并运转了试验教育渠道、产学研立异渠道和实习实训渠道三类高水平教育渠道,渠道建造体现出事务引领的特征,完成了学科建造、渠道集成、资源共享的有机交融,有效地支撑了大气科学类课程系统的建造。依托局校共建、校地、校企以及世界协作等渠道,建成“国家级试验教育演示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试验教育中心”“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我国气候局气候勘探基地(南京)”等高水平教育渠道。

2.建造一流师资队伍

经过内部培育、外部引入、职业交融等,构建了年纪和才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建造供给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1)职业交融。施行了“双挂、双聘”作业,教师到我国气候局事务中心挂职三个月到一年,我国气候局首席预告员和事务主干到校教授现代气候事务前沿常识,构成互学协作的双赢协作机制。

(2)外部引入。经过“四三工程”面向海表里九次引入高水平教师:①给舞台、给条件、给经费的“三给方针”;②定团队、定岗位、定责任的“三定准则”;③采纳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导师的“三双准则”;④聘任“非全时教授”,建立全球闻名高校博士基金,建造海外教师培育基地的“三个探究”。

(3)内部培育。2006年要求3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2008年推动世界化,差遣教师赴国外闻名大学或组织进行世界课程训练或海外博士后研讨,现在大气科学学科35岁以下专任教师博士化率到达100%,有海外阅历布景教师到达70%左右。现在,大气科学类专业现有院士1名,“雙聘”院士3名,国家“千人方案”当选者5名等近300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造了大气科学国家级教育团队、气候材料同化等省部级科创团队,打造了一流的师资队伍。

3.强化课程质量保证

在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建造中,构建了“闭环、全过程”内部质量保证系统(图4),在校园人才培育的整体设计中进步课程系统建造质量。

内部质量保证过程中首要展开三个方面的特征作业进步课程系统建造水平:(1)展开世界化专业评价。根据世界人才培育的专业规范,制定评价系统和相关程序,约请雷丁大学及其他国表里同行专家进行专业评价,构成评价陈述。经过世界化评价使课程建造与世界接轨,到达世界一流水平。(2)展开学习性投入查询。与清华大学教育研讨院协作,参加“我国大学学习性投入查询研讨”,剖析学生学习投入和收成状况,构成学生学习状况剖析陈述,根据学生学习成效来促进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建造水平。(3)展开学生满意度查询。约请麦可思等第三方专业咨询公司关于大气科学类专业的结业生和雇主进行查询,从学生工作担任力的视角来进步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系统建造水平。

[项目赞助:“大气科学专业主干课程群教育团队”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人才强省建造研讨基地敞开课题“面向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育机制研讨”(项目编号:skrc201400-30),我国气候局2016年度气候软科学课题“互联网+布景下大气科学人才培育形式变革与立异研讨”([2016]M25号)]

[责任编辑:余大品]endprint

查看更多: 气象 大气 人才培养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