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浙江农林大学是211 农林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2018年11月11日 06:43] 来源: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编辑:小编 点击量:0
导读:孙静++段渊古++李志国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抢手的专业之一,环境规划专业在农林院校相继树立并得到快速展开。依据农林院校的艺术教育实践,剖析当时农林院校在开办环境规划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根底上,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规划专业为例,提出培育杰出特征的课程系统、立异实践教育系统、构建多元化教育渠道、

孙静++段渊古++李志国

摘 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抢手的专业之一,环境规划专业在农林院校相继树立并得到快速展开。依据农林院校的艺术教育实践,剖析当时农林院校在开办环境规划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根底上,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规划专业为例,提出培育杰出特征的课程系统、立异实践教育系统、构建多元化教育渠道、健全教育点评机制等对策主张,以期变革现有的办学方法,探求出独具特征的艺术规划教育之路。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规划;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22-02

环境规划专业是由原有的艺术规划专业环境艺术规划方向改变而来。作为新增艺术学类别下的新专业,近年来在“艺考热”和城市景象建造对规划人才需求的商场驱动下设置数量大幅增加,规划扩大到工科院校、归纳性大学、师范院校以及农林院校。在农林院校开办艺术类专业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必定的优势地点。若一味地照搬纯艺术院校及建筑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育方法是不实在践的做法。身为农林院校中的环境规划教育,怎么构架起既能结合艺术规划学科根本特征,又能充沛凸显专业办学特征和本身教育优势,且能融入现代规划教育系统是值得深化研讨和评论的实践问题。

一、农林院校环境规划专业展开现状

(一)展开盲目,短少特征

在进行环境规划相关专业的教育教育中,农林院校与其他类高等院校比较存在着特殊性:一是展开时刻尚短,在师资力气、教育资源上与一些专业艺术院校或归纳类大学存在着较大距离;二是校园多离城市较远,短少应有的艺术空气,与相关院校的教育研讨较少。因而,近年来农林院校的环境规划专业虽然在办学规划上有了打破,在办学方向、专业特征等方面还未彻底自成系统,本身优势特征不明显。

(二)属边际学科,不受重视

环境规划在农林院校中尚属新式专业,相较于传统的优势学科或关键专业,重视度不行。一些院校仅把开办环境规划专业当作其完善专业和学科结构的行动,投入教育科研力度不行,师资力气缺少,然后呈现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陈腐、实践教育单薄、课程之间联接不紧、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一系列负面问题,使得农林院校的专业展开处于边际且弱势位置,远远滞后于专业艺术院校和一些归纳类大学[1]。

二、农林院校环境规划专业教育变革的思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规划专业是西北地区仅有以环境艺术为特征,将生物、生态理论归入规划元素和规划理念的跨学科归纳性艺术类专业。该专业包含环境景象、公共艺术、公共建筑规划、室内规划等多个范畴,使用性极强[2]。在专业建造进程中,咱们以环境艺术规划为方向,以园林为根底,以植物形状规划使用为特征,多学科协同,依照艺术教育教育规则断定培育计划、教育计划,一起紧密结合校园农林植物等学科优势,从课程系统、实践教育环节、教育环境、教育点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变革与实践,开始构成了具有本身特征的环境艺术规划人才教育新思路。

(一)培育特征课程系统

作为一所农林高等院校,树立的学科定位和培育目标是否能完结,关键在于教育情况,在于是否树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系统[3]。针对大多数院校环境规划专业的课程系统中均短少对植物体裁的运用和深化表达,咱们在课程系统中强调了农林院校艺术规划专业办学特征和倾向性,经过增设、整合、调整课程的方法,构成了包含欣赏植物、植物装备与造景、插花与盆景、植物学归纳实习等的课程群。其间根底课程中融入1/4的农林课程内容,即在素描、颜色、环境速写等课程上,用体现植物置换习惯上的静物、人物及人物动态和场景;专业根底课27学分中农林类学科常识占15个学分,如欣赏植物学、园林艺术等;专业课12.5学分中农林类常识占4学分,如插花与盆景、植物造型使用等,使整个教育计划具有必定的方向性(见表1)。一起在选修课程中按份额推出一部分天然科学、农林类选修课,如环境生态学、园林插花、植物辨认等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常识与才能结构中加强了对环境规划的天然特征常识培育以及从天然中获取规划元素和方法的才能,也使专业方向和培育目标愈加清晰。

表1 环境规划专业课程设置

(二)立异实践教育系统

1.变革实训、实习环节。在加强学科穿插与交融的根底上,咱们归并、整合了相关专业规划课程和实践课程,增加了归纳性、规划性与使用性的实训和实习内容。在课程中以结合理论学习的实训环节为点,以课程规划、学科比赛、毕业规划贯穿学习关键为线,按专业微观培育目标,安排专业根底知道、专业归纳实习构成面。点、线、面彼此结合,多元化互补,有用地进步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质量。

一起对实习环节也进行了全面的变革,由本来松懈和单一的实习方法变革为归纳实习模块化,组成了三大归纳实习模块项目:(1)以传统园林艺术为主+环境景象的归纳实习(I);(2)以居住小区景象+室内空间规划的归纳实习(II);(3)以植物辨认+园林植物装备的植物学归纳实习(III)

安排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带实习,在实习进程中同一空间不同教师不同的实习内容穿插呈现,现场向学生教授不同学科的实践常识,回答每个实习生提出的园林规划实践问题,这既完结了各课程所触及的实习内容,也达到了将各课程常识和详细技能融会贯通,理论学习与园林规划中的实践问题相联系的意图,完结了事半功倍的实习作用。

2.推行“以赛促学” 方法。各种学科比赛是整合课表里实践教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育学生立异精力和着手才能的有用载体。因而,咱们活跃安排学生参与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全国高校景象毕业规划著作大赛、环境艺术学年奖等国表里各种相关的学科比赛。经过参与比赛,学生深化地掌握了常识的内涵结构,进步了对惯例内容的了解程度。2011年西安国际園艺博览会更成为本专业学生实践的严重时机。从园区建筑之初,暂时调整教育计划,针对世园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园”比赛项目打开相应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学生精心规划的著作直接被选用施行,并获组委会颁布的规划银奖和科学栽培奖,成为本次展会最大的亮点。在此进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景象工程规划中规划前期、整体构思、详细规划及文本制造四个阶段,课程教育由“模仿”变为“实战”,学生的规划思维、规划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使用优势资源,树立多元化教育实践渠道

使用校园巨大的农林学科资源和基地,咱们在校表里构建了由6个场、园、室以及密切联系的63家企业构成的立体化环境艺术教育渠道,便于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活化教育情境。如在火地塘教育基地,学生在大秦岭生态环境及生物链环境中领会人与天然的调和、景象植物与当地生态环境的一致;在杨凌树木园教育基地,领会景象小环境与周边大环境的和谐;在农业历史博物馆,领会景象艺术方法与当地社会及历史文化的交融;在工程练习中心学生承受系统的工程思维及根本才能培育,进步本身规划著作的工程施行的可行性。在实践中学生直接与环境及艺术对话,并能将艺术性、科学性与工程性紧密结合,从根本上进步教育作用。

一起,依据专业需求及学生个性化展开的需求,与企事业单位展开协作,活跃为学生争夺各类由企业赞助的规划项目,为学生供给实践和亮才现艺的时机。教师不同层面的横纵向科研课题项目也被阶段性地引入教學,在实在的项目运作中训练学生从立项、实践调研、计划规划、调整修正、鉴定计划到施行、保护、点评与发挥社会效益等整个流程的本质和才能,真题真做,增强实践性与时效性[4]。

(四)健全教育点评机制——批评式汇看准则

在加强详细教育环节的一起,还需求树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点评系统来有用衡量教育作用,实在保证教育质量。环境规划专业课程在教育进程中大多以作业或著作的方法构成学习效果,以往独自由授课教师对其进行鉴定和总结的方法,短少对学习作用的推行和教育质量的催促。因而,咱们树立起批评式归纳汇看展览准则,经过学生互评,以及多名教师对教育质量、学习作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点评和辅导,来查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育质量的进步。

实践教育或专业教育部分或悉数完结时,课程组或教研组举行答辩会,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效果进行报告,教师与学生现场互动答疑沟通。教师找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保证教育质量。一起教研室安排相关教师团体汇看,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评论、总结及分析,一方面进步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让教师总结问题,探求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改进,然后构成赋有生机的教育空气。批评式汇看展览准则有用处理了专业课程质量监控的难题,构成教与学之间的竞赛和点评机制,不只学生学习作用明显进步,并且教师教育方法日渐老练,构成教育相长,良性循环的局势,有用地促进了以教育作用为质量标准的教育系统的建造。

农林院校的环境规划专业应结合艺术规划学科的根本特征,立足于农林院校的办学根底,在教育进程中重视把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与农林院校的办学优势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应重视艺术类专业的根本特征和教育规则;在课程系统中重视凸显专业办学的特征和本身教育优势,走归纳多元的教育系统之路。

参考文献:

[1]江霞.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规划专业特征办学思路探求

[J].大舞台,2013,(11).

[2]成密红,李周岐,谢寿安.林学类专业加强实践教育的改

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讨与点评,2014,(4).

[3]王娜.对农林院校艺术规划专业教育的考虑[J].教育与

工作,2014,(29).

[4]蔺宝钢,孙静.归纳类大学艺术人才培育:艺术性与工程

性相结合——以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育为例[J].艺术

教育,2013,(9).

查看更多: 专业 农林 环境设计
lv

图文资讯